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艺术家的风格是有差异的,在作品类型方面也是各有所长。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黄胄的驴……。每个人在自己专长的领域绘画对他们来说是驾轻就熟。而如果是合作的话就需要艺术家彼此之间首先要照顾到大局风格的统一性的前提下再考虑展现自己的风格,因此一幅完美的合作作品是高手彼此之间要有非常的默契才能够完成。
下面为大家带来一批大家们的合作作品,这些作品在艺术大师们的妙手勾画下,即保持了风格的统一,同时又保留了每位艺术家的个人风格,真是珠联璧合、无上妙品。完美体现了强强联手的实力!
八大山人与石涛
至今能见唯一的一件,八大山人与石涛合写的画——《兰竹图》
吴昌硕与齐白石
齐白石曾有诗曰:“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轮转来。”诗中的“青藤”是指徐渭;“雪个”是指八大山人朱耷;“老缶”是指吴昌硕 ,可见齐白石对吴昌硕的崇拜。
一、《竹石双寿》
《竹石双寿》是海派书画领袖吴昌硕与京派书画大师齐白石唯一面世的珠联璧合之作。
吴昌硕题款:满纸起秋声,吾意师老可,缘知不受暑,及时来独坐,辛酉小满,吴昌硕年七十八。吴昌硕赠给齐白石的此幅作品,齐白石在珍藏了三十四年后,添笔双寿鸟转赠其好友杨虎。
齐白石题跋:吴缶老之画不易得也,啸天将军藏玩,九十一岁,白石,添笔。
《竹石双寿》画面上,吴昌硕以遒劲质朴、老辣酣畅的笔触撇竹几杆,枝叶婆娑间,似传出爽爽秋风之声,颇有金错刀的金石气韵。右下方的一块山石则浑穆凝重,极有峥嵘之势。
齐白石所画的两只绶带鸟用笔细腻精到,造型灵动鲜活,上下对鸣,和合之啼。特别是齐白石用胭脂色勾勒,更使全画增添了亮丽吉祥之气。
齐白石与徐悲鸿
在现代中国美术界,有“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之说。但世人只知白石翁对虾的喜爱,殊不知其亦爱钓虾,他曾自题:“五十年前作小娃,棉花为饵钓芒虾。今朝画此头全白,记得菖蒲是此花。余少时尝以棉花为饵钓大虾,虾足钳其饵,钓线起,虾随钓线起出水,钳尤不解,只顾一食,忘其登岸矣。”
此幅合画之作便是齐白石的虾,不同我们常见的是:一向在我们印象中擅画马也常画马的徐悲鸿补画的是菖蒲叶。
一、《菖蒲虾趣图》1948年
1、款识:白石。钤印:吾年八十八
2、款识:悲鸿补蒲叶,时戊子仲夏,北平客中。钤印:江南布衣
二、《祝君和平》1948年
这是一件祈求平安、象征美好的经典作品。徐悲鸿的“竹子”与齐白石的“鸽子”与画面上的“祝君平安”四个篆字相互契合,具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味道。
该作品创作于1948年春,即平津战役打响的前半年,因此,作品里暗含了对当时北平解放的深深期盼。
三、《妙机其微》1948年
《妙机其微》为齐白石、徐悲鸿两位大师1948年合作绘制。悲鸿布地,白石画青蛙蝌蚪与水,是为艺术趣事。二人绘画各有趣味与特点,但画面兼容无间,非常和谐。疏落的画面,唯见墨点、墨线及块面所构成的蛙的物象及神态,蝌蚪的表现煞是可爱,当将蝌蚪与其它物象勾连观察时,可谓白石老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艺术主张的最佳诠释。
