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苏轼想念远方的弟弟,写下三首诗,每首都是千古绝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苏轼在中秋夜想念弟弟苏辙,写下的千古绝唱。
其实不止是中秋,苏轼在除夕夜也曾写下三首诗,表达了对远方弟弟的深切思念之情。
这组诗分别是《馈岁》、《别岁》、《守岁》,一首诗便是一种年俗,他对弟弟和其他亲人的思念就藏在这些风俗中。
1.《馈岁》
“馈岁”是北宋的一种年俗,就是在年底的时候,亲友间互相赠送礼物,酒肉、衣物、生活用品等等。
礼品不分贵贱,看各人心意就行。
苏轼的这首诗写的就是这个年俗。
诗歌大概可以分为三部分,诗歌前四句为第一层,交代的是馈岁这个风俗的背景。
人们一年到头地忙碌,到了年末,所有的农事都告一段落,想到这一年里,亲友邻人的互帮互助,便想趁此佳节,聊表谢意。
岁末的闲暇时间短暂,稍纵即逝,所以为了避免“为欢不及”,所以人们在挑选礼物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纠结,其实这也侧面反映了当时民风的淳朴。
人们送礼物只是为了表达心中的谢意和祝愿,至于送什么并不重要,更不会出现攀比的现象。不像如今,礼物是越送越贵重,可是到底心意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接下来的8句,是对馈岁这个习俗展开具体的描写。
人们根据自己的财力,决定赠送的礼品。
富贵人家呢,就会送巨鲤、笼兔这些较为贵重的吃食。
而至于贫穷人家也会送些亲手制作的糕点之类的。
富贵人家的礼物十分豪奢,可是穷苦人家的虽然看着寒酸,却也是满满的心意。
从腊月开始,便有陆陆续续有人挑担送年盘,那络绎不绝的队伍,就是一幅精彩的风俗画。
而结尾的四句就是第三层,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浓浓思念。
当时他在凤翔为官,身边没有老乡,即使他想要复制故乡的年俗,也找不到应和他的人。
一种孤独寂寥的情绪瞬间盈满了心间,此时的他是多么想念远方的亲人啊。
想必很多身处异乡的游子,应该都能体会苏轼此时此刻的心情吧。
2.《别岁》
这里的“别岁”其实通俗点来讲就是吃团圆饭,辞旧迎新。
全诗可分为四部分,每四句为一层。
前四句就是第一层,交代别岁的背景。
故人离开,去往千里之外,即使相隔再远,也总有再见的一天,可即便是如此,离别之时,依然是恋恋不舍。
可是时光呢?一去就不复返了,那么是否说明更应该珍惜呢?
从故人之别,到岁月之别,两相比较,“别岁”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接下来的四句是第二层,进一步是惜别之情。
诗人忍不住反问时光到底都到哪儿去了呢?在那天之涯,海之角。
“远在天一涯”是化用《古诗十九首》的“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而“赴海归无时”则是源自《长歌行》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苏轼用极简单的诗句,便说透了时光的流逝,令人感慨万千。
既然时光一起不返,那么不如及时行乐吧,紧接着的四句是第三层,写到了别岁的欢快场面。
“东邻”和“西舍”,这两句是典型的互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别岁之宴的热闹。
每家每户都是各尽其能,力求将这宴席办得圆满。
最后的四句是第四层,是诗人的感慨。
除夕是一年的终点,而第二日的春节又是新的起点,人就是这样一年年地衰老。
岁月无情,诗人的慨叹到了最后已到达了顶峰。
全诗充满了岁月的沧桑感,最能引起人的共鸣。
3.《守岁》
“守岁”也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年俗,那一夜的灯烛通宵不灭,全家人围炉闲聊,通宵达旦,迎接新年的到来。
苏轼这首诗写的便是这一习俗。
诗歌可分为三节,前六句为第一层,明明是写守岁,却偏要先说不必守,这是欲扬先抑,欲擒故纵的写法,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这一节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时光的流逝。
在他看来,时光就像那游向山谷的长蛇,身躯已经半入,决绝的去意,谁又拦得住呢?
即使用尽全力,恐怕也无法抓住它的尾巴。
既然如此,守岁是否就没有意义呢?
当然不是,接着的中间的六句写的是守岁的情景。
儿童们明明是想打瞌睡,却强忍着睡衣,喧闹嬉戏着。
他们守岁一直到了什么时候呢?
外面传来来公鸡的啼叫声,还有打更的鼓声。
天上的北斗七星已横斜着,眼前的灯花也不知落了多少。
这几句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彻夜不眠的守岁情景。
而这样的情景想必作者曾多次亲历,才会写得如此逼真,亲切。
最后的四句是全诗甚至可以说是这整租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精神。
原本苏轼在写到《守岁》时,是有些伤感,颓丧的,但是这几句却令人精神一振。
难道明年没有年节吗?既然年年有今日,那么又何必伤感呢?
不如及时行乐,莫负这大好年华。
苏轼这是在勉励异地的苏辙,珍惜时光,奋发向上,读后发人深省。
这就是苏轼在除夕夜写给弟弟的三首诗,从馈岁到别岁,再到最后的守岁,每首都是千古绝唱,尤其是最后一首饱含哲理,值得一读再读。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173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