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楼 / 《红楼梦》中几处不起眼的细节,透露出梨香院龄官的悲剧命运

《红楼梦》中几处不起眼的细节,透露出梨香院龄官的悲剧命运

为了一次元妃省亲,贾府真可谓是下足了本。除去大兴土木营造大观园、修建省亲别墅外,还派了个“草字辈”的年轻人贾蔷,专程去南方的姑苏采买十二个少女,回来组建了自己的戏班。这十二个女孩子,就是“红楼十二官”。她们小的九岁,大的十一二岁,各自主攻不同角色,也都有着不同的性格。

《红楼梦》中“十二”这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在第七回,薛宝钗告诉周瑞家的冷香丸配方时,说要用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花蕊都是十二两,甲戌本此处便有脂砚斋侧批:

凡用“十二”字样,皆照应十二钗。

据此我猜测,十二个小戏子的性格乃至命运是否也各自对应着十二钗的人设呢?往小了说,“十二官”或许就是十二钗的缩影;往大了说,“十二官”作为一个戏班存在于小说中,戏里戏外、真假相错、虚实相生,这不正是整部《红楼梦》的梦幻性缩影吗?

《红楼梦》中几处不起眼的细节,透露出梨香院龄官的悲剧命运

龄官是黛玉的“替身”之一

十二官中,作者着墨最多的是唱小旦的龄官。联系上下文不难判断,龄官就是林黛玉的“镜像人物”或“替身”之一。甚至可以说,她的每一次出场,都是在映射林黛玉,作用是为丰富和强化主角的性格,以及暗示其命运走向。不仅如此,就连龄官与贾蔷之间的爱情,都是宝黛爱情的缩影。

龄官的首次出场在第十八回。元妃省亲那日,观罢自点的四出戏后,元妃夸赞并赏赐了龄官,且命其再作两出。于是负责领班工作的贾蔷要求龄官作《游园》、《惊梦》二出。而龄官认为此二出不是自己的本角戏,执意不肯作,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贾蔷拗不过,只得依她。元妃甚喜,复又额外赏赐钱物,且嘱咐不要难为了她,好生教养之类。

曹公于此点到为止,再未多言。然细细品读,却别有一番滋味。古代戏子地位低微,用赵姨娘的话说:“连贾府里三等奴才也比她们高贵些。”

然而龄官却如小姐地位的黛玉一样,有着十分鲜明的个性和绝不妥协的叛逆精神。

《红楼梦》中几处不起眼的细节,透露出梨香院龄官的悲剧命运

龄官再次出场是在第三十回。宝玉因在王夫人处同金钏打趣而惹出事非,自觉无趣,忙进大观园来。却见蔷薇花架子下有个女孩子手拿别头的簪子在地上抠土,还一面悄声落泪。这一桥段便是著名的“龄官画蔷”,曹雪芹描写得十分生动唯美。

不消读者自行揣度,书中说宝玉起初也以为是个痴丫头在“东施效颦”,模仿“黛玉葬花”的情形。并且原文中有了对龄官外貌的描写:

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

借宝玉之眼,作者已明示龄官就是黛玉的“替身”。只是宝玉哪里知道,此时这小戏子正恋着戏班的领班贾蔷呢。

可对比一下第三回,书中描述宝玉眼中的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红楼梦》中几处不起眼的细节,透露出梨香院龄官的悲剧命运

第三十六回,龄官再度出场。这日宝玉因游玩腻烦,便想起《牡丹亭》的曲子来。又闻得十二官中的小旦龄官唱得最好,便寻至梨香院,想央她唱一套《袅晴丝》。

万没想到的是,独自躺在枕上的龄官,不但赶忙起身躲避坐在她身旁的宝玉,还正色拒绝了宝玉的要求,龄官说道:

“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

宝玉此时方才认出,龄官就是那日蔷薇花下画“蔷”的女孩子。

贾府的小丫头们,没有不想接近宝玉的。例如第二十四回中出场的小红(管家林之孝的女儿,本名林红玉),书中说她“心内着实妄想痴心的往上攀高,每每的要在宝玉面前现弄现弄。”好不容易寻个机会进屋给宝玉倒茶,还被秋纹和碧痕两个伶牙利爪的丫头识破骂退。

因此宝玉素日里也习惯如此,只当龄官也同别人一样。哪成想,这个身份低微的小戏子,丝毫没有自轻自贱的意思,架子之大堪比贾府任何一房的小姐。从未被人厌弃过的宝玉,今日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红着脸出来。

菂官等不解何故,因问其所以,宝玉便说了。宝官听闻将龄官与贾蔷之事透露给宝玉。宝玉也因此目睹了两人之间的爱情。

《红楼梦》中几处不起眼的细节,透露出梨香院龄官的悲剧命运

贾蔷花一两八钱银子买了个雀儿,计划着讨龄官喜欢。从外头进来见了宝玉稍作寒暄便急着往龄官房里去。只见贾蔷进去笑道:

“你起来,瞧这个顽意儿。”龄官起身问是什么,贾蔷道:“买了雀儿你顽,省得天天闷闷的无个开心。我先顽个你看。”说着,便拿些谷子哄的那个雀儿在戏台上乱串,衔鬼脸旗帜。众女孩子都笑道“有趣”,独龄官冷笑了两声,赌气仍睡去了。贾蔷还只管陪笑,问他好不好。龄官道:“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你分明是弄了他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我好不好。”贾蔷听了,不觉慌起来,连忙赌身立誓。又道:“今儿我那里的香脂油蒙了心!费一二两银子买他来,原说解闷,就没有想到这上头。罢,罢,放了生,免免你的灾病。”说着,果然将雀儿放了,一顿把将笼子拆了。

由对话可见,龄官的敏感程度,以及所显露出的性情,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林黛玉翻版。而贾蔷的感受,是否同于面对黛玉耍小性时的宝玉呢?

