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蒋勋说唐诗》
作者: 蒋勋
蒋勋是美学家,单从美学的角度分析唐诗真的很美,加上他独特的嗓音清冽安静,不疾不徐有如溪水潺湲,是很美的体验。他写李商隐的《流莺》,把他和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结合对比。分析了象征诗派意象的应用手法。他说李商隐是自己生命最大的眷恋者,带着诗意的解读。
蒋勋讲诗,不把诗高置于庙堂之上,不把诗疏离在江湖之远,不把诗混杂于闹市市井。
他就像是坐在沙龙里,在我对面的一个老人,絮絮叨叨开始,敦厚的语言,平和的深情,讲声律与文字、形式与内容。讲尽盛唐的华美与豪迈,讲尽诗人的孤独与自负,张若虚的个体生命与自然宇宙,王维繁华落幕的豁达平静,李白自由盛放的生命状态,杜甫脚踏实地的社会意识,白居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新乐府"运动,以及李商隐的眷恋与幻灭。
分作者叙述的方式,可以在理解诗人时代、性格、文法的基础上来理解诗,仿佛每一个诗人都可以看见,可以触碰,可以对话。没有着重讲述诗人的生平命运,却没有哪一句诗不在讲诗人的情感与命运。"每个生命都有不同的自我完成方式。"谈的只是诗吗?好像又不是,谈的是生命。
2.
《蒙曼品最美唐诗:人生五味》
作者: 蒙曼
“诗是人写的,也是写给人的。人的一生,从纵向看,是四季;从横向看,是五情。四季是什么?春夏秋冬,对应着人生,就是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五情是什么?喜怒哀乐怨,对应着人心,就是那些回环往复、起伏不定的心情。”
本书生动形象的讲述了每位大诗人的人生中所遇到的情绪,他们又是如何表达的,而蒙曼老师又能浪漫而轻松的向我们还原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可见蒙曼老师对于咱们的唐诗的见解真的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书中有写《黄鹤楼》的崔颢写了邂逅初恋的《长干行》,有多数诗人仕途不顺而偏偏虞世南仕途得意中写下的《蝉》,有潇洒诗仙李白因不被朝廷重用仍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行路难》,有杜牧的远见而写下反应举国麻木的《泊秦淮》。书中大量的古诗或多或少我们都曾背诵过,再其次也背过诗中的名句,所以读起来既似曾相识,又相见恨晚。曾经背诵的过的古诗,或许应为多种因素没有机会去体会那么深刻,然而这次蒙曼老师用幽默的白话向我们打开了那个年代的情感。
好的诗能够忠实地表达情绪,不仅是丰富地表达这种情绪,而且是诗意地表达,让人觉得这个诗本身就是好的。
最重要的我们也希望诗的情绪足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我们能够随它一起经历五味悲欢的心情,从而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生活。
诗人们用自己的才情凝集而成的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值得我们时时细读之,时时细品之。
3.
《唐诗杂论》
作者: 闻一多
朱自清先生说闻一多先生的《唐诗杂论》“将欣赏和考据融化的恰到好处,并且创造了一种诗样精萃的风格读起来句句耐人寻味”。
该书由九篇文章组成分别是:«类书与诗»,«宫体诗的自赎»,«四杰»,«孟浩然»,«贾岛»,«少陵先生年谱全笺»,«岑嘉州系年考证»,«杜甫»及《英译李太白诗》。
作为诗人的闻一多,他能与文中所评的诗人产生一种共鸣,从“诗”与史实中去寻求“诗人”的品质,发掘诗人的真实一面,而在这不断的发掘中,作者对“诗人”的自己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这种“个性”与研究对象的融合,或许表明闻一多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创新”了一种文学研究与文学评论的方式,而这种“新”方式也从侧面展现出当时的时代变化特征。
百年来研究唐诗的学者太多了,但闻一多只有一个。闻一多研究唐诗,追寻的是人格的共鸣,而这种苦苦的追寻又感染着身为局外人的我们,敦促我对自己人生产生思考,只这一点,就已经很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