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对于王允的评价,称赞他的还是比较多的,比如在小说家罗贯中的眼里,王允就是一个正面形象的人物,运筹帷幄,诛杀奸臣,心怀家国天下,英气与忠诚并存,即使身死,魂魄也永存……
但是再看清朝有一位名叫钱大昭的学者,据说他参加了四库全书的校录,学富五车,经史子集都颇通,他对于王允的评价,却说王允实在是汉朝的一个大罪人,这是为何?我们就从王允的一生来看,看他到底是诛杀奸臣的功臣,还是汉朝的罪人。
之前说王允在老家山西少年成名,立志要报效国家,之后果然被朝廷看中,朝中三公一同召他进京,担任侍御史。他的机遇好,没多久的后来就遇上民间的黄巾军起义,他奉命带兵镇压,升级做了刺史。
且说王允在与黄巾军的战斗中大获全胜之后,发现了朝中掌权的大宦官张让与黄巾军有牵扯,刚硬的一封奏折把人告到了皇帝面前,谁知道没有扳倒张让,反而让张让对他怀恨在心。
之后几次三番地被张让迫害,差点送了命,要不是有人相救,恐怕就没有后来那么多事情了。好不容易逃出牢狱,王允被逼得改名换姓远走他乡,之后汉灵帝驾崩,他回洛阳奔丧,之后是怎么成功上位,还诛杀了董卓的?
一、大丈夫能屈能伸,人都是在逆境中成长的
王允赶回都城洛阳奔丧的时候,其实张让就已经快倒台了,当时已经是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掌权了,张让已经被打压了下来。宫里有何太后,宫外有大将军何进,张让一时之间难以翻身。
但是张让毕竟有不少残余的势力,占了上风的何进也要趁着各地官员进京奔丧的机会拉拢人,王允自然是他关注的重点。因为之前他们关系就不错,何进在营救王允的事情里也出了不少力,再加上王允和张让的死仇,王允一进京就被何进拉走,王允也一口答应了为他效力。
谁知天下局势总是瞬息万变,何进还没站稳脚跟,张让又集结了人手,假称宫里的何太后有事情召见何进,何进进宫之后,被张让伏杀。张让又站了起来,王允自然就不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晃悠了,趁着局势太乱,张让还顾不上王允,他迁任河南尹,暂时避开了张让。
这时候的朝廷夺权争斗正进行到白热化的阶段,何进与张让争,何进先胜一筹,结果却一朝被杀,张让刚把持大权,之前奉密诏进京的董卓、袁术到了。董卓等人可是带兵进京,进来就说讨伐张让,张让慌乱地挟持了少帝刘辩出逃。
大臣们一觉睡醒,董卓带兵占据京城,昨日还在朝堂上威风的张让跑了,连带着挟持新皇帝跑了,大臣们都被吓懵了,完全不知所措,王允听到消息,立刻派人前去保护少帝,之后又把少帝迎回皇宫。
到这里,王允还是忠诚的忠于皇室、忠于皇帝的。哪怕曾经张让害他,皇帝忠奸不辨,让他受了很久的牢狱之苦,他仍然是坚定的保护皇帝,别的大臣都不敢出头的时候,只有他派了人去跟着少帝,还迎接他回宫。
但是之后不久就是董卓废了少帝刘辩,又改立了献帝刘协,这个时期的汉室朝廷几乎一片荒芜,皇帝死得死废的废,经历了几场夺权斗争,朝廷一片惨淡,王允就是这时候被封太仆,兼任司徒,兼任尚书令。
就看王允一个人身兼数职,就该知道朝廷当时有多缺人,王允这完全是临危受命,要花费大力气整顿朝廷的。外戚和宦官集团还在孜孜不倦地斗争不休,地方上还有把起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黄巾军,各地的豪强们也想在中央权力上分一碗羹,真可谓是乱象大起,朝廷岌岌可危。
哪怕是如此内忧外患,几乎没有挽回的余地,王允也毅然承担起了扶持朝廷的重任,革新政权,整治社会,消除混乱,每天都忙着和一群忠臣良将商量事情,要平息内斗,要镇压起义,要树立皇帝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还要安抚百姓,维持社会的稳定……
