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柱森,男,60后,出生在渤海湾西岸,现居辽南,2019年重新拾笔。著有《军校笔耕录》,先后在《诗刊》《诗潮》《辽宁诗界》《散文诗世界》《长江诗歌》《中国国防报》《中国海洋报》《大连日报》等报刊网络公开发表文章计20余万字。
虎鲸的故事(外一首)
回归,似乎是进入老年之后的事情
现在这些虎鲸来到渤海,正值壮年
当年,虎鲸或者其他鲸鱼、鲨鱼
是穿过了一条分界线的
它们并没有考虑向死而生这个问题
在渤海这个巨钵里游动久了
却想到了向生而死,思想向天喷出
渤海湾西岸,确实到过鲸鱼
渔家人在苍茫里看清了黑与白
用虎鲸的骨头搭成海神庙
于是渔船,就看到鲸鱼这些“赶鱼郎”
举起鳍,列着队,掠起浪花烟尘
鱼虾蟹贝听到,一声又一声鲸吟
古老的贝壳堤,收藏起鲸落的味道
今天,“海中大熊猫”①引着白江豚
抹香鲸、鲸鲨、瓜头鲸、北海狮
陆续回到渤海,像拿到了失传的密码
在多样性的海里找到了原乡
内海好比内心,渤海海峡是出口
也是进口,说起:
每一滴海水流浪到的地方
都是沧海,曾经有过,龙兵过
注①,虎鲸是一种高度社会化、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身上有黑白两色,被誉为“海中大熊猫”。
河豚
它们生活在大海,却叫河豚
很多人认为是的,不一定就对路
既使有毒,也有人不知或佯装不知
摇着河豚皮做的拨浪鼓
小儿无知,晃一种简单的快乐
赶海,儿伴们把小小的它们故意摔向水面
似乎是一种狂热,就为了看它们
翻过来气鼓鼓的白肚皮
爷爷说:海养万物,互相依靠
他把生产队丢弃的河豚
捡回家,独自在小偏房点一炷草香
据说,我们村子只有爷爷会收起鱼毒
冬天,一家人有了河豚鱼干的食材
补充饥馑
如今的拨浪鼓,多用纸蒙面
有的还披上羊皮
唯有用自己的皮囊绷紧的双面
只一响,便有海潮野性而来
心砰砰跳,跳出闭紧的嘴巴
与其被圈养,不如流尽血,披肝沥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