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 / 散文 | 路来森:耕读有味

散文 | 路来森:耕读有味

古代中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即使读书,也不会忘记耕田,“晴耕雨读”或“亦耕亦读”,成为中国人躬行、崇尚的生活方式。一代代延续下去,这些家庭便可称之为“耕读世家”。

“明四家”之一的沈周,绘成了《耕读图》:庭院一处,茅屋数间,掩映于山树之间,房屋背倚山崖,崖上瀑布倾泻而下;房前,高梧数株,婆娑积翠;屋内,一人安然而坐,似在读,又似在瞭望远处;柴门大开,门内,一犬昂首似吠;门外,一人肩扛锄具,正行走在路上;而更远处,拐过山脚,是平畴一片,田地切割成田字状,一农人正在田地中扶犁呼牛,耕田犁地。沈周于画上题诗:“两角黄牛一卷书,树根开读晚耕余。凭君莫话功名事,手掩残篇赋子虚。”

显然,《耕读图》中的耕者,或者读者,颇有一份隐逸情味,书卷挂在牛角上,耕作之余,可坐在树下,阅读书卷;室内的读书人,并非为功名利禄而用功,而是自有其独特的内心世界。两句题诗,已成为古人“亦耕亦读”的生活方式。

很容易想到国画大师齐白石。白石老人在《自述》中回味童年:9岁,由于贫穷,他被迫辍学,一直持续到11岁。三年间,他都是在家中牧牛、砍柴。牧牛时,总把书包挂在牛角上,有空便读书。祖母买了一只小铜铃,系在他脖颈上,傍晚听到铃声由远而近,就知道他回来了,便可去煮饭;母亲取来一块小铜牌,牌上刻着“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以期得到神佛保佑。

白石老人回忆此事,曾写下一首诗:“星塘一带杏花风,黄犊出栏西复东。身上铃声慈母意,如今亦作听铃翁。”

诗,自然是表达对祖母、母亲的感念之情,“牛角挂书”这一细节,很好地演绎了国人的“耕读”情结。虽同是“亦耕亦读”,总有某种方式格外理想吧。

明代画家唐寅曾绘就了一幅《葑田行犊图》,画面清秀古雅,有种风烟俱净的淳朴感:一人骑牛,正从一株松树下走过。人,神态安详,悠然自得;牛,倔然傲慢,昂首向前。松生石隙间,石色苍郁,石纹螺旋,是时间扭曲的结果;松树,苍老虬曲,却又枝叶繁茂,亭亭如盖。画上题诗道:“骑犊归来浇葑田,角端轻挂汉编年。无人解得悠悠意,行过松阴懒着鞭。”

所谓“葑田”有两种解释:一,湖泽中葑菱积聚处,年久腐化变为泥土,水涸成田,谓之葑田。二,将湖泽中的葑泥移附于木架上,浮于水面,成为可移的农田。葑田又称“架田”,往往土质肥沃,旱涝保收。因此,人们足以衣食无忧、读书无忧了。

葑田,当属“行犊”者所有吧,有肥田可种,有古书可读,闲暇之余,骑牛挂书,绕田而行,悠哉悠哉,何其乐也。“懒着鞭”三字,很贴切,那份悠然的慵懒,淋漓尽致。

这幅画,表达了读书人耕读传家的理想境界,“亦耕亦读”也算俗世雅趣了。

其实,“晴耕雨读”“亦耕亦读”的生活方式,属于大多数读书人的理想境界。唯其如此,便可远离喧嚣,洁身自好。搭几间茅屋,启户纳清风,开窗望明月。耕植一块儿农田,养家糊口。做一个种田人、一名读书者,自然能深悟人生况味。耕读相伴,能感悟到点滴乐趣,就已经足够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6728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