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生缘》里,张爱玲写道:
“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
1956年3月13日,当流亡到美国的张爱玲与落魄剧作家赖雅不期而遇时,这个文艺的预言竟在张爱玲自己身上一语成谶。
他们相遇在麦克道威尔文艺营,一个当时美国专门用来接济拮据文人的地方。这一年65岁,张爱玲36岁。
初见之时,人群中的赖雅幽默健谈、旷达风趣,他那妙语连珠的美式幽默,把众人逗乐得前仰后合。
敏锐的张爱玲一眼就注意到了这个特别的长者,年过半百,在精神上却别具感染力。她的心头倏然涌上这样的句子:“这张脸好像写得很好的第一章,使人想看下去。”
赖雅回首之间,也被这个清冷高傲,仿佛遗世独立的东方女子吸引。他向张爱玲举起了酒杯,张爱玲走向了赖雅。这就是他们相识的开端。
和张爱玲一样,赖雅是个创作天才,早年是好莱坞的剧作家。他的好友、诺贝尔奖获得者辛克莱·刘易斯预言他会一夜成名。
只可惜年少时的赖雅纵然才华横溢,却是个享乐主义者。他向来一掷千金,视钱财如粪土,只有在山穷水尽的时候才会奋发创作。
因为不善于经营自己,他没能成为一流的剧作家,妻子也与他分道扬镳。老来的赖雅身上没有积蓄,不得不在文艺营谋求出路。
同是天涯沦落人,大起大落的相似命运,让张爱玲觉得赖雅格外亲近。向来不喜交际的她竟与赖雅相谈甚欢。
赖雅喜欢跟她讲自己在好莱坞时的创作趣事,张爱玲也把自己写的《秧歌》《赤地之恋》等小说给赖雅看。志趣相投的二人相见恨晚,纵然隔着将近30岁的年龄差,他们还是相恋了。
可就在这不久后,张爱玲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意外让她和赖雅二人都十分吃惊。不过赖雅还是做出决断:两人即刻结婚,但是这个孩子需要打掉。
毕竟,无论是年近七旬的年纪,还是居无定所的日子,都不允许他再抚养一个孩子。况且,素来害怕麻烦的张爱玲也不愿意制造一个麻烦。
就这样,两人决定不要孩子,并在同年8月正式结婚。
尽管这是一段未经时间酝酿的结合,但是本性宽厚体贴的赖雅还是给了张爱玲最难得的温暖。
赖雅认识张爱玲的时候已是晚年,如同褪尽了炽燥的炭火,有着宜人的温热。
他知道爱玲不善于打理生活,就主动包办了三餐家务,让她能够安心写作;他知道爱玲喜欢大城市,就迁就她搬家,哪怕年轻时候已经周游世界的他很喜欢静谧的乡居生活。
他知道爱玲不喜交际,又对外界充满好奇,就每天都充当广播,选择那些最有趣的新闻向爱玲讲述,那种夹叙夹议的方式,让人捧腹。
张爱玲活得精致,赖雅也纵容她的精致。他常常会花上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只为给爱玲研磨出一杯醇厚的意大利咖啡,他每次为爱玲买回甜点,都要放在一只精致的瓷碟上,再连同咖啡一起端到她的跟前。
这种久违的踏实与美好,让漂泊半生的张爱玲沉醉不已。可是甜蜜的生活刚刚展开,他们就遭遇了挫折——婚后刚刚两个月,赖雅中风了。
犹如当头棒喝,张爱玲沮丧极了。她并不在意赖雅的年长,但是在无情的生活中,赖雅的年长似乎又要执拗地表现出来。
那段时间张爱玲的写作并不顺利,却要再背一个照顾丈夫的担子。看着为自己忙前忙后的爱妻,赖雅愧疚地向张爱玲保证:“没有事的,我前几年就是这样躺过几天,很快就好了。”
事情如赖雅所料,在张爱玲的悉心照料下,他的病情确实好了一阵。可是好景不长,到了冬天的时候,赖雅再次中风。
这次,他的情况比上次还严重,由于脸部麻痹,他几乎不能说话,被直接送进了医院。
赖雅病倒后,赚钱养家的重担全部落到了张爱玲的肩头。为了负担赖雅治病的花销,在照顾丈夫起居饮食的同时,她不得不开始大量创作和翻译。
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由于经济拮据,赖雅最终只能提前出院。这件事深深刺痛了张爱玲的心,她意识到,她需要很多很多的钱,只有这样,两人的未来才能有所保障。
为了糊口,张爱玲从此几乎是摒弃初心,为文而文。她在香港好友宋淇的介绍下,为香港电懋电影公司先后编写了《情场如战场》《桃花运》《人财两得》等剧本。
那时写剧本的报酬颇丰,每个剧本可以获得800美元到1000美元的稿酬。这让张爱玲不由得萌生了再次回到香港发展的决定。
可是这个提议却让赖雅很是不安。浪荡一生的他在经历数年稳定的婚姻生活后,早已如倦鸟归林般,在感情和经济上都离不开爱玲了。他担忧爱玲是否会一去不返,尽管张爱玲不断安慰他,搞清楚资料,再在香港看看有无更好的发展途径,就会回来。
赖雅离不开张爱玲,但是终究不愿成为她的束缚和阻碍。爱玲离开前,赖雅主动搬到了女儿菲丝的住处,由她照料起居。
