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多么刺眼的两个字,脑海里立刻浮现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的场景。而比起生命的消失殆尽,战争所带来的“后遗症”似乎更让那些幸存儿感到更加的痛苦和无奈。
二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绝对是毁灭性的。原本欢声笑语的地方转眼之间就变成了一片片哀鸣。战争的余毒吞噬着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和幸福。经济的萧条让大批人失业,过上了水深火热的生活。
《偷自行车的人》就很好的把战后,罗马底层人民生活的悲剧活生生的展露了出来。这部上映于1948年的影片,一举拿下了第二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第七届金秋奖,以及拥有世界电影史上的前十部不朽经典片之一的美誉。
影片中,没有出现战后亲人之间出现生离死别的戏份,在整部电影里,你甚至看不到一滴泪水,但是影片所展示的压抑感,犹如一把尖刀狠狠的插在观影者的内心,且无法自拔,因为导演在结尾似乎没有给这种压抑感找到释放情绪的出口,反而让那对无奈的父子渐渐的消失在人群里,让人陷入了更深层的抑郁和深刻的反思中。
对于战争的反思,不是回避,而是直接面对,这样才是理智的行为。一个国家的伟大,不在于曾经伤痕累累,而是在经历折磨后,能够不被打垮,能够涅槃重生。所以,当一个国家能够敢勇敢面对战争的罪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并且能够避免重蹈覆辙的时候,这样才算的上是真正的救赎和有意义的反思,我想这也是《偷自行车的人》诞生的价值。
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杰出代表作,影片剔除了以往的风格,而是常用了“日常性”的结构形式,所有的故事都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街上拍摄的实景,自然的光效,非职业演员的表演,用平实的手法让故事安静的呈现出来,让观众成为故事的旁观者,无奈的看着一个中年男人是怎样从希望走向绝望,再到尊严的一步步的瓦解和父亲形象奔踏的悲剧。
影片发生在二战后的罗马,下岗工人里奇为了一份新的工作,需要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在东拼西凑购买了新车之后,到了第二天,就被小偷给偷走了,在经过一番波折之后,寻车无果的里奇经过内心的挣扎后走向了偷车的道路,结果被警察当着儿子的面被抓获,虽然结果免了牢狱之灾,但是结尾却给观众留下了父子两个沧桑的背影。
在电影里,自行车只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道具,导演只是借助了这个道具来让观影者揭示战后罗马,从经济,生活及人文精神的状况。围绕着自行车,将镜头聚焦于里奇这个个人,将罗马的社会面貌鲜活的呈现出来。战争的”后遗症”,间接的导致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个体与之间的矛盾,生存和道德意识的矛盾,这种种的矛盾,在失去了平衡点之后,彻彻底底的爆发了出来。
影片的开头,当里奇和众多的失业者一起竞争工作的时候,这是里奇和群体的矛盾,当找到工作,自行车被偷窃,这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而最后,由于工作需要自己萌发出偷车的念头时,这是生存与道德意识之间的矛盾,通过这种种的矛盾,就把当时罗马底层人物的精神面貌给展示了出来。
电影里,有两场戏最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场,当里奇的自行车被偷窃的时候,抚慰自己之后,父子两人去了餐厅吃饭,于是,导演用了对立的镜头,把父子两人和餐厅用餐的富人拉近了距离,形成鲜明的贫富对比。物质上的差距导致了阶级地位的悬殊,导演通过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来表达对疾苦人民的人文关怀。
第二场是里奇偷车把群众抓住进行辱骂和谴责的时候,导演用了大量的脸部特写,间接的展示出他身体与心理的承受力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最后儿子的出现,让里奇和观影者的情绪产生了共鸣达到了最高峰。
本来是受害人,现在却自己变成了偷车的凶手,身份之间的转变,让电影所展示的矛盾逐渐的展露出来。人为了生存而导致了道德之间的错位,这到底是该由谁来买单?没有人可以明确的回答,生存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力,如果失去了这个前提的话,那么那些更加美好的东西,应该要以什么来充当载体呢?所以,我们没任何理由去谴责里面的任何一个人,这不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意识,而是站立在人文的关怀和辩证的角度去看待,此时人人都是里奇,要怪只能怪可恶的战争。
当儿子望着因为偷车被抓的父亲时,导演用了脸部的特写,让观影者深刻的体会到里奇从希望走向绝望的痛苦和无奈,同时挖掘出在疾苦大众的同情之下,隐藏的父权形象的崩塌和尊严的瓦解。
影片的结尾,当父子两个人消失在人流中的时候,在这里虽然父子两人慢慢走向明亮的地方,但是导演却采用了逆光的镜头,所以脸部呈现的阴影是里奇对生活彻彻底底绝望的写照,显然,电影是以悲剧结尾的。
看完《偷自行车的人》,我总是会想到一部伊朗电影《小鞋子》,影片中,因为家道中落,父亲不得不把儿子放在自行车的斜杠上,然后骑着车去找工作。两部电影在这里都能够产生同样的情绪共鸣,而这种情感往往超越了时间的束缚,使其具有跨越性,因为即便生活在当下,中年男人肩膀上扛着永远是家庭的重担,当这个男人遇见社会给他制造的重重障碍时,谁不会产生一种同情之心呢?
《偷自行车的人》赢得多项国际殊荣大奖,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之所以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是因为故事的立足点是人,虽然整部电影的框架是以战后为背景,但是,却始终以人为本,通过刻画里奇的生活,而来展示出战争的残酷。于是,我们在电影营造的压抑气氛中,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要想对战争进行彻彻底底的反思,首先应该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去自省。
整部电影的叙事基调是舒缓甚至融入了喜剧的元素,这与电影本身的悲剧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一种反差,让观影者时刻都聚焦在里奇这个人物上面。
身为一家之主,他的责任就是给家人带来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这也使得他完全受到了阶级和经济需求的驱使,这种被动的劣势,让他的肉体和道德不断的做冲突,到最后让他彻彻底底的奔溃。
人们的生活从内而外都受到了威胁,致使全片都充斥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信任危机。里奇为了工作为撒谎,偷车人为了生存而欺骗,警察为了利益而对事实选择期满,甚至上演了父子之间也存在着善意的”欺骗”行为。由此,在这个小镇,从内而外都出现了病态式的状态,而这些病态,似乎就是战争”后遗症”的直接展现。
《偷自行车的人》首次发行的时候,影响巨大,所有的电影人和评论家把他称之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电影。时至今天,他依旧被奉为一部杰出的作品。即便电影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重温时,还能够感受到他充满无限的力量。可能电影所展示的内容是那么的真实,他给我们的感悟也愈发的深刻,让我们一起谴责那该死的战争而拥护我们今天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