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张九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张九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

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

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

张九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

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鉴赏▼

灭烛两句:刻划相思时心神恍惚,不觉从室内走到室外。爱月灭烛,露凉披衣,写尽无眠。

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

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

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

陶醉。

张九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鉴赏▼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

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

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

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

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

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

张九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十二首·其四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

鉴赏▼

显然,诗中暗寓的是作者自己的遭际与感受。

孤鸿是自喻,而双翠鸟则指在朝中窃据高位的李林甫、牛仙客之流。

全诗以孤鸿的口气,写出了诗人的生活中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高逸的情怀。

————————

此诗本是借自然界的禽鸟寄寓作者的境遇与感慨,但由于作品巧妙地选用了鸿雁与翠鸟的形象、成功地写出了它们的特点,使得作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寓意本身,反映了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哲理。

张九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赋得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

鉴赏▼

想象新颖独特,饶富新意,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整首诗显得清新可爱,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直接描摹思妇的消瘦形象,写得相当具体突出。

这里,诗人则用团?的皎皎明月象征思妇情操的纯洁无邪,忠贞专一。

她日日夜夜思念,容颜都憔悴了。

宛如那团团圆月,在逐渐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缺月。“夜夜减清辉”,写得既含蓄婉转,又真挚动人。

张九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

鉴赏▼

诗人就以饱满的热情,颂扬橘树经得起严冬考验,绘制了一幅江南橘林的美丽图景,形成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

既是诗中主人公的自我画像,也是当时千万个正直知识分子的品德的写照。从而使诗的主旨又深化了一层。

由于诗人有深刻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因此这两句议论写得十分亲切自然,深刻有力,大大增加了诗的内涵。

这里运用暗喻来抨击时弊,能发人深思,给人以很大的启迪。

张九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谢观看关注!

小手札 | 国学,诗词,艺术,文学,国乐,民艺,雅事

作者:李大侠 | 编辑:李大侠

文章版权:穆诚林国学文化研究院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8229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