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一飞采用“移步换景”和“剪裁组合”的手法对景写生,他不拘泥于眼前的真山睦水,而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中国画的构图要求,把它们重新组合起来。
因此,陆一飞先生的山水写真,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某山某水了。他的写生“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观陆一飞先生的山水画,确定山山有来历,水水皆有源。
陆一飞:(1931—2005)生于浙江余姚,祖藉慈溪,生前为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余姚市人民政府高级文化顾问,宜兴徐悲鸿纪念馆顾问,华东化工学院(今华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另有同名人物,俱为书画家。曾先后在台湾、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举办个人画展和讲学,并出版多种个人画。
自幼喜爱美术,读小学时,他的一幅静物画习作就在全县绘画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进入中学后,在校美术比赛中名列榜首,还举办过个人写生画展。他曾两次考入国立西湖艺专,但因付不起学费,均未入学。
上海解放后,陆一飞在上海中国火柴厂当学徒。他立志成为一名工人画家,积极投稿,在国内报刊发表大量习作。1954年,作品《转身之间》获全国工人美展二等奖,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陆一飞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即今中国美术学院),师事潘天寿、邓白、李震坚、宋忠元等,攻读中国人物画专业。1958年毕业后,仍回上海正泰橡胶厂,兼任上海《东风画报》业余编委。创作发表了大量中国画、版画、连环画、宣传画等作品。
1960年出席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并被选入上海中国画院,师从吴湖帆、陆俨少,临摹历代山水名作,由于有多方面的艺术基础和艺术悟性,加之勤奋钻研,终于跻身山水画名家之列。
陆一飞的山水画既注重向大自然学习,更注重艺术境界。他在山水画创作中之所以能如此自由地选用古人诗词作为题意,说明他在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寄情山水的诗和画都讲究意境,它们之所以具有感人的力量,主要不在于对实景的描绘,而在于写景中包含的情,即诗意。
陆一飞之所以能自如地驾驭和运用西画造型技巧和色彩,为我所用,全靠他的胆识与修养。
2005年10月11日下午3时许,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陆一飞先生在赴甬参加宁波市美术馆成立仪式后,返沪途中因突发性心肌梗塞,在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逝世,享年74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