画作笔墨不多,墨色沉稳。悲鸿设色晕染清透恬润,层次丰富,墨点温润散落于地,很好地将画面空间进行分割与组织,体现出徐悲鸿本身来自于西方的较为理性的艺术处理手法。所绘画面墨彩淋漓,与白石所绘形成自然和谐的水岸关系,加上青蛙与蝌蚪生动浑朴的造型,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
齐白石与李可染
1947年,李可染执弟子礼于齐白石门下,稍晚,又从师于黄宾虹。受到两位传统大师的熏陶和指教,李可染既得齐师“墨块”、“墨线”之要,又得黄师“积墨”、“渍墨”、“破墨”之诀。牧牛图类创作是李可染一生为之魂牵梦绕的题材,甚至在1989年辞世之年,也从未曾中断。
一、《可与言》
此幅“牧牛图”,运以淡墨、浓墨,大笔扫出大体轮廓,焦墨作点睛之用,配以渍染和溢染之法,使水牛的质感、动感跃然纸上。二牧童一俯一坐于牛背之上,后者手执拴着小鸟的木棒,扭脸侧对岸边垂柳,似有所思;前一牧童或许刚刚弄飞了小鸟,正手举鸟笼,仰对憩于柳枝上的小鸟,喃喃自语,满心期盼逃脱的小鸟能重回自己笼中。
图中数枝垂柳,摇曳随风,岸边青草,疏密有致,其笔力遒劲潇洒,衬出江南一片惬意之景。
画幅右上方齐白石老人“可与言”三字,点出全画之生动的趣味,引人无数联想,而字体之苍劲、拙趣,又与画面中天真、平淡的意境相呼应。此图胜在李可染的笔墨;胜在白石老人的书题;胜在前后两代大师的合作;更胜在境外之致。
齐白石与陈半丁
齐白石与陈半丁如高山流水般的情谊还要从1917年说起, 那年5月,55岁的齐白石为避家乡的兵匪之乱,只身到北京,想以卖画、治印为生。无奈当时齐白石的画作不值钱,心中不免落寞。但就是在这一年,齐白石结识了陈半丁。
齐白石是从陈师曾那里得知陈半丁的,初次谋面,便如旧相识一般,十分投缘。当天晚上齐白石登门拜访,看画、论艺、题画,更如逢知己,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慨。自此成为莫逆之交。当时,齐白石55岁,陈半丁42岁。
陈半丁得吴昌硕亲授,在绘画上追求苍拙、厚重和古艳的风格。齐白石在北京实行“衰年变法”,也以吴昌硕为主要学习对象,由八大式的简逸转为吴昌硕式的浑朴厚重。他们还都推崇八大山人和石涛,都临摹他们的作品,都佩服他们特立独行的创新精神。
有了这样共同的思想基础,齐白石与陈半丁交往的40年中,才能不断地在艺术上相互切磋、相互鼓励。齐白石与陈半丁又多有合作或互为题句的作品流传于世。
如1924年陈半丁画荷,1926年齐白石补成的《荷凫图》,形象简洁而生动,笔力苍劲,墨晕浑厚,如出一人之手。其疏简传神颇得八大山人之趣,其拙朴厚重又有缶翁之致。正因有共同的爱好和师法,熟悉彼此的笔法,才能合作得如此天衣无缝。
又如1945年合作的《挖耳图》,齐白石画掏耳罗汉,题曰:“白石老人八十五岁时用七十岁后自造稿。”陈半丁补山石,题曰:“白石翁写罗汉奇逸孤冷,神似雪个,近人不能为也。乙酉元旦半丁补成。”白石所作罗汉席地而坐,一只眼半闭着,似乎正掏到痒处,神情毕现,质朴而幽默。陈半丁画的山石以勾为主,笔意简洁,尽量靠近齐氏的白描风格。而半丁对白石人物的高度评价,也是由衷而发。
在齐白石的另一张画作《长年大寿》,(画鲶鱼、乌龟),有陈半丁两处题跋,是时正值齐白石艺术创作的高峰期,其作品鲜活的生命力,图式语言的纯熟、精到,正如陈半丁所言“超绝古今”。 可见齐白石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陈半丁、齐白石《花卉》
