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这本书之前,认识的俄罗斯小姐姐曾跟我说过,她喜欢《静静的顿河》更胜于《战争与和平》,在我接连把这两部大作读完之后,却有一个相反的结论。这并非因为《静静的顿河》不好,而是因为《战争与和平》太过优秀,前者毫无疑问是水准以上的诺奖作品,而后者则是人类历史上数一数二的著作。因为两部作品都是历史大作,加上我又是连续阅读,这篇书评也就几乎是建立在两者的比较之上了。
第一个两部作品的比较点是角色的内在成长,在《战争与和平》中,有很多角色都在书中完成了由内而外的成长,安德烈,皮埃尔,尼古拉,鲍里斯,玛丽,娜塔莎都是如此,相较之下,在《静静的顿河》中,人物的内在成长就稍微逊色了。从头至尾,完成内在成长的似乎只有葛利高里一人而已,而其他的角色,达利亚从开头到死去就是一个荡妇,诸如本丘克从头到尾就是坚定的共产党员,小利斯特利尼茨基也是从始至终就是一个放荡的贵族和士官生,其他的主要人物也都是如此,尽管外在的环境从一战到国内战争一直变化,有人得势,有人失势,尤其是在顿河更是风水轮流转,但总体而言,他们的人物性格,甚至是价值观在作品行进过程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仅仅只有葛利高里经历过第一次杀戮的内心挣扎,在顿河本土派和红军之间挣扎,到了后面统帅千军的残忍好色以及加入布琼尼的骑兵部队,误入福明匪帮等等剧情让我们看到了人物与自我斗争,蜕变和成长的经历。
但是相对于《战争与和平》而言,肖洛霍夫做得更为出色的一点在于他能够几乎以第一视角来描写来自不同阶级,有着不同利益,且做出不同选择的人。除了葛利高里之外,他站在顿河本土派的潘苔莱和彼得罗的角度写顿河人如何在红军与白军的夹缝中战斗求生,也站在本丘克和施托克曼的角度写红军和共产党员一方面满怀激情的工作,另一方面残酷的清洗和被杀,同样也站在了白军的立场来叙述比如小利斯特尼茨基甚至是几位将军在革命后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再优秀的作家毕竟也只有一条生命,只能够深刻的体会一种人生,所以相较于托尔斯泰笔下人物的出身大同小异,肖洛霍夫笔下的人物的背景可以说是处在完全不同的极端,而在这种情况下依旧能够将他们的故事深刻的进行描写并串联起来,是对于一名作家而言,近乎不可思议的工作。
比起《战争与和平》中,角色们通过自身的蜕变去寻找幸福的含义,肖洛霍夫笔下的剧情则稍显灰暗,正因为人物没有蜕变,所以更显得命运的无常与不可阻挡。
生活会逼着你去弄清楚,而且不仅仅逼着你去弄清楚,还要竭力把你往某一方面推。生活总是用自己不成文的法律支配着人们。
书中少有的几句通过提炼而出,站在上帝视角的金句都体现了作者在大时代变迁下自己的观点,即在时代的变迁中人是无能为力的。这种观念也与作者本身的经历相符,比起出身贵族的托尔斯泰,幼年和青年阶段的肖洛霍夫如浮萍般颠沛流离,几度与死亡擦肩而过,得出这样的人生感悟并不意外。甚至到了全作的最后四分之一的篇幅,在前文中出现过的一个又一个重要的人物纷纷以各种各样,且未必戏剧化的方式死去,正因为死亡来得太容易,更显得人在乱世中的无力。
毫无疑问的《静静的顿河》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即便结尾处葛利高里与仅剩的孩子相逢看上去似乎不那么糟糕,但是在结局之后,作者没有写出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的死结没有解开,也无法解开。熟知历史发展的我们本以为在加入布琼尼的红军部队之后,葛利高里以往作为顿河叛军将领的罪恶将会被洗刷,他只待凯旋归来就可以过平静团圆的生活,然而他却误入福明匪帮,就算最终父子相逢又如何?等待他的不还是一次次来自苏联红军的围剿和清洗,他又能逃到几时?大概肖洛霍夫自己也意识到,他已经给葛利高里开了太多不死之身的主角光环,才让他在那样的时代依旧可以苟延残喘至此,再接下去实在没有办法让他合理的化险为夷了,还不如就此戛然而止,不再增添蛇足。
通过肖洛霍夫的作品,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众生皆苦,兄弟邻里间站在不同立场却必须举起屠刀的血腥残忍,这是诺奖级别的文笔和构思,但是至少是我自己,总希望能够在读书的时候,学到点什么,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而这一点,《静静的顿河》给不了我。
大概是因为肖洛霍夫有着更多来自于乡间的人生阅历,而托尔斯泰长久在庙堂之上,所以托尔斯泰可以非常自然,也信手拈来的引用各种大哲学家的思想,并提出更为深邃的有关人生,有关历史进程的探讨。而在《静静的顿河》里,虽然在对环境的描写,甚至对少男少女情爱的描写,肖洛霍夫不在托尔斯泰之下,但发自作者内心的深层讨论与思考,或许受限于教育程度,却并不多。可以说《静静的顿河》是完美的叙事史诗却缺少了那一些故事之上的东西,当然这是针对《战争与和平》而言。
图片来源于我摄于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中比较应景的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