1961年,在去往香港前,张爱玲首先飞赴台湾。此行乃是受到前上司麦加锡之邀,到花莲观光。麦加锡深知张爱玲在国内的名气和影响力,他鼓励她留在台湾发展,定能有所作为。
然而,就在张爱玲的雄心刚刚被燃起之际,一个晴天霹雳传来——丈夫赖雅再次中风了。
这是赖雅的老毛病,但是张爱玲深知他这次病发,是自己的离去造成的。她恨不能生出翅膀,飞回赖雅的身边安抚这个可怜人。
可是理性告诉她,现在回去不仅什么都改变不了,这一趟也白跑了,高昂的旅费全部泡汤。
在命运的两难之中,张爱玲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好几岁。她的面颊倏然塌了下来,宽大的额头布满了皱纹,与她初到台北时的风采判若两人。
好在后来得知丈夫已经被女儿菲丝及时送进医院,张爱玲这才松了一口气。与此同时,远在香港的宋淇带来消息:他们公司打算筹拍电影版《红楼梦》,希望这个剧本由张爱玲操刀。
这个雪中送炭的消息,让张爱玲欣喜异常。她随即赶往香港,前前后后又给赖雅写了5封信,只为宽慰病床上的丈夫。
然而,天意弄人,由于张爱玲不小心写错地址,这5封信没有一封送到赖雅的手上。
赖雅就在妻子可能一去不回的焦虑和忐忑中,干等了好几个月,直到次年1月,才收到了爱玲的信。
也是至此,赖雅才知道妻子在香港过的是怎样一种艰难的生活。
为了尽早完稿,取得稿酬,她废寝忘食、连夜连夜地写剧本,写到过度疲劳、结膜出血。为了省钱,她蜗居在一间转不开身的小公寓,连买双拖鞋,也要等到圣诞节降价打折。
赖雅心疼她,频频写信催促爱玲回去。他在信中骄傲地说,自己已经按照她临走时的嘱托,在女儿家附近找到了一所精致又价廉的小巧公寓。
隔着信纸,张爱玲的内心涌上一缕久违的温暖,她的回信也变得柔软温情:
“好几个月来工作得像条狗……请不要对我过度敏感,请不要忧虑,让我完成正在做的事。事情对我已经足够痛苦,如果你看到我过的生活就会了解我多么想念我们可爱的公寓……吻你的耳朵,这些日子以来你都吃些什么?照顾你自己,我爱你。”
戏剧的是,张爱玲5个月来的咬牙坚持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就在她终于将苦心写好的剧本上交时,公司竟宣布临时取消了《红楼梦》的拍摄计划。更令她难过的是,张爱玲没有从中得到一分钱的赔偿。于是她只能耐着性子写第二个剧本,赚取回程的机票钱。
同年3月16日,张爱玲终于在精疲力竭之际,带着满心的失望乘飞机回到美国。
重逢那天,张爱玲抱着丈夫颤抖的身子,感慨良多。那天的赖雅紧紧地抱着她,像个孩子般一遍又一遍喃喃自语:“真好,爱玲在这里。真好,爱玲在这里。”
有了张爱玲这个情感依靠,赖雅的病情随着心情好转。好的时候,他可以陪张爱玲逛商场,去图书馆,晚上还能陪着妻子看电影、散步。赖雅常常忍不住对张爱玲说:“爱玲,你把春天带回来了,你就是春天。”
可是就在生活渐渐走上正轨之际,一场意外再次把张爱玲推入深渊。
有一次,赖雅从国会图书馆回来时摔了一跤,从此卧倒在床,再也没有起来。因为经济原因,赖雅没有条件长期住院,张爱玲只能一边工作,一边充当丈夫的专职陪护。
为了维持他们的生活,张爱玲又申请了迈阿密大学驻校作家的工作。分身乏术的她一度去求助赖雅的女儿菲丝,希望她能暂时看护一下赖雅。
可是菲丝却觉得张爱玲是想趁父亲生病时将他一脚踢开,便以自己要照顾孩子为由,冷漠地拒绝了她。于是,张爱玲只好带着瘫痪的丈夫,辛苦辗转去迈阿密工作。
1964年,张爱玲在朋友的推荐下,接到了位于麻州康桥的赖德克利夫大学的邀请。不过彼时赖雅的身体已经虚弱到了极点。
在追随妻子来到康桥半年后,赖雅的生命之火燃尽。最后的时刻,张爱玲握着病床上虚弱苍白的丈夫的手,却没有流下一滴泪水。
她知道,这一天对赖雅来说,是真正的解脱。只有自己足够平静,他才能够了无牵挂。
那一年,赖雅76岁,张爱玲47岁。
赖雅去世的时候,张爱玲已经人到中年,但是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本是正当年的,可以再盛放一度的年纪。
然而,随着赖雅故去,张爱玲在世上最后的精神眷恋也被带走,她再没了以往的精神和元气。她也再没了常伴赖雅左右时的眼波温柔,取而代之是一双看透世界芜杂与苍凉的冷眼。
为了纪念丈夫,张爱玲此后一直以“赖雅夫人”自居。1995年中秋,在赖雅去世后31年,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的家中溘然长逝。死时,她恰好也是76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这种冥冥之中的巧合,也让张爱玲与赖雅这段时空错位的爱恋,有了震撼人心的万钧之力。
来源: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