这么多的重任,换成谁估计也得心力交瘁,而且没有够高的才华还不行,总不能想不出办法,没有够高的气势也不行,还得压得住群臣,把他们凝聚起来,更何况,还有个当时最强势的董卓在对皇权虎视眈眈,其实想想也有点替王允心累。
二、最负盛名的诛杀董卓一事,成就了王允的声名,也毁了王允一生的坚持
董卓进驻都城洛阳之后,依仗着手里的兵马,废立皇帝,残杀太后,培养心腹和亲信,把所有兵权尽数收拢在手里,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经不加掩饰的表现出了想要独掌大权的想法。
当王允意识到董卓对权利的渴望之后,马上就清醒地认识到,董卓是东汉政权最大的威胁。但是董卓实在是势大,拥有最大的军事力量的人就得老大,王允没有抗衡的实力,只能先表面顺从。
董卓为了便于控制朝政,拉拢党羽,自然不会漏掉在一众官员之中卓然出众的王允。王允也早有想法,面对董卓的拉拢,表现出了迎合,不动声色的归顺,为他做事,甚至有时愿意违背一些自己的原则,取得了董卓十分的信任。
明面上顺从董卓,暗地里王允却一直在细心地谋划着要怎样除掉他。因为有才能,又表现得对董卓忠心,王允后来甚至成为了董卓的心腹,大小朝政都能过手处理。
积攒和拉拢了一定的势力后,以王允为首,商议了除掉董卓的计划。要杀董卓,就要有武装势力,但是军事大权都在董卓手里,他们没办法,就想向皇上申请,以讨伐袁术为名义,让士孙瑞带一路兵马出去,为之后夹击董卓做准备。
但是董卓也是一个敏锐的人,士孙瑞要带兵出去,引起了他的怀疑,王允得到消息之后,当机立断,不动声色的顺从董卓,把士孙瑞留在京城,但是给他升了官。
因为他们是以弱击强,但凡有一点会让董卓警戒起来的事情,他们都要避免,还好王允一向得董卓信任,士孙瑞留在了都城,董卓也就没有再留意这件事。公元191年,董卓要给王允加官进爵了,要封他为温侯。王允第一反应就是要拒绝。
但是士孙瑞劝住了王允,说,你拒绝岂不是叫他看到破绽吗?大事未成,什么都要小心谨慎。思索再三之后,王允也觉得还是顺应董卓比较保险,就接受了这温侯的封号。
第二年,天公不作美,下雨连着下了两个多月,王允等人借助在祭台上祭祀祈祷的机会秘密商谈,一致认为要尽快实施诛杀董卓的计划了。他们把连续的下雨认为是董卓把持朝政,导致天下暗无天日,也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准备得也差不多了,可以付诸行动了。
但是,董卓除了有军事力量之外,自己本身也力大无穷,武功不低,想要杀他一定要一次成功,谈何容易。于是他们商量了安排内应这个办法。那应谁来做合适呢?王允提出了吕布。
这个就是小说《三国演义》里的名场面了,王允有义女貂蝉,美若天仙,送给了董卓,董卓沉迷不已,但貂蝉又“偶遇”了董卓的义子吕布,吕布一下子也爱上了美人貂蝉,一来二去,吕布怕董卓知道自己和貂蝉的事情,恐怕自己就没命了,受人一鼓动,终于下定决心杀了董卓。
当然了,实际上的记载并没有这么多的风花雪月浪漫爱情,只是说吕布和董卓的一个宠妾互相看对眼了,吕布怕董卓发现,一直提心吊胆,两人之间也有了矛盾。
王允就是利用这个矛盾,劝服了吕布,吕布本身武力值高,又是董卓义子,足够了解董卓,由他动手杀董卓,成功率更高。恰好皇帝那段时间大病初愈,官员们都去集合表示庆祝,吕布于是提起安排了人埋伏。
董卓入宫,刚到侧门,突然遭到袭击,惊慌之下急忙喊自己的义子吕布,谁知道,吕布来是来了,却捧着一卷圣旨,喊了一句奉旨杀贼,诛杀了董卓。
董卓把持朝政期间,朝廷压抑,都说他祸国殃民,此番董卓被杀,迎合了百姓民心,又影响了中央集权,而王允作为首要功臣,被大加赞扬,赢得了巨大的名声,当然,同时获得的还有权利,因为他已经快要站在接近曾经董卓所处的权力顶峰了。
但是就是诛杀董卓这一件事,成就了王允的名声,也毁了王允。
