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能够最终实现统一,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地理的……在统一过程中,最直接、最具体则是策略的运用,他们加速了秦统一全国的进程。
秦孝公时期:联合齐赵,削弱强魏(一)
秦国建立之初,国小势弱,长期处于戎狄的包围之中,建国之初的几百年间,几乎与东方诸侯没有接触。
到了秦穆公即位,秦国招贤纳士,东败晋国,西破戎狄,国势大振,开始活跃在争霸的历史舞台。然而秦穆公逝世后,直至战国初期,秦国陷入长期的内乱之中,逐渐落后山东诸国,日渐被轻视。
秦献公即位后,实施了一些变法措施,秦国国力开始增强,逐渐缩小与山东诸侯的差距。经过秦献公20多年的努力,公元前364年,秦军伐魏斩首6万,这是步入战国后,秦国对山东诸国的首次胜利。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这位年轻的君主下达了求贤令,意欲重振秦国国力,与中原诸侯一争高下,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
在求贤令的感召下,一代变法奇才商鞅赶赴秦国。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大梁造,主持变法活动。商鞅内立法度,务耕织,外劝战事,奖励军功,秦国不但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更拥有了一支勇往无前的虎狼之师。
秦国的东面是魏国的黄河防线,西面和北面是游牧民族,南面则是无穷的山脉,因此秦国要想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必须向东扩展。
战国初期,魏文侯任用吴起为将,在河西修筑了一条牢固的防线,组成了一条遏制秦国通向东方的战略要地,河西使得秦国东扩长期受阻。
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步确立了对外策略:内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简单来说就是中立楚国和韩国,联合齐国、赵国,集中力量攻打魏国。
秦国先与楚国结成姻亲关系,后与韩国达成和谈,同时商鞅鼓动魏惠王: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在商鞅的蛊惑下,魏惠王自恃实力强大,出兵攻打韩国,企图实现一统三晋的幻想。
在秦国的运作下,魏国已经成为众矢之的。魏国攻打韩国,韩国不敌向齐国求救,齐威王采纳孙膑之计,出兵攻魏,齐军在马陵大败魏军。
一年后,秦国与齐、赵组成伐魏同盟,三国同时出兵攻魏。在秦、齐、赵三国夹击之下,魏国东败于齐。西败于秦,北败于赵,国力自此不振,主动放弃了原先侵占秦国的河西领土,以缓解两线作战的压力。
魏国的衰败是从秦孝公时期开始的,这一时期,秦国不仅收复了部分河西失地,更是积累了对魏国作战的经验,这为秦惠王时期向东扩张增强了信心。
秦惠王时期:连横弱楚(二)
公元前337年,秦惠王即位,车裂了与自己素有嫌弃的商鞅,开始重新制定对外政策,试图寻找一种能够迅速制服东方诸侯的手段。
不久之后,主张连横的张仪成了秦惠王的宠臣,被任命为秦相,主持秦国外交事务。
张仪上台后一改对魏国的敌对态度,并将攻取的蒲阳归还给魏国,同时派公子入魏,向魏国表达和解的愿望。
公元前321年,魏国公子出使秦国,张仪借机游说,表示希望前往魏国担任官职,魏惠王不知张仪的阴谋,欣然应允。
张仪演了一出免相离秦的戏,不明所以的魏惠王,任命其为相国。张仪旋即向魏惠王提议:联合秦、韩,攻打齐楚。
此时魏国朝堂上,也并非没有明眼人,实权派惠施正是其中一位。惠施揭露了张仪的用意,顺势提出:合兵齐楚,以抵抗秦国。最终,魏惠王采纳了惠施的意见。
在惠施的斡旋下,魏、赵、齐三国的关系大为改善,张仪的合作计划受到挫败。张仪在魏国行动不顺,暗中鼓动秦惠王伐魏,于是秦国大军一举攻占曲沃。
秦国原本打算通过武力施压,迫使魏国屈服,实行秦、魏连横。然而事与愿违,秦国的军事行动反而坚定了魏惠王的抗秦决心,加强同齐、楚的友好关系。
正在此时,恰逢公孙衍搞合纵,魏惠王大力支持其游说活动,终于在公元前318年,韩、赵、魏、燕、楚五个国家组成合纵联盟,楚国被推举为合纵长。
一年后,合纵联军出兵攻秦,然而刚开始楚、燕便掉链子,实际上与秦国交兵的只有韩、赵、魏三国。秦国出兵迎战,双方激战于修鱼,联军损失八万兵力,合纵失败。
而此时的盟友齐国,不但不出兵帮助魏国,反而趁火打劫,出兵攻打魏国东部领土。齐国的不讲义气,令魏惠王气愤不已,于是转而踹开公孙衍,听取张仪意见,开始走连横路线。
早在搞连横之初,张仪就提出:魏国是合纵的核心,楚国是合纵的领袖,魏国臣服,如果能够顺势制服楚国,就能对合纵釜底抽薪。搞定了魏国,张仪便将合纵的重心放在楚国身上。
张仪抵达楚国后,承诺以商於六百里土地作为齐楚断交的条件。六百里土地,使得楚怀王利令智昏,听信了张仪的承诺,果断与齐国断交,甚至遣使将齐王臭骂一顿。
然而,楚国与齐国断交了,又等不到秦国土地,于是出兵攻秦,最终在丹阳、蓝田两次大败,国力大挫,不得不答应张仪的条件,臣服于秦国。
张仪在秦惠王时期的连横政策,不管是削弱魏国,还是削弱楚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拆散合纵联盟,连横也取得了魏楚臣服的目的。当然,连横也有不足之处,他只是一种和平的扩张手段,并不能赢得土地。想要兼并别国,根本上还得依靠武力,这也是秦武王驱逐张仪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