首页 / 历史 / 古代学子中进士和如今考上清华、北大来比较哪一个更牛

古代学子中进士和如今考上清华、北大来比较哪一个更牛

当我们参观考察一些古民屋的时候,经常会在一些规模较大的老建筑厅堂上看到门额上悬挂着“进士及第”、“探花及第”“榜眼及第”甚至有时可以见到“状元及第”的牌匾。此时大多数人心中都油然而升起崇敬之感,或赞叹此主人学识渊博,或感叹他家阴宅、阳宅风水极佳,光宗耀祖。就像我们现在身边如果出了一个高考状元被清华或北大录取也会直竖大拇指。当下各高校正在录取各地高考考生,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古代学子中进士和如今考上清华、北大来比较哪一个更牛的话题,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古代考中进士到底有多难。

一、科举制产生前国家是如何录用人才的?

在中国统一封建王朝秦朝以前,我们称之为先秦,主要采用“世卿世禄”以及分封天下的诸侯、卿、士等等。也就是说当官的基本上都是那些贵族家的子弟,世代延续,平民家的孩子想通过正常渠道当官是几乎不可能的,后来为了让更多士兵奋勇杀敌,又引入军功爵制等。所以古代平民唯一上升渠道估计只剩下上战场杀敌立功。到了东周末期,开始逐渐出现一些客卿、食客等等。总之先秦以前平民子弟想入仕当官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到了汉代。提拔民间人才的方式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由各级地方官吏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地方州里推举的称为秀才,由各郡推举的称为孝廉。魏晋时代,门阀制度更是垄断了官员的任用通道,入仕为官成了贵族的专利。

二、科举制打开了平民上升通道

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唐朝武则天还发明了武举,今天在这里我们只讨论文举。到了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真正意义上完备的制度,共分成四个级即: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三、中秀才难度不亚于研究生入学考试

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没有我们现在“毕业”这种说法,考中秀才就算有了功名,没有考中就是童生。多大岁数考中秀才就多大岁数摘掉童生帽,在古代没有年龄上的限制。中得秀才可以说是入门级的考试,如果连秀才都中不了,那中举人、进士只能靠想像了。所以那个时候爷爷和孙子一块儿提着考篮进考场的人比比皆是。其实单单从考取秀才来说,其难度已经不亚于现在的研究生入学难度了,因为考中秀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考中秀才要经过三级考试。县里考一次,府里考一次,最后到省里提督学政那里考一次,这三场严格的考试只有考到一、二等级的合格者才能获得秀才的称号。每个府院考试每三年考二次,每次录取45名,平均每年录取人数大约也就30名左右,那么按这样的名额再细分下去的话,也就是说每个县也基本只有5个读书人中考中秀才,相当于现在全县高考的前五名。换句话说,也只有全县那么多高中生中的超级学霸才能考取秀才,你说考个秀才难不难?那么要考中秀才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1.首先你家要有余粮

你得是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我们暂且不说从私塾启蒙教育到参加秀才赶考这一段时间所花费的什么学费、书本费等等。单从准备考秀才算起,你教科书的费用,《论语》《孟子》《书经》《诗经》《礼记》《左传》(共计四十万七千二百多字)等,以及历朝历代的正史典籍,笔墨纸砚,这就让你要花费不少的银两。最让你感到恐怖的是,这些书你都得必须要背的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应用自如。想想看,让你去背数十本几百万字的书,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已经足以让你感到崩溃的了。什么“十年寒窗中状元”那都是比中彩票还低的机率。

2.考秀才要有保人为你联保

保人出具保单就相当于现在的准考证,担保人替你担保是有一定责任风险的,红包大小不论,你家总要意思意思吧。去考场的水陆交通、打尖住店等等这些费用也是不能少的,如果从偏僻的地方去省城赶考路途远的话花费就更大了。考试完后还要按规定交封卷钱,每人每次考试三分银子,在没有开榜前,还是要住在旅店里等开榜结果出来了才肯甘心回去,这期间住店、吃饭、到处旅游、买东西所花的银子也是不小的开支。

考秀才的难度大,所以含金量也高,那么中秀才后能得到哪一些特权呢?

