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网上看过一则关于沟通的笑话,很适合作为今天这篇文章的引子:
有一次,我因为有急事要联系老王,但是手机里没有他的号码,于是给一个和他很熟的同学发短信:“请问你有老王的电话号码吗?”
发完后耐心等待回复。5分钟后,终于收到了回复,我迫不及待的打开短信,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有啊”两个大字。
无奈之下,我只好再发短信给这个同学:“请告诉我好吗?”又等了5分钟,收到了回复。再次迫不及待的打开来看,短信上只有另外两个字:“好啊!”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里。《非暴力沟通》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的经典著作,自2003年出版以来至今畅销不衰,是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之一,豆瓣评分高达8.5。
同时作者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他是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曾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非暴力沟通列为全球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领域非暴力解决冲突最佳实践之一。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说了这么一大堆,到底什么是非暴力沟通?它的技巧有哪些?是不是相应的也有暴力沟通?
果然是好奇宝宝!那么,接下来就让我来解答你的疑惑。废话不多说,前方干货预警,请自备饮料观看。
1. 非暴力沟通
在本书中,作者将非暴力沟通定义为一种沟通方式,简称NVC「Nonviolent Communication」,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我们情意想通,乐于互助。
在这一定义中,作者借用甘地曾用过的“非暴力”一词,来指暴力消退后,自然流露的爱。因此在一些地区,这种沟通方式也被称为“爱的语言”。
所以,答案是没有暴力沟通,“非暴力”只是作者借来命个名而已。这就好比沈鹤随便起了个艺名叫小沈阳,但是并不代表有一个人叫大沈阳。
2.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
一般情况下,我们与别人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回应或者得到回应,但非暴力沟通不是,它要求我们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即说话前要思考。思考什么呢?作者将其分为四个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2.1 观察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需要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比如之前太极拳师雷雷被徐晓东20s内KO的事件在网上大火。对于这件事,正确的观察是:雷雷被徐晓东在不到20s内KO,这是事实。而诸如“太极拳只是花拳绣腿”、“传统武术不堪一击”、“雷雷弱爆了”这样的说法则是评论。
为什么要区分观察和评论呢?这是因为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比如你今天上班迟到,领导看到了会怎么说?他有以下两种表达方式:
1. 你今天怎么迟到了?
2. 你真是个不守时的人!
看出两者的区别没有?第一种说法即正确的观察,他说的是事实,你确实迟到了,这时候你可以向他解释具体原因。而第二种方式则属于评论,仅仅因为你不小心的一次迟到就把你定义为不守时的人,稍微有点脾气的人可能当场就怼回去了,由此便引发了一场本不必要的冲突。
然而,正如《黑天鹅》中提到的,叙述谬误是人类本性,我们无法在不编造理由或者强加一种逻辑关系的情况下观察一系列事实。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才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2.2 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
这里我们来举一个非暴力沟通的实例。假设你是一位母亲,有一个生活习惯比较邋遢的儿子——小明。
于是你这样对他说:“小明,看到书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两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中整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
这便是典型的一种非暴力沟通方式。首先,看到脏袜子,这是你观察的结果,对此你不太高兴,表达的是感受,看中整洁是你的需要,最后你提出了请求,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
这种情况下,孩子很有可能就按照你说的去做,此次沟通的目的便达到了。但你要是说:你怎么这么邋遢「这是评论」、别人家的孩子都不像你这样「这也是评论」、快把袜子收拾好「直接提出要求,这是命令」等等,那么孩子的第一反应便是抵制,因为他会认为你是在批评他,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
当然,表达感受是对的,但同样的我们也要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因为想法会给人一种你是在评论的感觉,两者的区别主要在用词上。
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诸如“我觉得你很漂亮”、“我觉得我被忽略了”、“我觉得我被误解了”,这些都在自己的想法。那么这三句话用感受怎么来表达呢?应该是“你打扮得很漂亮我感到很开心”、“我被忽略了很失落”、“我被误解了很沮丧”,开心、失落、沮丧等等这些词汇便是在表达感受。
所以作者认为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很重要。例如用来表达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可以运用这些词汇:兴奋、欣喜、感激、高兴、幸福、愉快、感动等等。而当我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可以用这些词语来表达:担心、忧虑、沮丧、失望、困惑、郁闷、难过 and so on…
当然,现在微信连接一切,这些词汇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表达感受的最佳方式是扔一波表情包,就像下面这样:
2.3 需要
这点就比较好解释了,回顾一下我们文章开头的那则笑话。显然,那位同学并没有真正理解对方的需求,他所做的仅仅是在回应问题而已。由此可见,在沟通中理解对方的需求是多么重要。
当然,在这个故事中需要是十分明确的,就是简单的要个电话号码,无奈对方情商捉急,才闹出了笑话。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情况下沟通的需要并不明确,那我们该怎么办?