也许的赢得太艰难,也许是谋划得太小心翼翼,最后终于成功之后,王允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似乎是不敢置信,董卓这样的手中有强权的嚣张不可一世的人都被他除掉了,天下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这个时期的王允似乎忘记了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理想,也或许是为了潜伏在董卓身边,有时候不得不违背自己的原则,让他变得没有那么坚持了。杀了董卓之后,王允就变了。
以前的王允可以说是温润如玉,翩翩公子,对人和颜悦色,有事情也都和大家商量,就比如前面明确提到的带兵攻打黄巾军那次,还有接任司徒,整顿朝廷那次。这样的王允被人敬重推崇,大家都愿意拥护他。
诛杀董卓之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王允,不再像以前一样,和大家推心置腹的商讨问题,而是每逢群臣聚集,他都正襟危坐,脸色严肃端凝,好像端起了大人物的架子,慢慢的,就没有那么多人拥护他了。
一件很典型的事情就是蔡邕之死。蔡邕是董卓曾经的臣子,听说董卓被杀了的消息时,当时正好和王允在一块,他情不自禁地表露出了惊讶,并且叹了一口气。也许蔡邕只是觉得太突然了,但是当时神经紧绷的王允不这么认为,他费尽心力才杀了董卓,蔡邕当着他的面叹气,岂不是跟董卓一条心?
王允要治蔡邕的罪,蔡邕难以解释,他是文官史官,还想要活着看东汉的历史发展并且记录下来,于是为了活命,他主动说愿意受酷刑,只求留下一命。很多人可怜他,替他求情,劝解王允。
但是王允一门心思就认为蔡邕是和董卓一条心,有人说要给蔡邕继续写史书的机会,王允却说,当年汉武帝饶过司马迁,结果让他写出了诽谤的史书,现在国家正是百废待兴,难道让蔡邕再来诽谤小天子,再来指责和批评我们吗?
王允心意已决,大家劝不动,只能叹息,背地里说他现在怎么这样不重视才能,这不是阻碍国家发展吗?还好王允还没有丧心病狂到连替蔡邕求情的人都惩罚,最后蔡邕冤死在牢狱里,大家议论纷纷,王允才突然醒悟,但是悔之晚矣。
这一段记载可以看出,王允做了错事,固执己见的要杀蔡邕,但是笔者认为他也许只是一直以来被诛杀董卓的大事压着,突然松了一根弦,蔡邕正撞在他的枪口上,他也许是一时钻了牛角尖。
毕竟他在反驳别人的话时,还说了国家正是百废待兴,天子如何如何,说明他心里此时还是以国家和皇帝为重的,后来蔡邕死后他又及时醒悟,虽然换不回蔡邕的性命,但是起码他没有再继续错下去。
但是王允还有一件事办错了,就是在对待董卓的旧部的问题上,反复无常。最初,他想把董卓的部下全部罢免,吕布劝解他,他还向群臣解释,说:
曾经董卓的手下也都是身不由己,跟错人了而已,但是既然已经有了恶逆的名声,再特意赦免他们,岂不是让他们不安?与其让他们猜疑不定,不如让他们受了惩罚。
这番话也还算有道理,但是吕布又劝王允把之前董卓的财物赏赐给大臣们,王允又拒绝了。慢慢的,吕布发现王允看不起自己,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剑客一样,但是他又认为自己有很大的功劳,得不到王允的肯定,就慢慢的和王允也不和了。
再之后,要考虑凉州兵马的安置了。凉州兵马是董卓的嫡系部队,是他最忠实的手下,王允想要削去将领的兵权,再解散凉州兵马,并且安排关东兵马去掌控和监管着。
有人给王允提建议,说不合适,凉州兵马和关东兵马向来不和,派关东兵马过去,恐怕他们会担心自己性命难保,这样容易出事,应该另外安排人去凉州管事。
如果是早期的王允,也许会和身边的人好好的商讨一番再做决定,但是现在的王允直接坚决地反对了,说,之前关东兵马是反董卓的,和我们一条心,现在还让他们驻扎关东险恶之地,凉州兵马是安心了,关东兵马不是就该怀疑我们不重视他们了吗?