1.是继续考举人的通行证

读书人只有中了秀才,才有了进一步去考取举人的资格,相当于拿到了一张考举人的通行证。

2.可以免除赋税、徭役

朝廷虽然没有给秀才发放俸禄,但考取秀才的读书人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特权,比如说,可以免除赋税、徭役,可以直接找县官提建议等。免除赋税、徭役这一点是脱离平民百姓的一个重要开始。我们想想看,平民老百姓天天在土里刨个不停,干着最重的活,得到的是最微薄的收入,到头来还得向朝廷交纳各种赋税、一旦朝廷有战事还得交纳剿饷、练饷等等各种名目赋税、徭役。

3.有了等级上的特权

秀才见了县官已经可以不用像平民百姓一样下跪了,县官更不敢随便打秀才屁股的板子,万一哪一天秀才家中祖坟冒青烟、吉星高照中了状元,那县官老爷可就惨了。秀才还可以有向县官建言的权力了,相当于现在的人大代表或政权委员一样有建言献策的权力了。

4.秀才有了当先生的资格

中了秀才那在当地可以说是小有名气的读书人了,毕竟中秀才含金量很高,所以考举人一直考不上的话,至少还可以退回来在当地当个私塾先生,工资虽不是很高,但肯定超过用劳动力卖钱的阶层,所以秀才已经是脱离了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底朝生活了。如果给富户或地主家当先生,碰到慷慨的东家也会相对比较滋润。

四、中举人有多难?

古代的读书人中了秀才以后,意味着有继续参加考试中举人的资格。以明清两代为例,朝廷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选拔考试,叫作乡试。因为通常在农历的秋天八月举行,所以乡试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直接委派。考后由学政发布正、副榜,正榜中试者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上面讲了那么多中秀才的难度,那么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中举人到底有多难,同时我们也一起了解一下中举人以后可以拥有哪一些权力和收益。

(一)古代中举人录取率只有2%

我们拿距离现在相对近的朝代明朝来分析,有明一朝总共276年,据不完全统计,明朝考上举人的大约有10万人左右,明朝乡试是三年一次,这样平均下来的话也就是说每年全国大约可以中举362人。每三年只中举1000人,一年362人,这是什么样的概念?这还是古代全年龄段秀才都可以参加的考试。如果参照清华、北大每年招生7000人左右来计算,一年下来考中举人的人数为清华、北大人数的1/20,所以古代的举人的含金量本人觉得要高过清华、北大的研究生。

按一份统计数据里得出的结果是大约五十个秀才个里面中一个举人。录取率只有2%。所以古代中举人在本县内是不得了的事情,以前教科书中学到的《范进中举》这一篇文章就生动地刻划了范进由于考中了举人以后差点疯掉的情形,也从侧面说明了中举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二)中举后的权力和收益

1、收入增加变得更加稳定

中了举的人就可以被称为老爷了,还是拿明朝来举例,明朝的读书人考中举人之后,各种纳税不需要,那时候有当地的很多富人跟农民为了避税会把自家田产挂在举人名下,每年都会给举人家里好处费,单单凭这一项举人一家人一年的吃喝就已经不愁了。中秀才在县官面前只能说免去跪拜,而举人不同,可以在本地经济圈圈钱,还可以在县官面前可以称兄道弟,因为他已经具备一定的级别了。

2、具备了当官的资格

举人已经具备了当官的资格,同时举人也是省一级地方政府所能录取的最高学历的读书人了,再上去就是国家录用进士的考试了。一般中了举的学子还会继续参加第二年春天在京城举行的春闱考试去拼一把,争取中得进士。在清代初期,因为进士人数不多,而且刚立国不久,各地官员缺编多的情况下,举人一般可出任知县、教职等职务。因此也有“头顶知县,脚踏教官”的说法。但是到了清朝中期以后,随着每三年开考一次,录取进士数量增加,要想从举人直接去当官难度增加了很多,这一时期起举人要有一定的条件才能授予官职。那就是有一个叫“大挑”的晋升制度,所谓“大挑”就是朝廷在落选举人中选出一部分人,授予官职。大挑原本是要考四科的,但在清嘉庆时改为了三科,每六年才举办一次,所以那些落第的举人们都十分珍惜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不过大挑周期太长,而且每次提供的官职也有限,能够如愿的还是极少数人。