款识:1、花亘四时,月一披秀,寒暑不改,似固常守,半丁老人。2、白石老人补二虫。
钤印:半个翁、陈半丁、陈年之印、木人、庚辰年六十有五。
如今,陈半丁与齐白石都已驾鹤西去,但他们这种互尊互信两相诚,如山如水的情谊却与世长存。
齐白石、陈半丁《红梅八哥》
齐白石、陈半丁《大利鼠戏图》壬午(1942年)
齐白石与曹克家
曹克家,师从陈师曾、王梦白、齐白石、陈半丁诸氏,翎笔花卉,尽得师传。尤擅画猫,所作栩栩如生,神态逼真。
一、《猫蛙图》
曹克家画猫以淡墨细线界定形廓,然后加以渲染、丝毛,用笔精细,丝丝入扣,点睛尤见精神。图中背景则由齐白石所补,几笔墨草前,小青蛙正试图挣脱猫爪,情景毕现,质朴清新,可谓是妙趣横生。
傅抱石与关山月
一、江山如此多娇
1959年8月初,经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元帅的推荐,从韶山作画归来的傅抱石应邀去北京,为人民大会堂创作《江山如此多娇》特大型国画。合作者是岭南关山月先生,工作地点在前门附近的东方饭店。
这幅画高五米半,宽九米,在中国绘画史上是空前的,对他的要求是能够充分体现出毛主席《沁园春》中的”江山如此多娇“的词意。为绘制这一巨幅国画,傅抱石与关山月将东方饭店作为住所兼画室。
关山月
傅抱石生性嗜酒,无醉不成画,他的印章便是“往往醉后”四字。傅、关二先生夜以继日埋头创作,每人每天要喝一瓶茅台酒、抽两盒中华烟。《江山如此多娇》先由傅抱石拟出初稿,同关山月协商修改后,再将画稿扩为巨幅。
因此图最终要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大厅墙上,傅抱石和关山月为之非常重视此事,久经研究、切磋。
谢稚柳、陆俨少与刘旦宅
刘旦宅曾毫不讳言自己非常钦佩同为海派艺术大师的谢稚柳、陆俨少、程十发等画家,他们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文人相亲”。
谢稚柳先生曾有一幅极为精彩的人物长卷《旗亭赌唱》,画的是高适、王昌龄、王之涣三位唐代诗人酒醉之后,隔着屏风赌另一面的歌妓唱谁的诗词更多的典故。
一、《旗亭赌唱》
有意思的是,这幅画于1949年的作品谢老当时只完成了一半,就因种种原因而搁笔了。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再度取出打算重新补齐,可年过八十的谢老已患有一次脑梗,心手都不复当年顺畅。
谢稚柳
眼看画中的屏风图案空空如也却无计可施,左思右想,最后还是想到了由刘旦宅将屏风上的画补齐,随后又请了诗书皆能的陆俨少先生撰写长卷的题跋。就这样,一幅独特而精彩的作品诞生了,原本擅长山水的谢稚柳画人物,作为人物画大家的刘旦宅则在屏风上画了山水,而本是画家的陆俨少竟然以书法示人。
刘旦宅与谢稚柳在台北故宫
三位大师的一次有趣而成功的“反串”,留下的不仅是一幅无上精品,更是一段友谊的见证。
傅抱石与徐悲鸿
徐悲鸿是1933年在南昌发现傅抱石的。当时,徐悲鸿正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那年夏天,徐悲鸿带着学生到庐山写生,归来途经南昌,当地的报纸报道了徐悲鸿的行踪,许多人慕名而来,多数是向徐悲鸿请教的青年美术爱好者。
一、僧蕉图
画家傅抱石正失业在家,处境非常困窘。他得知徐悲鸿来到南昌,忙带上自己的作品到旅馆去拜访。当他到达旅馆时,发现里面座无虚席。傅抱石只好心情忐忑地等待。
