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画家陈丹青在北京举办了个展,回顾五十年来绘画生涯。面对作品,画家感到,“艺术家,其实未必了解自己。”在上海,近现代海派大家郑午昌之子郑孝同也举办了个展,在其山水画中则可见出海派名家笔墨传承。
一项奖金额高达百万美元的“野村艺术奖”上周在沪颁发,获奖者是关注拉丁美洲难民题材的哥伦比亚艺术家多丽丝·萨尔塞多。同样从创伤中获取艺术灵感的,还有法国艺术家苔丝·杜蒙,从艰难出发,她表现的是永恒的“美的喜悦”。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人物及热点事件。
北京 | 画家陈丹青
“回看五十年”陈丹青大型个展在京开幕,“艺术家未必了解自己”
陈丹青《刚过60岁》
11 月 2 日,艺术家陈丹青迄今为止最大的个展,在北京798艺术区内的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同步推出。展览由崔灿灿策划,全面展出自1968年至今陈丹青创作的“西藏组图”、“名画临摹”、“人像写生”、“静物”和“自画像”等油画和素描作品 100 余件,力图“重新看待陈丹青50年来的绘画变化。”
展览当日下午4时开幕,尽管当事人陈丹青很晚才现身,现场依旧观者如云,以致比原定闭馆时间足足延长了一个半小时。当代唐人告诉澎湃新闻,“艺术家把想对公众说的话都已经写在了墙上。”不仅导览文字以陈丹青自己“夫子自道”的形式呈现,个展“前言”中他也写到,“今次这份展览谈不上回顾,因为上墙的油画不及历年涂抹的十分之一,但时间跨度是五十年。回看五十多年的勾当,不知作何感想,艺术家,其实未必了解自己。”
陈丹青 《第一幅静物画》 纸本油彩 1968年 15岁
展览分为几个部分,以少年时的习作作为开篇,讲述陈丹青在上海阁楼中临摹欧洲画片的经历。这其中包括一张他在15岁时创作的纸本油画《第一幅静物画》,此处解说语带“无辜”,“策展人坚持设立这组对比:将我小时候画的番茄,去纽约后画的皮鞋,与我的画册写生并列对比。”相映成趣的还有,“自画像馆”中有一幅艺术家布面油彩自画像《15岁》。观众看过艺术家少年时代的作品,再看看少年时代的艺术家,一旁却是两幅艺术家《刚过60岁》的自画像被并排放置在一起——半个多世纪的变迁之于陈丹青本人,艺术的进境与岁月的痕迹尽在不言中。
陈丹青 《泪水洒满丰收田》 布面油彩 1976年 23岁
上世纪70年代,陈丹青开始知青生活,期间画了大量的人物写生和小说插图,直到《泪水洒满丰收田》的出现,对苏联绘画的想象,才摆脱了文革的教条。1980年,《西藏组画》的专心致志与虔敬向善,又洗去“二手苏联”的影响,成为中国艺术史颇具标志性的变化。翌年去往纽约,以临摹的方式,靠近西方绘画最真实的经验。直到1997年,艺术家开始了全新的画册系列,退回到多年的临摹和写生经验中。它们和最新的人像写生一起,不同的诉求伴随着苏联绘画,法国绘画,古典主义式的画法一并隐退,陈丹青变成了个人画家。
陈丹青 《佛洛伦萨群像》 布面油彩 2017年
陈丹青 《皮鞋》 布面油彩 1990
“佛罗伦萨馆”、“伦敦馆”以及“时尚模特馆”分别呈现了艺术家近两年最新的作品。前两者得缘自“前年,佛洛伦萨一所学校给我三十天走访写生的机会,画了十来幅。” 以及“去年在伦敦画了二十来幅人物写生。模特哪里找呢?是先前的学生帮着我从大街上拉来的。”之于画笔下高挑的职业模特,陈丹青写到,“他(她)们是改革开放的活证据。四、五十年前,我的同龄人也有格外高挑的男女,瘦伶伶地晃悠着,大多在工厂农村,草草一生,现在都是老头老太了。”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8日。(文/王诤)
上海 | 画家郑孝同
山水画中见出海派名家笔墨传承
郑孝同
年近八旬的画家郑孝同是近现代海派大家郑午昌之子,家学渊源,幼受庭训,对山水画尤多着力。11月1日,“溯源——郑孝同中国画展”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开明画院展厅开幕展出,展出了郑孝同不同时期创作的山水画作品30余件,表现手法多样,各臻其妙,有水墨、浅绛、青绿、金碧以及写意、泼墨、工笔等技法,较全面地演绎了传统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郑孝同画作