明清时期,出身举人的官员本身就不多,能名垂千古的就更少了。举人出身的古代名人有明代的海瑞和晚清的左宗棠。海瑞有“海青天”之美誉,左宗棠更了不起,镇压太平天国,收复新疆,兴办洋务,被誉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五、中进士有多难?

进士考试称为礼部的会试,每三年一次,都是在秋闱之后的第二年春天,如果碰上国家有新皇帝登基或皇帝、皇后大寿等大喜事还会开恩科。

礼部的会试中榜者,称之为贡士,其实这些贡士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一般都将会是进士。只不过还得经过最后一关考试,这最后一关考试称之为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亲自监考。殿试实际上是最后排名的一次考试。这些人也全部有一个尊贵的名字,那就是天子门生。经过殿试的考生出成绩后,根据成绩高低分三等。一甲共3人,赐进士及第,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自宋代开始,中进士后即可以马上授官职,明代也是如此。但到了清代,情况又略有不同,清朝时状元一般授翰林院编撰,为从六品官职,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官职。二、三甲进士会被分派到朝廷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部委级”衙门观政,也可以称之为“学习行走”,大体上就是实习的意思。这些新科进士只有通过了实习期(一般为期二年),由各部堂官考核通过后,吏部才能授予其官职。有的在各部委任职,有的放各省的外任。

(一)录取比例太少

唐朝初年全国每年平均录用进士3-5人,到了唐中期时约有20人左右。宋代平均到每年有70多人(三年一届),清代科举从公元1645年清政府首次开科取士,到公元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考试,清政府一共录取26849年进士。其中顺治三年449名进士为人数之最;最少一次是在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仅录取83名进士。在清朝长达268年的历史上,清政府总共举行了112次殿试,总共录取26849人,这样平均下来其实每年也就100多人。以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展示内容为依据计算得出结果。在中国1300多年科举考试历史中,全国平均下来每375万个读书人才能考中一个进士。依据泉州地方志的统计,科举成绩较好的福建泉州,平均60万个读书人才录取一个进士。

(二)考进士要用钱铺路

古代学子要投身科举,购书籍、游学交流、聘请好老师,往来考试等费用都非常高。古代人工造纸印刷成本非常高,以宋朝为例,一本书均价为2贯,约折合现在的人民币800-1200元。没有几十万块人民币你都买不到一套完整的教材和参考书。一个士子每年要花费几个月在赶考的路上,到州府、到省城参加岁考、道考、科考、乡试。还要与其他士子进行文会,所需要的路费、餐饮、车马轮船等交通费都是一笔巨额开支。中国历史上中进士平均年龄为35岁,一个人35年没工作,一大家子人坐吃山空,等他考中进士来反哺家族,那机率无异于中500万彩票。如果不是富裕之家,或者没有全族的资助,是不可能从考秀才到中进士这个漫长的科举考试过程的。

古代一个读书人,以最顺畅的速度来计算,他6岁上私塾开始学习生涯,35岁中进士,那这里面大约花费30年时间。中进士后一般由朝廷授予从六品到七品的官职,这个官阶放在现在大约相当于正处级干部,30多岁的正处级干部是非常年轻的,当然有不少学子50多岁才中进士,这是后话。以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来比较,也以最顺畅的速度来计算,一个学生22岁本科毕业,考入公务员,五年一升,从普通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这样算下来要25年时间,所以正常速度来讲混到正处级至少得45岁(那些坐火箭的除外)。相对比如今通过省考、国考以及通过博士人才引进等各种政策和途径来获得入仕机会,古代的为官之路就难多了,正是因为古代入仕途径很少,除了考上举人和进士,其他的途径很难当官,所以读书人争相向着“进士”的最高目标出发,难度可想而知。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800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