谁的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大家一起商量一下未必不能想出好的办法,但是王允现在一意孤行,别人又没有他权势大,只能就这样了。但是对凉州兵马的安置一事,直接导致了王允的殒命。
三、王允身死,生前身后事,不过他人口中一句名
凉州有人听到消息说王允想解散凉州的兵马,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故意煽动人心传播消息,渐渐的传开的消息就说王允要杀了凉州的所有人,整个凉州都乱了起来。
凉州兵马更是一合计,不能坐以待毙,等待王允的安排,他们就算不是死路一条,恐怕也不会活得多容易,还不如主动保护自己。于是将领之间互相转告,以蔡邕之死为警示,说,董卓的一个旧臣而已,就被不分青红皂白地杀了,我们这群曾经忠实跟随董卓的人还指望有好下场?还不如联合起来反抗。
凉州兵马本身实力就强,这时候前所未有的齐心协力,整顿集合之后直攻入都城。东汉那样的乱象,指望都城能抵挡拼死反击的凉州军才是不现实,没多久都城就陷入凉州兵马手中,此时的凉州军是以李傕、郭汜为首。
吕布惊慌之中要逃走,但是还不忘喊住王允一起逃。如果王允这时候上了吕布的马,未必就不能活下去,但是想也没想就拒绝了,让吕布自己走。
王允说,我只求国家安定,希望天子的祖先们能在天有灵,庇佑一下这摇摇欲坠的江山,但是如果最终我的心愿不能实现,就舍了我一条命报效朝廷也值得了,现在天子幼小,离不开我们辅佐,我怎么忍心抛弃他自己逃跑?更何况的还是宰相,是我不能安定国家,还决策失误,导致逆贼反叛,我该负责。你出城以后,也请你时常想到皇上,多鼓励关东人士。
这番话几乎是遗言了,可以看出来,王允此时已经明白,是自己之前的决策促成了凉州军的反抗,导致了如今的局面,他不愿意逃走,不愿意抛下小天子,愿意以自己的性命承担这个责任,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这个时候想必他就知道了自己的结局。
之后,王允带着小皇帝刘协上了宣平门的城楼,李傕、郭汜过来叩拜,献帝刘协鼓起勇气问他们,作乱京城意欲何为,他们回答,只是认为董太师忠于皇室和皇上,却无辜被杀,替他要一个公道,不是想反抗皇上,只求处置了凶手之后,也愿意自己受审。
这番话就是在说只要王允的命,不与天子为难。王允就站在献帝身边,听完之后直接向献帝行了一个君臣之间的大礼,然后一言不发的下了城楼,被李傕、郭汜当场处决。
他的遗言,在告别吕布的时候就已经说完了。他愿意承担责任,不忍抛下皇帝自己逃走,他希望天子的先祖保佑这一片江山,以自己的性命报效朝廷,也无怨无悔。
王允死后,献帝刘协哭了一场,百姓也垂头丧气,献帝又特意安排以隆重的礼仪安葬王允,给他的子孙封侯。这个“子孙”其实是王允的孙子王黑,因为王允的三个儿子都被杀了。
对于国家,王允还做出了文化上的贡献,当时董卓带着天子迁都长安,是王允特意安排,把两个藏书馆的各种图书档案收集到一起,也运到了长安,这件事对汉代的图书和档案等有很重要的保护作用。
所以说,笔者个人认为,开篇所讲的罗贯中对王允的评价,称得上中肯,他的原句是“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英气连霄汉,忠诚贯斗牛。至今魂与魄,犹绕凤凰楼。”
至于清代学者钱大昭评价王允为“汉室一大罪人”,也不能说不对,毕竟王允确实有过错处,只是有功也有过而已。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王允,端看个人喜好了。
来源:车三儿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