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小雪”的北方很应景,陆续有雪报到。咱们沿江这江南一向不按套路出牌,动不动让你出出汗,再动不动让你一哆嗦,反正是摸不透脾气。这两天挺正经,气温回升到20℃上下,相比较之前冷空气来袭的断崖似降温,显得柔和很多。
冬天我们这里没啥可说的,江南的冬季静悄悄,没什么可炫耀。仅有的花儿朵儿的,开得零星;树木大多是不动声色。说好听的是含蓄,说不好听的就是这样冬天实在有些暧昧,很没劲。加之现在季节变暖,冬天越来越没冬的样子。多数时侯冬天情境全凭“东北风”或“受北方冷空气影响”产生出效果。
树木花草凋零的也勉强,任尔东西南北风,伊照旧只在枝头作凌乱状,少见枯叶,也少见凋谢。当然,也有那些掉了叶子秃杆秃枝的,算是应着季节的景。但似乎更多的显示死如秋叶之静美而作的陨落姿态,为迎接又一轮新生命而蛰伏着。
它的冷似乎显得也是那般软弱无力。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除了室外,室内及公共交通都有取暖的设备设施,人们从服装以及自带的脂肪储备都让寒冷无处施虐,不再体会到从前的那般彻骨。很多赋闲的老人,聚集在商场、地下步行街等公共场合,那里供暖,人多热闹。想想小时候坐在玻璃破损的教室,那风那雨那雪的寒冷,现在感觉能活下来真是奇迹。
可是若说不冷,却又在冬雨里有阵阵清冷袭来寒意。江南的冷,没有北方那晴空万里爽朗的通透的冷,那般爽性。这里是湿冷,是那种被冰凉的湿气侵蚀,寒冷聚集在体内而散不了的凝重;是那种由体表而心志而情志被扰乱的冷。这种冷不是那种扑面而来的爽意,而是一种寒意。就象人不自主间打了一个寒颤,似乎是没有心理准备的撞见,然后转身,再然后各自蜷缩而去。
这寒意会产生一种季节的寂寞。它没有北方的雪还有冰冷带来的冰雕世界,能挑起你兴奋的神经,而我们什么都没有。这里的老天最大能耐就是下雨,越下越寂寞。总之,这样的冷是那种很是让人讨厌的感觉。配套这样的冷,必定是天阴沉的、大气压强下呼吸是浑浊的、心是灰色的脸上是没有表情的。
这几天总是不由自主“咳咳”,总觉得空气中裹挟着呛人的硫烟,堵在嗓子那儿,稍一刺激便有反应。
若说冬天,咱们还是看北方。11月中旬起新闻里就被北方的雪景抢了先。每每看到央视天气预报,一说起北方那旮沓,气温都是直逼零下“二”字甚至“三”字头两位数,镜头里街道上行人眉毛睫毛上起出白碴子,咱有时会不厚道地笑。但大多时候是羡慕佩服:瞧瞧,瞧瞧人家那安然若素的表情,可见抗寒性甩咱们不是一条两条街,是N条街!
下雨天闲着也是闲着,有时也会充满着好奇想像:这样的寒天,北方的手机该也是超耐寒吧,用起来会不会冷得死机?户外起动汽车会不会用上巨无霸暖风机?看着那一片白茫茫的雪世界会不会眼盲?走在冰碴卡啦响的地面会不会跌倒?跌倒后会不会站不起来?
冬天的景致在北方,那排场铺得开,势头大。镜头里全是北方的雪和雾淞,近日又见冰雕,让我们见识了大自然神奇景观以及在北方土地上形成的独特艺术造诣。
讲到冬天的北方,避不开雪,雪是老天对北方的厚爱。让那里在万木凋零之时用雪花为大地堆砌出一番景致。这样的雪还让滑雪这项运动简直是为他们特设的健身娱乐。每当屏幕出现户外滑雪、花样滑冰,真正享受人与自然和谐的完美融合,由此挑战而美的塑造。
以前都是反季节旅行,就是说夏天往东北那方向去。在这样的思维促销下,先后两次去过东北,权当是消暑纳凉。这几年流行东北雪乡游和看冰雕,把自然造化开发并利用起来成为旅游景观,也算作老天赐予。朋友圈内有好友全副武装的站在银装素裹里,又放出东北温暖的室内热腾腾的吊锅,那个嗨皮劲,每每被她逮着一回说一回。真想在冬季去看雪乡!然后在我寂静的朋友圈也冰天雪地热腾一回,再然后回来逮谁都说,不听不行。
别说户外的雪景,我们也羡慕北方室内的热炕暖气可以消融化解寒气。记得往年总有北方博友在文字中呦喝:来吧,到咱们这里过冬!咋不想?看电视里渐次推出的雪凇、雾淞、冰雕热闹,还有那泼水成冰的壮观。这样的冬天,热闹是北方的,咱们啥都没有。
冬季在我们这儿,就象是必须履行的季节仪式,在慢慢积蓄希望中,盼望这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后,春天就该是不远了。
类似于积郁太久情绪只有爆发才能释放一样,阴郁很久天气只有经过暴一场雪才能晴朗起来。按照上述预报,下周这里有强冷空气从北方来,气温骤降至-1℃、-2℃。我倒是想随这骤降来次风花雪月夜,感受一下烹雪煮茶围炉夜话的温馨。
没有北方雪与向往中的景,这样的冬日,总归是种遗憾。听着萨克斯版乐曲《飘雪》,回味鲁迅先生的“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的意境。在这样的天色里,这样的一行字很是令人有着对雪的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