生于1943年的郑孝同从小受其父郑午昌(1894-1952)影响,一直喜爱传统山水画。郑孝同在回忆父亲对他的影响时曾说道:“小时的我老爱捉父亲手中的毛笔,然后父亲就教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遇到某处笔误,比如:有一滴墨不小心沾在宣纸上了,父亲就会手把手教我如何把这滴墨改成石头……”郑午昌去世后,郑孝同又得郑午昌的学生、海派大家陈佩秋指点。陈佩秋是郑午昌在国立杭州艺专教授山水画课程时的学生。课堂上郑午昌曾提点陈佩秋画国画要取法宋元,这对陈佩秋影响很大。“父亲过世以后,陈佩秋把我母亲接过去赡养,我留在嘉定乡下读书,但寒暑假都会去陈佩秋家里,他们的画都摊在桌子上,随时都可以站在边上看。从她那里,我有了第二个崇拜的人,就是陈佩秋先生。也正因为这层关系,我对绘画的追求没有断。”郑孝同此前回忆说。
此次展览也是上海交通大学海派文化研究所推出的“星汉灿烂”系列展的首个展览,据悉,展览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派文化研究所主办,江南书画研究院、郑午昌艺术研究会承办,开幕当天,来自江南地区苏浙沪的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学者以及书画爱好者近百人参加了开幕活动。未来,“星汉灿烂”系列将陆续推出当今江南地区传承有序的书画名家作品展。
在开幕式后的“郑孝同中国画展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分别从郑孝同的家学渊源、艺术风格及其在艺术上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说:“郑孝同老师的绘画当中(包含的)他和郑午昌先生的血脉亲情关系,一生笔墨的传承关系,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他画的瀑布有中西合璧的成分,可以看到一些现代绘画中的理念。” 书画家周逸范说:“我送给郑孝同先生八个字,‘传承家业、默默耕耘’。他的书画有是三个字:真功夫。”(宗禾)
上海 | 哥伦比亚艺术家多丽丝·萨尔塞多
摘取百万美元奖金的“野村艺术奖”,记录拉丁美洲的难民经历
多丽丝·萨尔塞多
10月31日,当代视觉艺术领域奖金额最高的“野村艺术奖”,在上海举办了首届年度颁奖典礼。哥伦比亚艺术家多丽丝·萨尔塞多(Doris Salcedo)成为第一位获得100万美元奖金的艺术家。这项由独立的国际评审团评选的奖项,每年将100万美元奖金授予一位完成了大量具有重要文化意义作品的艺术家,并帮助这位艺术家突破新的挑战。
多丽丝·萨尔塞多 《地狱》2005,材料:砖、水泥、钢和环氧树脂
多丽丝·萨尔塞多1958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现在依然生活和工作在那里。她的雕塑和装置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对政治和精神的考古,为人们开辟了一个深刻而尖锐的哀悼空间。她曾说道:“我的作品呈现的是不断消逝着的经历,而非从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多丽丝·萨尔塞多曾在全球举办数场个展,包括都柏林爱尔兰现代艺术博物馆、马德里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水晶宫、美国剑桥哈佛艺术博物馆等。
多丽丝·萨尔塞多《11月6日和7日》2002 材料:280只木椅子与绳子
多丽丝·萨尔塞多 第八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 2003 材料:1550只木椅子
萨尔塞多的许多创作源于她对生活在拉丁美洲尤其是哥伦比亚的难民的观察采访,“在艺术作品中替暴力受害者发声,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组织精力,且常常需要与很多伙伴合作完成。现在因为奖项的支持,我能够以远超预期的速度推进于个人而言非常重要的项目。我希望该项目最终可以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共鸣。”萨尔塞多说。(文/畹町)
上海 | 法国艺术家苔丝·杜蒙
始于创伤的艺术创作,从个人走向世界
苔丝·杜蒙
近日,法国艺术家苔丝·杜蒙(Tess Dumon)在上海举办个展“美是永恒的喜悦”,展出最新创作,其中包括在上海驻地完成的十多件水粉作品和数件大型雕塑。
