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发表于1920年9月的《新青年》第8卷第1号上。小说以1917年张勋复辟为背景,描绘了这起政治丑剧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戏剧性的风波。揭示出大革命之后,社会的本质根本无任何变化,专制命运又一次轮回,展示出了民众的麻木、愚昧无知。
《风波》的起因在于辫子,而辫子在鲁迅的作品中出现过很多次,鲁迅第一次写到辫子是在《头发的故事》中。而在《风波》中,他专门写了一场由辫子而引起的风波。
1917年6月,张勋率领他的辫子军进入北京,鲁迅是目睹了的。张勋的辫子军,对于没有辫子的人“气焰万丈”,一定让鲁迅想起了自己在清末所受的“无辫之灾”。而张勋复辟,最令鲁迅痛苦的,应该就是又不得不留起辫子。7月 1 日,溥仪宣布复辟。
鲁迅在北京耳闻目睹着复辟期间的种种情形。这期间的耳闻目睹和万般感受,并未随着张勋复辟的结束而消失,而是在心中发酵着。三年以后,当鲁迅决定把对张勋复辟的见闻和感受以小说的方式表达出来。
如果说,辛亥革命前,辫子是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是否留辫子,便意味着是否忠诚清王朝,那么,辛亥革命后,辫子成了封建顽固势力复辟的象征,辫子的剪与留,则包孕着革命与复古、前进与倒退的内涵。
在《风波》故事中,封建保守势力的代表赵七爷害怕革命,狡猾阴险。革命高潮时,他盘起辫子,收敛往日的凶狠,蒙棍过关。复辟风吹来,他放下盘着的辫子,向人民反扑。复辟平息后,则重新盘起辫子,继续伺机报复。
贫苦人民的代表七斤,能够剪去辫子,说明他愿意接受革命主张,但又不完全理解革命,特别是“皇帝要辫子”时,他忧愁满腹,显然是不觉悟的表现。
无论是赵七爷起先的盘辫子,还是后来的放辫子,也无论是七斤当初的剪辫子,还是后来没有辫子时的心理负荷,都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总之,鲁迅在《风波》一文中,巧妙利用“辫子”来推动“风波”的发展,让不同的人物站出来表演,各自展现个人的精神状态,暴露出国民性,说明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同时也通过一个群体展现了辛亥革命对国民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专制统治的根深蒂固,辛亥革命没有动摇封建专制统治,没有改变广大农民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的命运。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与剪不掉的专制和奴性
当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并没有改变社会的本质,区别无非是剪了辫子和没剪辫子而已。虽然“满眼是白旗”表面热闹,但“内骨子里是依旧的”。旧势力摇身一变,依旧统治着人民。革命前是统治者,革命后还是统治者;革命前是被统治者,革命之后还是被统治者。只不过革命前是君主专制,革命后是军阀专制。
军阀们大抵都是一些前清臣僚,而又以清末所建的新军将领居多数。武昌起义时,各地新军将领或反正或独立,一小部分加入革命军,多数拥兵自重,摇身一变而为新社会的地方官长,不仅独霸一方,而且时常火拼,争夺地盘。
这些军阀们对内进行专制统治,权力高度垄断军阀,封闭,不受任何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军阀们想怎么治理就怎么治理。通过封闭式的官吏任命来行使权力和控制社会。
这些官吏们拥有了不受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的权力后,装腔作势,抖威风,发号施令,认为这 一亩三分地就是自己的天下,于是一手遮天,为所欲为。无所顾忌的滥用职权,贪污索贿,搜刮民脂民膏,甚至欺压百姓。
政治上采取高压,通过国家机器和法律手段来维护专制统治、奴役民众。经济上剥削、压榨。思想专制、文化管控、意识形态控制,容不得批判,对民众进行反复的洗脑、思想奴役,让人们安分守己的干活,坐稳奴隶。
鲁迅说,国人向来没有真正获得过“人”的地位,最好的状态是当上了“奴隶”,而更多的时候是连“奴隶”也当不稳。每有战乱,百姓其实都是“中立”的,自己都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其实是两面都属于又两面都不属于。强盗来了,百姓便属于官的一面,被杀掠;官兵来了,又并不把百姓当自家人,于是仍然被杀掠。
这时候,百姓便希望有一个强势人物来统治,荡平天下各大势力,结束社会的动荡不安,确定一个固定的主子,替自己制定稳固的“奴隶规则”。这规则无论新旧,也无论宽严,只要比较明确、稳定,使百姓能够走上“奴隶的轨道”,就谢天谢地了。
所以,历史上的所谓“太平盛世”,无非就是天下大乱后,出现一个比较强悍、聪明、狡猾的人,收拾了乱局,然后便是为百姓厘定“奴隶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能够比较长久而稳定地实行,就是百姓心目中的“天下太平”了。因此,所谓的“风云变化”跟民众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能够想象当年的大革命,尽管革命是那样的轰轰烈烈,但我们仿佛看到,一群人被一阵大风一层巨浪高高掀起又被即刻甩下,他们不加抗争,没有抗争的意识,他们任其颠簸,没有颠簸的痛楚感受,他们听之任之,甚至连一丝无奈感也没有,他们只是随波逐流。
因为他们不去审视自己的遭遇,也无力理解自己的境遇,没有对自身处境的认识,自然也就无所谓“抗争”,甚至也无所谓“麻木”,他们只是本能地活着。剪不掉专制,就剪不掉辫子,奴性依旧,我们注定还要继续受剥削、压迫、奴役之苦。
参考文献:
鲁迅.《风波》
隋清娥《鲁迅小说的“辫子”意象与奴性批判主题论析》
王彬彬《鲁迅:辫子记忆与民国意识的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