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业跑步进入“大跃进”时代。随着电影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第五代导演横空出世。
而他,是最特立独行的一个。
张艺谋曾这样评价他:“他嘴上不说,心里可能觉得张艺谋、陈凯歌、贾樟柯、陆川,都不算什么。他是一个心比天高的人。我觉得他骨子里一定想超越当代的中国导演,他比这些人都要强。他是未来中国最好的导演。”
他,就是姜文。
姜文——只有电影才能释放他过剩的荷尔蒙
女作家叶三说“姜文是个终身荷尔蒙过剩的人,想阉都无处下手”。
姜文于1963年出生于唐山,后辗转定居北京,住在东城区内务部街5号大院儿。在这里,他遇到了英达。随着1977年高考的恢复,两人开始积极备考,期待着成为新一代的天之骄子。
结果是,英达考上了北京大学,姜文名落孙山。
但正如姜文电影中展现出来的韧劲儿一样,他不会轻言放弃。1980年,姜文被中央戏剧学院破格录取。
之后,他作为一名演员,一路开挂。《末代皇后》、《芙蓉镇》让他成为80年代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同时,他那与生俱来的电影天赋开始展现。对于要塑造的角色,他坚持己见,跟角色杠、跟导演杠、甚至不惜“撕逼到底”。
拍《红高粱》时,姜文和张艺谋在片场激烈对怂,最终怂出一部蜚声国际的《红高粱》。
拍《本命年》时,他非得让导演谢飞找根柱子让他靠着抽烟,镜头还必须得从后头绕着拍。谢飞回呛:你可真够挑的。
总之,他就是不能照本宣科。这也从一个侧面预示了,他不满足于做一个好的演员,他要当导演!
于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诞生了。那是1995年的夏天,似乎每一片斑驳的叶子都弥漫着北京老炮的气息。
可是,他的电影产量却出奇的低!1995年至今,整整24年,他只拍了6部电影。其中,还有一部被下架禁播19年!
然而,就是这部被雪藏的电影,才是最有“姜文味道”的电影。
——它就是《鬼子来了》。
《鬼子来了》:一部迎刃而上的异类。
《鬼子来了》的雏形是尤凤伟的一本小说《生存》。小说着墨于一个平静的村庄,有一个朴实的农民叫马大三,他受游击队的托付,帮忙看管日军陆军士兵花屋小三郎和翻译董汉臣。
尽管马大三和村民战战兢兢地看守两人,但由于翻译董汉臣从中作梗,以能够换取粮食为由,让马大三将他们送到了日军宪兵队驻地。
谁知日军宪兵军官和花屋小三郎串通一气,承诺给村里送粮。村民们欢天喜地坐等粮食的到来,结果却被鬼子集体屠杀!
关键在于,这场大屠杀发生在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之后。
拍《鬼子来了》时,姜文用了国内能买到的每一卷柯达黑白胶卷,一共50万英尺长,大概是一般故事片所用胶卷的五倍。
姜文回应道:“拍电影就像打仗一样,打仗的目的是赢,不会节约子弹和枪支”。
2000年5月21号,《鬼子来了》荣获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然而,祸福相倚,电影因为政治立场没有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核,被禁止公映,这一禁就是19年!
当被禁的消息传到拍摄地,一个小男孩说出了被禁的原因:“农民们没有反抗,电影里没有红军,也没有游击队”。
尽管没能公映,还是有近40万人通过各种渠道观看了这部电影,并在豆瓣上打出了9.2的高分!
直到今天,这都是姜文电影生涯中的巅峰之作!
《鬼子来了》何以在中国被禁,却在日本得奖?
《鬼子来了》在中国被迫下架禁播。然而,有意思的是,它竟在日本获得“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
电影的命运和电影本身一样荒谬。电影在国内被禁的理由是“大刀没有向鬼子头上砍去”。
这是荒谬的,但,却是真实的。
近些年来,国内涌现出很多吊炸天的抗日神剧:石头炸飞机、裤裆藏雷、子弹拐弯…….为表现国人抗日的神勇,导演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对于当时愚昧而善良的老百姓,生存才是首要的。尤其对于深深扎根于泥土的村民,粮食是如此可贵。为了一点口粮,不惜铤而走险。
姜文正是要表达这样一种真实。
马大三最后含笑而死,他笑什么呢?他是对日军泯灭人性的嘲笑,更多的是笑那些围在四周看热闹的民众, 他们是如此愚昧,他们最后的结局也将跟他一样——惨死。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鲁迅的“血馒头”。如今,难道这种看客文化已经消失了吗?
姜文用这部电影来提醒你:尽管没有英勇杀敌、没有誓死抵抗,《鬼子来了》却是是一把亮闪闪的利刃,他用鲜血四溅来警示愚昧和麻木不仁。
也正因此,它被束之高阁了。
而对于浸泡在“菊与刀”文化中的日本,这种“温柔”的处理方式,却让日本人放松了警惕,让“温文尔雅”的日本人忘记了他们曾经是凶残的“鬼子”。
姜文要做的不是歌功颂德,而是无情地还原真实。
这就是那个狂妄、自大、执拗,而又初心不改的姜文。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说:“姜文是大陆电影人中产量特别少、影响却特别大的人,这与他的犀利眼光和独特创作有很大关系”。
这些年,找姜文拍电影的投资商可谓趋之若鹜。然而,投资商中意的,他都一概拒绝。
他轻描淡写地说“不是钱的事,我觉得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