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
诸暨发布推送了
百万人受益!陈蔡水库加固改造工程征迁工作稳步推进中
一文在诸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感谢东白湖镇人民无私奉献的同时
很多人还回忆起
陈蔡水库建设时的情景
▼
光阴似箭
转眼几十年光景过去了
可对于陈蔡水库建设者来说
那段岁月却记忆犹新
今天小编就找来了很多老照片
让我们一起感受下
陈蔡水库建设时的情景!
小工具造出大工程
位于诸暨东白湖镇境内的陈蔡水库,于1977年破土动工,1991年竣工,历时14年。
1977年的施工现场
在这7年时间里,陈蔡水库总工程量322.97万方,共投放劳动力742.37万工,最终实现了库容1.164亿方的陈蔡水库:坝长535米,高41.5米,坝底宽180米,坝顶宽6.4米,控制流域面积187平方公里。
劳动力742.37万工——随着工程机械化的加快,这个“工”字早已不再使用。但透过这些数字,不难看出陈蔡水库建设时的难度。
那么,在现代化水平不高的七、八十年代,诸暨人民是如何建起陈蔡水库的?
答案就是小工具!
有图有真相,
先来看看一组照片!
羊足碾
打夯机
这两件“宝贝”,很多人没见过吧?在当时,大型机械很少,主要是以手拉肩挑、手拉车运输为主,而正是这些简陋的工具,保证了工程的稳步推进。
据相关资料记载,陈蔡水库建造仓库里,1977年维修使用过的有镐、双齿、三角锄、铁锄400多把,石斧、石蟹100多只,撬棍200多根,手车钩子300多只、铁洒丝1500只!
随着大坝的升高,砂石料上坝难度增大。1979年开始,机械设备陆续进场:皮带机、推土机、碾压机、碎土拖拉机、蛙式打夯机、空压机、柴油机、洗沙机、拖拉机,此外还有: 抽水机水泵45台、电动机79台、自制钢丝绳卷扬机20台等。
一九七八年度总结授奖大会
和现在的现代化机械工具相比,这些工具实在是太落后了,但就是这些小工具,却创造出了陈蔡水库大工程!
发动群众打下基础
当然,如果只有这些简单工具,陈蔡水库还只能是个空中楼阁。这巨大工程的背后,还充分发动了广大群众的努力和奉献。
据了解,当时的水利工程建设,是采用由国家投资,由受益区农民投工的模式兴建。于是国家一声号令,大量被征用的老百姓,带着自家的农用工具,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建设工地。因此,如今在照片中看到的水库施工人员,大多是陈蔡村的老百姓。
陈蔡水库建设誓师大会
在大坝建设期间,夏顶烈日炎炎、冬冒凛凛寒风的,除陈蔡村的村民外,诸暨上下也积极参与。有关资料里是这么记载的:
1977年3月25日,从浣沙区抽调民工500人,水库工程破土动工;
1977年5月,湄池、姚江、浣沙、三都等区民工2200多人相继上水库工地,大坝左岸进行基础开挖;
1977年7月,璜山、枫桥、牌头、城关等区(镇)民工相继上水库工地,民工增加到3155人;
197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诸暨83242部队200多名指战员,来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一星期;
1980年7月,县委调集山区公社武装民兵参加工程建设1个月。
劳动场景
当然,为了陈蔡水库的建立,陈蔡村民也牺牲了许多。据统计,在建造水库时,陈蔡村移民2228户,共有9701人离开了自己的家乡。
水库已是东白湖的地标
就这样,从1977年开工建设,直到1991年工程才竣工。而在建造初期,陈蔡水库主要作用是防洪、灌溉、发电。直到2004年,陈蔡水库职能转变,继续焕发出新生机。
就在当年,诸暨市启动陈蔡水库引水工程,同时对城区及集中供水的乡镇管网进行改造。2006年,陈蔡水库正式开始供水,目前供应着诸暨近半人口的饮用水。陈蔡水库由此成为兼具防洪、供水、发电、灌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利用性大型水库。
陈蔡水库风光
而为了纪念这一大工程,在东白湖镇陈蔡村文化礼堂内,专门设立了陈蔡水文化馆。该馆以陈蔡水库的建设为主线,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还原了当年水库建设过程,展示了近年来东白湖镇的治水成果。
走进陈蔡水文化馆,仿佛走进了一段岁月,一张张有些泛黄的老照片里,成千上万的老百姓用锄头挖、扁担挑,建成了一个近万亩水面、超亿方容量的人工湖——东白湖,也就是陈蔡水库。
陈蔡水文化馆
就在去年8月,陈蔡水库被鉴定为三类坝,陈蔡水库枢纽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为此,陈蔡水库正在开展加固改造工程,预计工期3年,目前工程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展中。
相信经过这次改造,陈蔡水库在提升防洪功能与水源安全保护的同时,饮用水的水质也将进一步提升。
……
来源:东白湖镇 | 供稿:何 娜
审核:蔡 琦
责任编辑:赵 娟
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
原文始发于:回忆向 | 一组老照片,重现陈蔡水库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