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中花鸟画与人物画、山水画地位相同,远在唐代花鸟画已经成为贵族的装饰物,艺术作品融入生活才能快速发展。到五代、北宋时期,花鸟画的技法更加完善,所绘主题得到极大扩展,描绘的内容从珍花奇鸟发展到乡野燕雀。此后历代画家创作花鸟画作品,都以宋人技法为宗,对于宋代花鸟画技法的研习一直持续到当代。现在美院学生学习花鸟画还要临摹宋人作品,以提升对线条的理解和色彩的运用。在花鸟画中工笔技法描绘的作品受众最广,雅俗共赏的面貌,华美细腻的风格跨越了不同群体的审美追求。
邹一桂 工笔花鸟
到了清代早期,没骨花卉风靡一时,写意淡彩花鸟画后来居上,这一时期想要见到宋人风格的工笔花鸟画变得十分困难。到了雍正年间,邹一桂以科举考试第四名的身份走入世人眼中,更令人惊艳的是他重拾了宋人工笔花鸟技法,再现了大气华美的宫廷风格。这四帧花鸟画小品采用掏蓝技法创作,湛蓝的底色让作品看上去更加典雅,也衬托出明艳饱满的花色。所谓掏蓝,就是在底色矾染靛蓝,既不能看见明显的笔触又要色彩均匀。传统工笔作品在创作之初都有用淡墨染底色这个步骤,目的是为了增加画面立体感。采用靛蓝渲染,在技法上要求更高。
邹一桂 工笔花鸟
比如这帧《丹桂八哥》,一眼看过去仿佛花鸟就在真实的自然空间,远处是秋季独有的碧蓝天空。感受到大自然气息的同时,似乎透过作品闻到了阵阵甜香,听到了鸟儿的悦耳鸣叫。画中的颜色对比也很有意思,橙黄的丹桂,鲜红的百合,黑褐的树干,阴阳向背翻转扭曲的树叶,如果要让这么多颜色和谐统一,画中就需要有沉稳的色彩与之形成对比,桂树上的八哥鸟就像“定海神针”一样,让明艳绚烂的色彩淡去了光华,让整帧作品看上去有了高级感,这种高级感就是工笔重彩花鸟画中最大的难点。
邹一桂 工笔花鸟
邹一桂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和叔父都能书擅画,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他能分辨雅与俗的边界。画工笔重彩作品很容易变得“油腻”,会让作品沦为单纯的工艺画。邹一桂敢于运用如此鲜艳夺目色彩,与他选择掏蓝技法有直接关系。创作过程是一个取舍增删的过程,也许画家一开始并没有想得特别全面,但在创作中靠不断产生的灵感去修正作品。好的画家会把握住每一丝灵感,在创作时赋予作品更多的内涵。邹一桂也在取舍,他并没有完全按照双钩填彩的标准模式去创作,而是增加了水色的细腻变化。像没骨花卉那样逼真细腻,但又不全是没骨花卉。这样的能力体现了邹一桂对作品风格的掌控。
邹一桂 工笔花鸟
邹一桂也作品也不是无可挑剔的,如果按照现代人的审美来看,他的工笔花鸟画还有程式化的套路。美景美色,太过完美的创作就失去了自然真趣。艺术创作真的很困难,尤其是花鸟画更难,描摹生命感的作品要想打动人心就必须让观赏者看到生机无限,邹一桂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大师了。
拓展阅读
避世隐居成为伤心失意人的唯一选择,清代张崟绘《空山听泉》
山水画不仅仅是造景,让山水成为情感的载体,周笠绘《松烟闲读》
同为写生创作,古人追求神采性情,清初翁嵩年绘《家在西湖》
延续院体风格,提升人物在山水画中的地位,戴进绘《颖滨高隐》
各位师友您认为呢?
欢迎到文章最后面留言板留言表达您的观点哦!
(声明:传播收藏知识为宗旨,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之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