这就涉及到非暴力沟通的另一个方面——倾听。前面我们说的四要素其实是侧重于表达方面,即如何正确向别人表达我们的需要,而倾听则决定我们如何回应别人的需要。
倾听什么?最基本的就是对方沟通的四要素,然而并不是所有人每次沟通都会按照非暴力沟通模式来,不过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需要,无论何种情况,沟通都有需要。
比如领导批评你:“怎么这么一件小事都做不好?”如果你不懂非暴力沟通,那么这句话可能就会让你郁闷一整天,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表现。而你要是明白非暴力沟通,你就会通过这句话去思考领导背后的需要是什么,虽然看上去像是在指责你,但其实是他的需要没有被满足,那么你就能根据问题所在去给予反馈,结果肯定比你郁闷一整天啥事也不想干要好得多。
所以,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因而作者说:
一旦我们把所谓的批评和指责看作是来自他人的礼物——为处于痛苦中的人提供服务的机会,我们就会感到这种幸福。
这里的幸福指的是作家约瑟夫·坎伯所说的:“为了幸福,必须把‘别人怎么看我’这个问题放在一边。”不过我认为要达到这种无视别人批评,还要以德报怨的境界,需要非常高的人格修养,因此并不容易做到。
除了批评、指责之外,还要一种沟通需求也比较难明确,那就是纯粹的倾诉,对方想要得到的是一种反馈。
最常见的是朋友遇到一些挫折找你倾诉的情况,比如失恋了、事业不顺等等。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给予反馈呢?非暴力沟通提供的方法是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
例如,你的朋友失恋了,跟你说他很痛苦,快活不下去了如此云云。你会怎么回应他?大多数人采用的是提建议、安慰的方式:没关系啊,她有什么好的,天涯何处无芳草,出去旅游一趟放松放松啊…
但其实这种方式效果是最差的,因为他并不需要你的安慰和建议,他需要的是别人听他倾诉,把心理的痛苦说出来。所以正确的方法是采用疑问句的方式去回应他:你是说失恋了让你感到很痛苦?你打算这段时间先自己一个人静一静?你觉得自己暂时还放不下她?
总之,安慰没用,理解他才是最重要的,而表示自己理解的最佳方式就是用疑问句去反馈。
2.4 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最后一个要素是请求,而请求越具体越好。
关于提出请求,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内向者和外向者对此表现完全不同。比如我要请你借我点钱,如果我们俩都是内向的,那么对话可能是这样的:
“最近天气不错啊,吃饭了没有啊,工作还顺利吗?”
“是啊,还不错啊,挺好的,你怎么样啊?”
一聊半个小时过去了,然后最后才来提借钱的事情,并且借完还要接着客套好久…
如果我们俩都是外向的,那么就是这样的:
“借我点钱,下个月还你”
“好,要多少,打你卡上”
不到1分钟搞定。
如果一个内向一个外向呢?这个…画面太美我不敢看,你自己差不多也能想象出来,哈哈哈…
提这个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说你向别人提出请求要明确,不能太模糊,也不要绕来绕去,内向的人一般不善于向别人提请求,而外向的人则直来直去,有话快说,有那啥快放,就是这样。
此外,关于请求,还要注意区分它和命令的区别。请求是答不答应取决于别人,而命令则是别人认为他们要是不答应就会受到责罚或者内疚。
我们来看个例子。比如你约朋友今晚和你一起打王者荣耀,这是请求还是命令呢?现在还说不准,这取决于朋友没同意时你的反应。
假如朋友回答说:“我今晚很累,想休息一下,你去找隔壁二狗子和你一起打吧”,这时你说:“你这人真是自私,陪我玩会儿王者荣耀都不肯。”那这种情况你提出的就不是请求,而是命令,因为你没有重视朋友休息的需要而开始指责他。
如果你说:“你的意思是今天你很累,需要休息是吧?那我们下次再一起玩吧!”这时你就尊重了朋友的需要,所以你之前提出的就是请求,并没有因为朋友的拒绝而让他受到责罚或内疚。
后话
看到这里我想你应该对非暴力沟通模式有了清晰的认识,为了加深你的印象,这里我再啰嗦一下,用几句话对今天涉及的内容做个简要的总结。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很有效的沟通方式,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给是表达,另一方面是倾听。就表达而言,包括四个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其过程是:
1. 什么是我的观察?「注意观察和评论的区别」
2. 我的感受如何?「注意感受和想法的区别」
3. 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要」
4. 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注意请求和命令的区别」
就倾听来说,我们要思考对方的沟通四要素是什么样的?如果没有四要素,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对方的需要是什么?根据他的需要作出相应的反馈:如何满足他的需要?怎样给予反馈?
事实上,表达和倾听在沟通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一方明白非暴力沟通方式,那么现实生活中因为沟通不畅引起的冲突就会大大减少。就像领导指责你办事不力,这是一种错误的表达,而你如果懂得非暴力沟通的倾听,那也能做出正确的反馈,而不至于因一时冲动造成双方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最后,没啥说的了,如果还要加一句的话,那就是:点个赞呗!
原文始发于:八分钟看完《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解决沟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