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影节,我一直有一个特别大的遗憾。
作为一个库布里克老粉,我没有抢到《2001太空漫游》4K修复版的电影票。
气归气,但无可奈何。因为实在是太抢手了。
事后想想,大家之所以会这么热情。
一方面是因为胶片的保存是一件过于困难的事情。随着岁月流逝,大师之作亦会蒙尘。
而日益进步的电影修复技术,赋予了这些经典老片新的生命力,使得多年磨损的影像和声音被恢复到了当年捕捉他们时的样子。
另一方面是,有些电影,就是必须得端坐在影院里看的。
身处密闭的黑暗空间,通过身临其境的视听和情感体验来享受经典文本带来的“沉浸感”。
这是电影最原始也是最本真的“味道”。
下周五,有一部和《2001太空漫游》同样经典的电影,在被修复之后,终于在公映二十一年后,首登内地大银幕:
《海上钢琴师》。
在前面的十一月院线前瞻的文章里,很多朋友表示了对本片首映的期待。
要先告诉各位,最早在9号明天,就能看到它,10号更有350场的提前点映。
但得做好僧多粥少的心理预期,毕竟豆瓣上标记的27万人次想看可不是闹着玩的。
说起来,距离我上一次在电脑上看这部电影,已经过了许多年。虽然受限于电脑的小屏和糟糕的画质,但1900孤独的背影,却在脑海中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我能清楚地记得,那种看完电影后怅然若失的复杂情绪。
大家常说:“看完一部电影,就是看尽一段人生”。对《海上钢琴师》,这话尤其适用。
先看一眼新近发布的启航版预告片:
看着预告片里,主人公1900趴在“弗吉尼亚号”的甲板上,瞳孔中浮现着下方高声呼喊“美利坚”的人群的时候,你就能知道,这是一部以小见大的电影。
小,小在这是一个孤独者的故事。
大,大在他个人的身上,折射出了一个世纪。
电影关于一个钢琴天才的一生。
他是个孤儿,出生在游轮,被水手养大,取名1900。他身上有两个标签:钢琴天才、终生未踏足陆地。当有一天爱情降临,他又将做何选择?
我留意到,这部电影在评价上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它在全美最权威的评分网站imdb上是8.1分,属于佳作的范畴。但在国内的豆瓣,则是位列top15高达9.2分的杰作了。
这种分数的差距当然不能说明中美观众的审美能力高低。而是,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
1900这个主角,实在是太贴近中国观众的心声了。
一部电影受欢迎的程度,除了本身的故事、摄影、演员之外,很大程度上是依据主题的普世性。
普世性越广,就越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这部电影对中国观众的普世性就在于,拥有传奇经历的1900,和普通平凡的大众,有着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1
预告片中,1900告诉朋友,陆地上的人浪费了太多时间去问为什么。
比如在北上广为了生活而奔波的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反问:我是自由的么?什么才是自由?
电影给了自由一个发人深省的双面定义:
第一,只要有的选,你就是自由的。
但这种自由仅在可选择的范围内。1900从来不觉得从小呆在船上的自己是一个不自由的人,世界对他来说,就是那艘大船和不断变化的两千个人。
外面的大世界否认1900的存在,限制了他的生存空间,但限制不住他通过报纸和游客的闲谈,了解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新奥尔良的杰克逊广场,以及更多千里之外的美丽事物。
至始自终,1900都有着下船的自由。
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所需要的,只是大海上的一架钢琴,和周围的三五知音。踏上陆地之后纷至沓来的众多选择,反而会带来特别强的不确定感。
无数的欧洲人坐着这艘大船远渡大西洋,争先恐后地奔向自由的美利坚。
这种自由让他恐惧。
他也理解不了这种对自己未知世界的欣喜若狂,便在船上隐姓埋名,向所有游客隐瞒了自己从未踏上过陆地和城市的真相。
他慢慢认为,自己已经拥有全部的自由了。
他开始自信了,和爵士之王斗琴、给三等舱的穷人们演奏,在风雨飘摇的暴雨之夜,他更恣意地将全部才华展示给自己的故乡。
哪怕,这个人的故乡是一艘饱经沧桑的客轮。
抱着这种心态,1900在邮轮上住了很久很久,久到他比船长还要熟悉这艘船。
直到有一天,一个女人登上了船头,一见钟情,撼动了1900的内心。