苔丝·杜蒙曾在中央圣马丁学院进行雕塑研究,随后在皇家艺术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困于无从得知患有自闭症的弟弟癫痫的病因,苔丝·杜蒙从小就转向神话、隐喻和传说寻求答案。她试图通过这些故事探讨存在主义的问题,从人类的诞生到地震的发生等等。在艺术深造的过程中,通过运用弟弟在心理治疗中采用的“马疗法”,手工制作的独特蓝色颜料和诗歌等元素,她开始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而此次展览艺术家进一步将佛教、道教中的术语、元素和体系引入了她的故事。
杜蒙的创作起始于与自身童年长期创伤记忆的和解,但作品极富感染力的故事表达让每个观众都能自然而然地与之产生联系或共鸣。
展览现场
大型金属网丝雕塑一直是杜蒙创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作品所使用的铝丝和不锈钢网丝反射了所有入射光线,使这些壮观的动物如同漂浮在空中的幽灵。作品的梦幻效果与其戏剧性的含义以及粗糙锋利的手塑材料形成了鲜明对比。《黑夜之后,白昼之前》《母马和小马》围绕着普世的情感展开,而“琥珀”则重新演绎了中国古代关于其由来的传说。《喜》是艺术家首次以人物为题材创作雕塑作品,与表现动物时的精准不同,杜蒙采用了半抽象的造型来赋予作品更丰富的解读。(文/钱雪儿)
沈阳|当代艺术家艾敬
携新书与雕塑回故乡,雕塑落户莫子山雕塑公园
艾敬
去年10月,艾敬在中国工业博物馆举办了“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个人艺术展。一年后,她携新书《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和雕塑作品《艾的祈祷》再次回家。
《艾的祈祷》
10月28日,艾敬的雕塑作品《艾的祈祷》落户沈阳莫子山雕塑公园。莫子山雕塑公园以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倡导的“百年雕塑”为理念:让富有生命力的雕塑作品与城市共融。
《艾的祈祷》高4.4米,采用耐候钢铸造,以双手合十的手势表达祈祷与祝福,以此表达对产业工人以及工匠精神的敬意与讴歌。同时她认为手是艺术家最为信赖和依赖的身体重要部分,对于双手制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
此外,沈阳广电传媒博物馆“艾敬空间”启动仪式同时举行。“艾敬空间”将展出艺术家艾敬音乐艺术生涯中的重要私人物品,包括一把七十年代初出品的马丁牌吉他,拍摄《我的1997》封面照片时的西装外套,《我的1997》和《大趋势》盒式磁带,磁带收录了由艾敬在1988年录制的《沈阳啊我的故乡》等音乐作品。(文/陆林汉)
上海 |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杨建文
长期为留学生教授书法,个人书法展呈现近作
杨建文
杨建文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书画研究社特聘研究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他自幼习格律,青年时期学西画,后拜于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李丁陇先生门下,专攻中国书法。
杨建文作品
10月30日下午,“滔海寄沫——杨建文书法展”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展厅开幕。展览展示杨建文历年创作的书法作品近60件,包含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
杨建文长期坚守在中国书法教育的第一线,早在30多年前,上海外国语大学就聘请杨建文教授为留学生教授书法课程,并在2016年设立“杨建文工作室”。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周志高说,杨建文书法既继承其师李丁陇馆员的优秀传统,其现代书法又别开生面,作品充分体现“墨分五色”,章法不拘一格,将绘画融于书法之中,体现时代气息。
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汪观清认为,书法艺术,贵在似与不似之间,看杨建文的书法,品他的诗词,能感受到他的作品既有法度,又有变化,很好地把握了“似与不似”的度,体现了书法的艺术性。(文/陈若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