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的周朝,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建立了很完善的“礼”的传统。这些传统的要求是渗透到方方面面的,当然了,也包括君臣问候、行军打仗,都有各种门门道道需要遵循。在他们看来,打仗嘛,打的就是规矩。比如齐国和鲁国打仗了,齐国这边敲了三次鼓,但是鲁国杵那儿不动,那么齐国也不好意思直接进攻,得派人过去问下他们为什么不动,是没吃好还是没睡好?这就是战场上的规矩,一种礼仪。
战争嘛,本来是刀刀到肉剑剑飙血的,非常残酷没人性的,为什么还要把战争搞得这么麻烦呢?直接上去砍不就完事儿了吗。主要啊,那个时代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说白了就是一家子人内斗,你的叔叔是这个国的国君,你的小姨夫又是那个地盘的诸侯,你的爷爷可能就是周天子,你说一不留神把谁给打死了回去怎么见亲戚。所以既然是一家人,能逼逼就不动手。因此制定好规则,然后用规则来处理纠纷,就是那个时期最好的方式。而使臣就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传话筒,对于避免抄家伙是很有帮助的。
所以各国君对使臣都是非常尊重的,派出的外交使臣是不可随意拉过来打脸甚至杀掉的。即便两国处在战争状态,使臣也仍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毕竟装备那么贵,大家的人口都不多,打烂了装备打死了人多让人心疼。
但是后来人多了,物资充盈了,人就喜欢败家了。从春秋末期开始,战争打的多了,仇恨也就多了,战争开始充满了阴谋诡计和血腥,一切以置对方死地为直接目的。礼义廉耻什么的通通不要了,杀降、屠城、抢平民这种事也不断发生。到此时的“不斩来使”,已经不关礼节的事儿了,更多是因为杀了使者会中断信息来。毕竟那个时候没有电话没有微信,消息还得靠人的嘴和腿来传播。像三国演义里面的,使者能去送情报,也能去刺探情报,像蒋干偷书等。但也有猪队友可能会泄露情报,像司马懿通过蜀汉使者得知了诸葛亮的饮食起居情况,推测出来诸葛亮命不长久。
当然了,这些都是“不斩来使”的,那要是斩了呢,会怎样?
清朝曾经就干了一件“斩来使”的事儿,结果惊掉了全世界的下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以更换条约的名义进逼北京城,清政府与英法联军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谈判的时候,英方代表巴夏礼率领39人参加。清政府这边大手一挥答应了英法联军提出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但是丢里子不丢面子的清政府却在“礼节”问题上较起了真,在巴夏礼面见皇帝跪不跪这一点上一点都不妥协,表现的相当硬气,这就是传说中的满清的“磕头外交”。可是巴夏礼很憋屈,出来谈个判咋就还给人跪上了,气的小胡子一吹八丈高,扬长而去。
巴夏礼潇洒的甩手走了,这边的清政府感觉很没面子,这掉价掉的,那叫一个啪啪打脸啊!然后直接下令给僧格林沁,将巴夏礼捉拿扣押送往北京。这骚主意是谁的?有人说是僧格林沁擅作主张,还有人说载恒下令的。查查历史记录,发现还是咸丰皇帝下的旨,这个历史上显得丧权辱国的皇帝难得雄起了一回。
外交使臣被扣押,英法和世界都震惊了,不斩来使是国际惯例啊。来不及细想的英法联军很快就发起进攻,没多久兵临紫禁城下,咸丰帝一路慌慌张张跑到了承德避暑山庄去“避暑”去了,留下亲弟弟恭亲王奕忻留在了北京城负责起了收拾烂摊子的重任。
英法联军进京三天以后,和议条款基本达成,就等签约后退兵。这个时候,来的时候是39人,现在只剩下19人了,其余的人都成了尸体,每个人都有深嵌入肉的绳子在手脚上,不少人手掌已经发黑坏死,开始化脓长蛆白骨外露,其中一个人可能脾气不好还是太不老实,被大卸八块。
看到这些人的惨状,英法联军有点抑郁有点出离了愤怒。既然满清朝如此野蛮,就必须施以最大的肉疼的一个深刻的教训。于是在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一把大火,“万园之园”圆明园成为了历史,现成一片火海,几天后成为了灰烬。
战争的爆发,是政治最激烈的一种表现方式,而通过外交在很多时候是解决问题最好的一种方式,毕竟,动动嘴就能解决的事儿,干嘛舍命拼刺刀呢。如果杀了使臣,就等于表明态度:面对疾风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