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会员上官竹
20年前有这样一部戏,姜文只能跑龙套,张艺谋在其中演太监,陈凯歌只能拍一场戏,明星大腕云集,著名大导演在其中也只能串场。
20年后,这部戏的豆瓣评分接近满分,完爆一众新进电视制作大片。
这部剧的名字叫做《大宅门》。
一
时隔近20年,当我们再次回顾《大宅门》时,这部剧依然是神剧。
汇聚无数大腕、戏骨,12位大腕跑龙套,豆瓣评分9.3分,当年收视率17.74%,夺下收视冠军宝座,今天很难有哪部戏还能超越。
从光绪年到八国联军侵华、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大宅门》把白家药铺“百草厅”在中华大变局下的沉浮兴衰写得大气磅礴,把悲欢离合、世态炎凉写得绘声绘色。
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家族画卷,一部荡气回肠的名门风情”,央视网给予了至高评——该剧可以称得上是现代版的红楼梦。
十年磨一剑,好剧不是一天炼成的,《大宅门》更是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创作。这一切都要从导演兼编剧郭宝昌说起。
郭宝昌出生于1940年的北京,他家境贫寒,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冻死街头,母亲把他卖给一个火车站站长,后三姨把他赎回,但转手又高价卖给了同仁堂。电视剧里百草厅的原型就是同仁堂。
郭宝昌自幼聪敏,5岁会唱戏、8岁会写文章,16岁开始写小说《大宅门》。
《大宅门》以同仁堂的乐氏家族为蓝本,据郭宝昌所说,整个剧本只有30%是虚构,大多数情节都取材于真实事件。
主角白景琦的原型是郭宝昌养父乐靖宇,白玉婷的原型是郭的十二姑,她迷恋的名优的原型是梅兰芳,家主二奶奶则糅合了许叶芬(中兴同仁堂的乐平泉之妻)、郭榕(郭宝昌的养母)的故事。
艺术源于生活,剧本不是凭空想出来的。郭宝昌在同仁堂生活26年,亲眼见证过很多人、很多事,《大宅门》有真实事件作基石,这点和《红楼梦》也很像。
从1956年开始创作,到2001年拍摄成剧,剧本经过四十多年打磨,经历了无数挫折。
1964年,《大宅门》被没收,后来,郭宝昌重新创作的小说再次被付之一炬,再次重头开始。
1980年,因与妻子离婚,《大宅门》手稿又被妻子焚毁。
四十多年呕心沥血,说《大宅门》是郭导的一生心血也不为过。剧组开机前的一次会议上,郭宝昌说:“《大宅门》不拍,我死不瞑目。谢谢各位了!”
二
回头再看《大宅门》,观众肯定会被里面的一众小角色惊呆:原来他们都是大腕。
十二大腕儿跑龙套,这是《大宅门》一大特色,田壮壮、张艺谋、陈凯歌、何群、于荣光、申军谊、赵奎娥、姜文、宁静、李雪健、侯咏、韩影等12个大腕都在里面出现过。
导演田壮壮饰演日本军官,他从不喝酒,但为了演好喝醉的神态,他就在拍之前喝几口白酒。
张艺谋饰演李莲英,他那会儿正在筹备申奥宣传片,百忙之中抽空过来,边剃头边狂背台词。他一换上太监衣服、没等开机就进入角色,把郭宝昌当慈禧,毕恭毕敬地站在他身旁。
陈凯歌当时在英国拍戏,也风风火火赶到片场,大气都没喘一声,就化妆上场。
姜文饰演一个虚伪贪财的官员,他和陈宝国有一段长达5分钟的长镜头,二人台词对得相当精彩,姜文通过一系列眼神和动作把贪官的虚伪展现得淋漓尽致。
郭宝昌担任过广西电影制片厂艺术总监,期间提拔了张艺谋、陈凯歌等人,张艺谋曾说:“没有郭宝昌,就没有中国第五代导演。”
因此,这些大牌在郭宝昌面前毕恭毕敬,甚至不要片酬也想在里头演个角色。
有一场戏郭宝昌、张艺谋、姜文要同时出场,导演就由田壮壮上,拍摄由侯咏上,美工由何群上。
这是怎样的场景?这些人站在一起就是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在场工作人员惊叹:“这场戏,空前绝后”。
跑龙套的尚且如此,主角就更用心了。
主演陈宝国拍摄期间生病,每天都在吃药,医生让他静养,但他拔了针头就往片场跑,“一个演员一生不会有三五次的机会,这样的角色一生可能就一次,不给我钱我也干”,他一集的片酬只有5000块钱。
为了竞争二奶奶的角色,年近半百的斯琴高娃进剧组前就减了18斤体重,而且自己请人化好妆就来了。
蒋雯丽为了发型有年代感,用火钳烫头发,头发毁了也在所不惜:“毁了就毁了,大不了就剪了”。
刘佩琦为了演三爷,推掉了12部戏。
……
张艺谋曾对郭宝昌说:“郭导,我可不是演员,演的不好,您言语,咱们重来!”
在台词靠数数、远景靠P图、哭戏靠药水、打戏靠替身、愤怒靠瞪眼的时代里,别说重来,就是演员能亲自到场就不错了。
《大宅门》剧组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所有的演员不管大小,都要自行下场给对方搭戏。
也有人批评《大宅门》:这部剧被称为中国第一部高清晰度电视剧,但是放出来的效果并不好,画面和其他电视剧没有区别。
这的确是《大宅门》的硬伤,只不过优秀的制作足以掩盖这个不足。
如今,距《大宅门》近20年,拍摄技术越来越好、经费越来越足、画面也越来越清晰,清晰到每个演员脸上都看不到一点点瑕疵,但做出来的电视剧却大不如前,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或许《大宅门》能给出答案:无论有多少腕儿、是多大的腕儿,《大宅门》里所有人都为拍戏来的,都是冲着好剧本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