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档后,《少年的你》昨日公映。
没有新物料,没有发布会,没有任何宣传动作。两位主演周冬雨、易烊千玺甚至都没有转发电影官微时隔四个月后的官宣定档。
可这丝毫没有影响观众购票的热情。
在导演曾国祥转发再定档的微博下,25日凌晨的最新留言,是清一色的——
破亿啦!导演你看到了吗?!
也是25日凌晨,周冬雨转发《中国女排》新预告那条微博下,也满是透着开心的嗔怪——
你自己的电影,今天上映啊!
撤档的四个月,直至公映,主创集体保持安静,观众却似打了鸡血般亢奋。
这只是《少年的你》诸多吊诡中的一个。
原著融梗抄袭、流量明星争议、「技术原因」、映前3天撤档、映前3天定档……
这背后,是中国电影的复杂、魔幻与捉摸不透。
2016.9
2016年9月,电影改编的原著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出版。
作者是青春言情作家玖月晞。
故事关于两个少年在黑暗世界的彼此守护,友情爱情中,夹杂着犯罪、悬疑。
但很快,小说「融梗抄袭」的质疑,在微博和豆瓣上引发讨论。
网友反映的,最主要两个融梗对象,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著名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和《白夜行》。
「听说是模仿《白夜行》,没想到是这么实打实的模仿……」
「陈念和小北的性格身世经历,很像《白夜行》的雪穗和亮司。后来小北献身顶罪又很难不让人想到《嫌疑人X的献身》」。
质疑的声音,在电影启动宣传后,迎来又一波高潮。
「小说是抄袭,电影就是抄袭的衍生品」。
这样的抄袭质疑,甚至波及到电影本体——
电影的定档海报,被一些网友认为抄袭了《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抄袭,或者程度轻一些的所谓借鉴、模仿,成为影视圈始终不散的阴影。
一方面,是对抄袭的界定存在模糊与纵容;
另一方面,则是版权意识的严重缺失。
这两者中间的灰色地带,口水飞溅。
电影在18年3月宣布启动时,仍沿用书名,后拍摄与宣传步入正轨后,定名《少年的你》。
随后,更多讨论热度更高问题的加入,抄袭的「原罪」质疑不再是焦点。
2018.7.23
带动热度的,自然是选角。
18年7月23日,电影官微发布周冬雨、易烊千玺单人海报,解锁主角。
彼时海报一出,人物造型与气质,便引发刷屏。
尤其是针对易烊千玺,「演员脸」、「电影脸」的评价,不仅为他个人,也为「流量艺人是否能成功转型」的话题提供了新的参考。
而时间向前倒,选角阶段也曾一度传出「鹿晗出演」的消息,不过始终未被官方承认。
导演曾国祥承认的,是自己并非第一眼便相中了易烊千玺,开拍前一年的选角,面过之后,他觉得那时的易烊千玺「还比较像个小孩」。
半年后,他发现六个月过去,易烊千玺「长开了」,成熟了,最终才决定选他出演小北一角。
而流量艺人转型拍电影的话题,随着今年暑期档《上海堡垒》和《诛仙 Ⅰ》热映,口碑争议再次引发大众的广泛热议。
当时的一种观点是——
如果《少年的你》未撤档,流量艺人或许未必是一边倒的负面评价。
2019.2.2
而说到撤档,则要回溯到今年2月。
2月2日,电影官微表示因为后期制作原因,《少年的你》将退出10天后的柏林电影节。
而在这之前,众多闻到风声的媒体早已将此话题顶到热搜第二位。
也是从这时起,「技术原因」成为2019中国电影抹不掉的那个关键词。
以致于,当7月FIRST影展也因为「技术原因」取消了闭幕影片《寄生虫》的放映计划,也让这个词的含义,彻底走向了技术的反面。
在票房和爆款之外,「技术原因」让中国电影又多了一块无法言明的灰色地带。
另外,「技术原因」也让更多人了解到,17年实施的《电影产业促进法》中规定的——
个人未经许可擅自举办涉外电影节(展),或者擅自提供未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俗称的龙标)的电影参加电影节(展)的,5年内不得从事相关电影活动。
于是有猜测,《少年的你》退出柏林,就是因为还未拿到龙标。
也有猜测表示,当初报名柏林因为拿到了龙标,但后来又被官方收回。
原因和真相,或许短时间都无从得知。
不过显然,「技术原因」只是开始。
2019.6.24
6月24日下午,公映前3天,《少年的你》官微宣布影片将不在原定的6月27日公映。
映前3天撤档,虽然突然,却早有预兆。
6月13日发布主题曲MV之后,就曾有人看出端倪——
映前两周,MV发布的同时,并没有惯常常操作那样开启预售。
显然,在「技术原因」之后,大众的敏感度明显提高了很多。
事实证明,判断是对的。
而在官宣撤档前后,讨论声音也从「题材类型不过审」的被动撤档,扩大到「躲避同档期竞品」的主动撤档。
不过,这些声音很快都被主流的遗憾和惋惜声盖过。
有内部看过电影的人分享观感,表示这是上半年最喜欢的一部中国电影。
一天后,另一部管虎导演的《八佰》也宣布从7月5日的档期撤下,原因未知。
撤档,或是市场原因,或是技术原因,或者,压根就没有任何原因。
标准的随意与模糊,和信息公开的不透明,不仅造成了市场的大量猜疑和争吵,也让创作者愈发无所适从。
很快,《少年的你》便从大众视野中消失了。
2019.10.22
四个月后,10月22日,官微发布了影片再定档的官方消息。
10月25日,此时距离公映,还有3天。
同样的,依然早在10天前,就已看到关于《少年的你》再定档的传闻。
无论是线下的定档海报,还是网传的定档小视频,看起来可信度都不低。
撤档与定档的传闻背后,是中国人骨子里相信的「无风不起浪」。
于是,几乎是零宣传的,《少年的你》公映了。
但声势,无疑是浩大的。
购票双平台想看破百万,预售破亿,首日近1.5亿;
豆瓣开分8.7,猫眼9.7,淘票票9.6。
▲ 数据截图来自猫眼专业版
同时,这样突然的空降定档,也让很多人了解了更多关于过审的所谓知识点——
首先,没有过审,可以宣布定档。
事实上,考虑到拉长宣传周期,多数电影尤其是大档期电影,都是如此;
接着,拿到龙标,也就是《电影公映许可证》,只意味着通过了初审。通过终审还要拿到《数字电影技术合格证》。
对公映来说,这两个证缺一不可。
最后,在中国电影数据信息网上可以查到的影片编码,是院线可以排片的重要前提。这也常常是在影片公映前不久获得。
▲ 10月17日,《少年的你》影片编码出炉
结语
原著融梗抄袭、流量明星争议、「技术原因」、映前3天撤档、映前3天定档……
似乎,中国电影或主动或被动面临的大部分争议,都被《少年的你》赶上了。
如今,电影公映,口碑逆天,票房喜人。
但这些问题,远未解决。
一部《少年的你》,折射出整个中国电影的悲喜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