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小时候都看过一部国产电影,它节奏缓慢,画质模糊,然而豆瓣评分高达9.1分,斩获多项国际大奖,让很多人不忍看第二遍。
这部电影就是——《天堂回信》。
《天堂回信》于1992年在中国上映,之后一举斩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少年儿童影视中心奖、芝加哥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荷兰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等多项国际大奖。
然而当初在拍摄的时候,开始麻烦重重,导演王君正起初因为剧本问题并不打算执导这部电影,但是为了“饭碗”她只好硬着头皮接了下来。
剧本改了又改,拍摄地又出了问题,剧组连着换了三个拍摄地,东北、珠海、最后定在了北京。
为了追求真实,电影中展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老北京的味道,老胡同、红墙绿瓦、风铃等各式各样的老物件。
故事发生在老北京。
爷爷和孙子晨晨在故宫前放风筝,晨晨刚出生时,妈妈和爸爸因为工作调动去到了比利时,晨晨只能和爷爷相依为命。
所以爷爷对晨晨很是溺爱,但是他教育方面还是有规有矩的。
爷爷规定,晨晨在家必须自己吃饭、自己洗碗,养成打扫卫生的好习惯。
每天晚上晨晨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带着自己的好朋友——两只荷兰猪,坐在电视前面,跟爷爷一起收看一休和尚动画片。
每每放到搞笑的情节,屋里总会回荡着爷孙俩的笑声。
爷爷是一个邮递员,身上一直有邮递员的作风。
每当看到爷爷穿上邮递员的制服时,晨晨总以为爷爷以前是一个将军,眼里满是羡慕的眼光。
一天,晨晨跟着爷爷去送信,但是他们遇到了一个麻烦,收件人在12楼,电梯又坏了。
结果爷孙俩哼次哼次地爬到了12楼,却发现送错了,最后找到收件人的时候,对方已经去世了。
爷爷带着晨晨骑着三轮车来到公园,叹了口气说:晨晨,咱们用风筝给他送到天堂上去。
于是将信件绑在风筝上,在剪短手中的线,任凭风筝随风飘扬,越飞越远,最后消失在视线之外。
爷爷看着渐飞渐远的风筝,眼角湿润了,他知道离上天堂的日子不远了。
想着想着,他心脏不舒服坐在了凳子上,晨晨赶紧拿了一个药给爷爷服下,眼前的孙子是爷爷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爷爷因为不舒服住院了,晨晨带着红气球准备接爷爷回家,爷爷听到孙子的声音,躺在床上装死,吓得晨晨以为爷爷醒不过来了,嚎啕大哭。
在晨晨眼里,爷爷是他从小到大唯一的依靠,唯一的亲人,爷爷告诉晨晨,如果以后他不在了,晨晨可以用风筝将信送到天堂,信封上就写:天堂,爷爷收。
后来妈妈从比利时回来了,还带了一堆玩具,然而母子多年未见,晨晨第一眼甚至都认不出妈妈,母子之间的隔阂,一堆玩具也不能补上。
妈妈将屋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将晨晨的旧玩具和风筝全部扔了出去,还要求爷孙俩进门要换鞋子,晨晨和爷爷怀疑自己进错了门。
同时妈妈极度不满晨晨养的两只荷兰猪,于是她偷偷的将荷兰猪藏在阳台上,却不幸掉下楼去给摔死了。
晨晨见到这一幕,嚎啕大哭,此时她才知道儿子有多么喜欢这两只荷兰猪,然而最后晨晨还是原谅了妈妈。
妈妈受国外教育观念的影响,也很不满意爷爷对晨晨的溺爱,过年的时候她想带着晨晨出去吃涮羊肉,结果晨晨硬是要留在家里陪着爷爷,妈妈脸上写满了不悦,摔门而出。
爷爷也看出几分端倪,当天夜里就跟妈妈商量,为了增进她和儿子的感情,他准备回老家住,让妈妈和晨晨单独生活,给他们留出相处的空间。
离开的那一天早晨,爷爷像往常一样将晨晨送到学校。
进校门前,晨晨笑嘻嘻地对爷爷说:如果您想我,那您就早点来接我下课噢。
回到老家,爷爷在屋子里反反复复看着孙子画的画像,听着孙子的录音。
另一边晨晨哭哭啼啼地来到爷爷家,但是爷爷并没有开门,最后晨晨哭着叮嘱爷爷:“记得左上衣口袋,急救盒,舌下含服一片儿”,爷爷瞬间泪崩。
再次相见的时候,是爷爷的生日,晨晨用光了身上所有的钱买了一张贺卡。
爷爷又一次带晨晨去公园放风筝,回到家里时他疲惫的坐在椅子上,微微睁着眼睛看着心爱的孙子,带着幸福的微笑,永远合上了双眼。
最后,像爷爷生前告诉他那样,晨晨将生日贺卡绑在风筝上,给远在天堂的爷爷寄信,风筝飞上天之后,晨晨看着蔚蓝的天空,叮嘱爷爷:一定要记得回信啊。
这部电影,相信是很多人孩童时期对于“生死”的启发,许多人在童年时期第一次在电影里知道离别的样子。
长大后再看一遍,又有别样的感觉,就像网友评论的那样:几度哽咽,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害怕自己长大他们老去,又害怕他们老去我还没能长大尽孝。
已逝的亲人并没有离去,他们只是生活在另一个地方,他们正在默默地祝福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