轮到傅抱石时,他走进去深深地鞠了一躬。徐悲鸿请他坐下。他没坐,打开包袱,拿出几块图章和几张画。徐悲鸿看了图章的拓片,发现刻得很好,细看边款署名却是“赵之谦”。徐悲鸿纳闷了,说:“这些图章……”傅抱石喃喃地回答:“是我仿的,为了生活,我仿赵之谦的图章卖。”
徐悲鸿说:“你完全不必要仿,你自己刻得很好嘛!”傅抱石没有再说什么。徐悲鸿又看了他的画,顿觉眼前一亮。画面上峰峦密布,画幅不大却气势恢弘,一股灵气扑面而来,徐悲鸿赞赏不已。
二、湘夫人
之后,徐悲鸿对傅抱石在艺术上的帮助也很多。傅抱石在东京生活困难,行将辍学的时候,写信向徐悲鸿求助。徐悲鸿立即四处奔走,拿自己的作品筹了一笔钱,使傅抱石得以在东京完成学业。
《仰高山图》
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与傅抱石同在重庆中央大学任教,他欣喜地看到傅抱石在艺术上的突飞猛进,傅抱石最终成为中国著名的山水画大师。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七日,徐悲鸿五十寿辰,傅抱石精心绘制了一幅《仰高山图》,以表达对恩师的崇敬之情。
谢稚柳与陈佩秋
自古以来,夫妇琴瑟和鸣,夫唱妇随最为世人所歆羡,在书画史上更是如此。元代赵孟俯、管道升伉俪最为著名。观之当代,书画之家亦不在少数,最堪“赵管遗风”之称的,当属谢稚柳、陈佩秋伉俪。
谢稚柳出身常州书香世家,幼承庭训,受业于江南名士钱名山门下,醉心于古代书画的观摩、临摹。早年学陈老莲,后上溯宋元,直追五代,工花鸟、山水,精于鉴赏。德配夫人陈佩秋,1950年毕业于国立艺专,入职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1955年被上海中国画院聘为画师,专职创作,最擅长北宋院体工笔花鸟。
一、鸳鸯嘉藕图
此幅谢稚柳、陈佩秋合作的《鸳鸯嘉藕图》,作于1958年5月,乃为赠予潘伯鹰与张荷君的结婚贺礼。图中绘荷塘岸边的两只五彩鸳鸯,以谐音象征“成双成对,佳偶天成”之意。
二、荷塘珍禽图
款识:槐之同志属正 健碧稚柳合写
钤印:谢稚柳、壮暮父、壮暮堂书画记
题签:谢稚柳陈佩秋荷塘珍禽图 王贵忱谨题
钤印:王贵忱、可居
三、竹树红鸟
此作《竹树红鸟》便是谢、陈二人珠联璧合之作。前景一双红鸟,极尽工致华丽;背景以淡青写竹,以淡墨写梅树,略施点染,一派清新之气。一前一后,一浓丽一清新,相映成趣。堪称谢稚柳、陈佩秋工笔合作之佳作。
此作完成之后,由夫人题款,参智永千文之笔意,潇洒流畅,又不失法度之严谨,同画作相得益彰。伉俪二人用印亦是一白一朱,出双入对。
齐白石、张大千、于非厂等
四、《鼠戏雀喧》
款识:大千居士补鼠, 阿芝作稻草,非厂写菊,逸轩补飞鸟。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老木,于大,逸轩。
齐白石、于非闇、潘素等
五、《普天同庆图》1952年9月作
题识:普天同庆,恭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周年,并向毛主席致以崇高敬礼,九十二岁齐白石题。
款署:徐石雪画双凤、白石画牡丹、于非闇写桐、汪慎生画竹、胡佩衡写水口、溥毅斋画月季、溥雪斋写兰、关松房画石、潘素写坡草。
黄胄、田世光、潘素
六、《三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