所以目睹此情此景的宝玉,也不觉痴了。终于明白了“龄官画蔷”的深意,且因此“情悟梨香院”。回到怡红院后便同袭人说了“从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之类的“疯话”。

《红楼梦》中几处不起眼的细节,透露出梨香院龄官的悲剧命运

其实龄官还有一次“疑似出场”,是在第二十二回。薛宝钗生日,在贾府院中看戏,王熙凤说那小旦“扮上活像一个人”。宝钗、宝玉都看出像黛玉,却一个不肯说,一个不敢说。只史湘云口快,说“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书中虽未言明此人就是龄官,但对比后面的描写,基本也可确定无疑。

龄官去哪儿了?

然而,自三十六回书后,龄官便再未出现过。不禁令人生出疑惑:龄官去哪儿了?

第五十八回,尤氏等议定遣散优伶。并且还征求十二个小戏子自己的意见,愿意回去的就带信儿叫父母来领走,不愿意回去的就留下,分给各房做丫头。结果一问到有一多半不愿意回家的。所愿去者仅四五人。

十二官中,文官给贾母自使,芳官指与宝玉,蕊官送了宝钗,藕官指与了黛玉,葵官送了湘云,豆官送了宝琴,艾官送了探春,尤氏讨了茄官去。

据前文可知,菂官(有的版本叫药官)已死。如此,只剩宝官、玉官和龄官三人未作交代。和书中说的四五人有出入。但也由此可以推断,龄官或许就是愿走者之一。这的确是一种可能。

然而,三个人中,宝官、玉官在前文的出场都不算多。而作为黛玉“替身”的龄官,之前便有较多戏份。无端“消失”不作交代,似乎总让人感觉有几分蹊跷。

《红楼梦》中几处不起眼的细节,透露出梨香院龄官的悲剧命运

龄官死了吗?

因此,我大胆猜测,是否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可能:龄官死了!

首先,龄官和黛玉一样,同为姑苏人士,“龄”又通“林”。再结合前文的铺述,说龄官是黛玉的“镜像”、“影子”或“替身”人物这一结论,基本可以确定无疑。

另外再看第三十六回,贾蔷把那雀儿放了,笼子也拆了后,龄官接着还说:

“那雀儿虽不如人,他也有个老雀儿在窝里,你拿了他来弄这个劳什子也忍得!今儿我咳嗽出两口血来,太太叫大夫来瞧,不说替我细问问,你且弄这个来取笑。偏生我这没人管没人理的,又偏病。”说着又哭起来。

可见,龄官不仅性格、长相似黛玉,连生的病都一样。曹雪芹书中没有无用之废笔,且《红楼梦》惯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手法来“注此写彼,手挥目送”。因而这一情节不可能空无依傍,其存在必有缘由。

替身人物的言行、命运,作用多在于暗伏原型的命运和归宿。如黛玉的另一个众所周知的替身晴雯,情况也是一样。

《红楼梦》中几处不起眼的细节,透露出梨香院龄官的悲剧命运

古代小说中,一旦吐血便难有活命,也多为痨病。如秦可卿、凤姐、黛玉死前都曾吐血。晴雯之死,书中虽未交代吐血,但却明说是得了“女儿痨”(第七十八回)。

再如书中第三十一回开头:

话说袭人见了自己吐的鲜血在地,也就冷了半截,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

可见这是古人的普遍意识。至于袭人的结局,脂本和高鹗续书都仅交代其嫁给了蒋玉菡,但由此也可预料最终应为病死。毕竟十二钗,无论正册、副册,还是又副册,也都是薄命司中女儿,难逃悲剧的命运。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甚至可以说是龄官不在前文说的“所愿去者”三人之中的铁证。我们知道,龄官本来是唱小旦的。然而,第五十八回中,小旦却成了蕊官。同回再后面,藕官烧纸祭祀菂官,从芳官之口又可得知:菂官生前曾是小旦。

《红楼梦》中几处不起眼的细节,透露出梨香院龄官的悲剧命运

也就是说,龄官是在十二官被解散之前就“消失”不见的。龄官“走”后,接替她的是菂官,菂官死后再次补上的才是蕊官。

贾蔷去哪儿了?

当我脑中忽然闪现这一猜测的时候,为寻内证,我便想看一下龄官“不见”后贾蔷的表现。然而,令我更加震惊的是:贾蔷自龄官“消失”后,再次出现已是在高鹗续书的第一百零五回了。也就是说,前八十回中,贾蔷是和龄官同时“消失”的。

正因如此,也有人推测,龄官可能是被贾蔷接走并与之成婚。

但我认为,结合时代背景,二人同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在礼教森严的封建社会,未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自由婚姻是很难有好结果的。《红楼梦》中类似悲剧不止一处。若真如此,作者只会大书特书,不可能不作交代。

《红楼梦》中几处不起眼的细节,透露出梨香院龄官的悲剧命运

至于贾蔷,若以龄官之死作为前提推测。先有龄官病死,再有贾蔷出走(出家),用来照应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如此也未可知呢?

结语

毕竟《红楼梦》中还有许多难解之谜,一方面出于书未写完或后部分散佚,另也可能作者故意留下悬念,任由读者发挥想象。总而言之,书中任一人物的归宿,都可以是个开放性的。也都可根据前文伏线,或情节发展的过程,由读者自行合理推断,不存在百分百正确的标准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1774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