他决心放下旧有的一切,追随这个姑娘而去,走下舷梯,想体验一下老农所说的“生命的无限”。
西装革履,众人相送之际,他又迟疑了。
因为他意识到了自由的第二个定义:
你想拥有一种自由,就必须牺牲另一种自由。
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对1900来说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自由。
而他先前所坚持的,则是另一种自由,简单的、在船上享受音乐的自由。
我们很多人在人生的伊始便会碰到一个个两难的境地。
到底是选择驻守在熟悉的故乡过着小而确幸的生活,还是选择进入竞争激烈节奏快速的一线城市开始冷暖自知的打拼。
稳定平凡的工作和辞职转行创业的奔波,不管怎么选,你都会失去在另一种生活方式内的自由。
这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
2
其实吧,一部电影想要引起共鸣很简单,让观众们在看的时候,想到的是他们自己。
这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件看似容易其实很难的事情。
所幸,托纳托雷就是一个姿态很低的导演。
他在采访里说:“当我决定拍电影的时候,我会带着特定的情感、爱,来跟随这个故事。”
1900的共鸣在于:
这个百年难得一见的音乐天才,和你们一样有着对人生、对未知生活、对周遭世界的敏感和焦虑,彷徨与孤独。
陷入自我怀疑,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人生而为人,自然得经历迷茫和沧桑,才有成长。
对于1900,在被亲生父母遗弃在船舱之后,这个世界做了两次带他下船的尝试。
一次是得知消息的警察上船找人。
第二次是不忍失去1900的老友流泪劝说。
结果他还是像个任性的小孩子,坚决不肯下船。
甚至,躲在没有人找得到的角落,回避外面世界的一切。
这固然是一种怯懦,但他的怯懦是如此的真实可信,像极了我们自己。
1900的初衷,其实特别单纯,呆在邮轮上,和一船的游客一起享受着音乐。
船,就是他的故乡。
故乡没了,他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随着老友慢慢走下舷梯,游轮便在爆炸中灰飞烟灭。在那一瞬间,他的双手还在空中弹奏,仿佛是对世界最后的倾诉。
悲壮的结局是一场早就注定的宿命,但别惋惜,1900生来就不属于我们的陆地和城市。
这样的归宿对他,也挺好。
回到生活,我们又能否安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呢?
3
中国观众是一个对艺术领域有着高度浪漫主义幻想的群体。
在西方世界广受欢迎的歌舞片、音乐剧,并不太讨我们的喜欢。在我们心目中,音乐家和音乐作品是充满奇幻色彩的。
重写意超过写实。
《海上钢琴师》亦是。
那些令人沉醉的钢琴演奏场景,延续了导演托纳托雷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拍得唯美又壮阔,本片在豆瓣上的高评价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也源自于此。
1900与爵士乐创作者斗琴的成名一战,是电影史上经典中的经典。
但我更心仪的,是另一段想象力爆棚的段落。
滑翔的钢琴你看到过没有?
宽敞的大厅、汹涌的大海,颠簸的轮船,移动的钢琴,就像汪洋中的一条船。
钢琴在疯狂旋转的天花板注视下,从曲起撒欢到曲终。
在1900投入的弹奏中,我们仿佛就这么静静地坐在他身边,看着天翻地覆,看着世纪更迭。
居然就这么一路撞向了船长的卧室。
另外,经历过世纪交替,我总对这段历史有着不可言喻的亲切感。总觉得在这个独特的时刻,必须要发生点什么才对。
例如,一个绝世天才的夭折?
这种感觉,其实就是一种源自未知的、充满仪式感的矛盾心理。
托纳托雷洞悉到了这一点,以十九世纪作为主角的姓名,通过他充满戏剧化的一生,把世纪感营造的那么美轮美奂却又那么悲壮。
4
98年的时候,有一部同样讲述船上爱情的电影在大陆公映。
这部电影叫做《泰坦尼克号》,几乎和《海上钢琴师》前后脚公映。
爱情,实在是一种捉摸不定、明暗难辨的东西。用汪洋中的孤船形容爱情,是一个再巧妙不过的隐喻。
卡梅隆和托纳托雷这种历经世事的老怪物默契地达成了共识。
对于来之不易的首次上映,还有一点要说明。
很多人吐槽相比原片足足“丢失”了44分钟。其实吧,这里并不存在删减行为。
影迷们熟悉的169分钟,是后来导演剪辑加长的版本,125分钟则是各国上映的原始版本。
反正我已经计划好了,明天就去刷一遍大银幕4K修复版。
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