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提出,二战东线作战时,苏军凭什么能后来居上战胜德军闪击战?表面上看,德军是输在后勤补给和资源不足上面,实际上,苏军的后劲十足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战争潜力发挥了巨大作用,而这个潜力又得益于苏联的一体化指挥体制,一切为了打赢,一切为了前线成为苏联战胜德军闪击战的第一要务。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当时苏联平战结合体制,对打赢卫国战争带来哪些优势和好处。
01战前苏德双方都有平战结合体制,但战争打响后德方转变了保障方向。
关于平战结合体制问题,也叫军民兼容或者军民融合,这是每个国家由平时向战时转变的一个重要作战原则。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下第三帝国是如何崛起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德国把军事发展融入到了民用设施建设之中,从而为第三帝国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然的话,就凭阿道夫上台后仅仅五六年的时间是不可能打造出那样一支闪击战队伍的。
但是,二战爆发以后,第三帝国并没有延续这个平战结合体制,甚至在1941年的下半年还走了一段弯路,原因就是德国决策层忽视了本土资源的综合利用,而把保障重点放在被占领国的资源掠夺和强行征用上面,导致前线物资保障经常青黄不接。
从历史上看,一战爆发以后,即使阿道夫没有上台以前,德国国防军的一些精英们也都在做着卧薪尝胆的工作,比方说古德里安暗中研究装甲快速进攻的问题,德国国防军把研制重型武器寓军于民,有的是用拖拉机厂来生产坦克,有的是与苏联合作,以代料加工的方式获得军工产品。
1933年阿道夫上台以后,他一改暗中发展军备的做法,加大了对军事装备的发展力度,尤其对短时间内发展进攻型武器非常关注,而古德里安的装甲快速进攻理论恰恰与他的扩张野心合拍,于是才有闪击战理论落实到实践中的广泛运用。
不过,随着闪击战在进攻波兰和占领西欧后的成功,德国忽视了本土平战结合体制的综合利用,甚至在1941年苏德战争打得正激烈的时候,德国还削弱了本土的军工生产。一方面,前线被莫斯科郊外的泥泞道路阻挡了前进步伐,缺乏冬季过冬物资;另一方面,本土却在大力发展民用经济,认为打垮苏联就在眼前。这与苏联在战争打响后就迅速转入全国战时体制有天壤之别,所以说,德国的战争潜力打不了持久战和消耗战也在于此。
02苏联也走了一段弯路,但斯大林很快调整了指挥体制。
有些人把德国在苏德战争的失败,完全都算在阿道夫直接指挥上面,说什么他不该插手一线指挥事务,尤其在1941年8月份暂停了进攻莫斯科的战斗。实际上,从战场环境看,一支作战队伍必须要有一个灵魂,如果指挥作战出现两种声音势必会影响作战效果,德军的输赢并不在指挥出现什么问题,而是前线将领和统帅部的思想没有保持在一个层面。
拿莫斯科战役来讲,中央集团军群并非铁板一块,古德里安和第4集团军的克鲁格在快速机动上就有分歧,博克元帅与统帅部之间也存在隔阂,尤其是11月份进入严冬以后,古德里安都开始打退堂鼓,在各唱各的调的情况下,德军统帅部再不介入一线指挥,这仗还怎么打呢?
反观苏军指挥一体化问题,战争打响以后,斯大林并没想到德军的闪击战规模会打这么大,他以为德军装甲快速机动的进攻部队顶多只是一两个集团军的规模,因为从当时的战场环境看,德军并不具备用三个集团军群的规模进攻苏联。所以,在指挥部署上,他想把作战问题交给铁木辛哥,他自己仍然指挥着国防委员会。
实际上,这是两套班子一套人马的问题,可是,经过半个月的实践,国防委员会的幕后指挥问题一直制约着铁木辛哥放不开手脚,因为他说了还不算,这才迫使斯大林重新调整指挥体制,组建了最高统帅部,由他亲自担纲指挥,还建立了统帅部代表制度,将这些代表分别派到一线指挥部,这才从根本上解决了政畅通的问题,确保了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
从这个层面讲,战争刚打响时,苏军是人枪分离的,兵员归部队,但武器装备却归国防委员会指挥,没有国防委员会的批条,任何人都不能擅自打开武器库。所以才出现了罗科索夫斯基上前线没有弹药的问题,他冒着要上军事法庭的风险砸开了仓库大门,才确保了第9机械化军开向前线。
03一体化指挥体制是苏军打赢的重要保证,做到了意志和作战目标一致性。
在苏德战场上并非光有苏军不准撤退一说,德军同样也有不准撤退的命令下达。莫斯科战役之所以德军打得不好,就是因为前怕狼后怕虎,180万德军和三个装甲战斗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胜算,但却打输了,而且输得非常没有面子。
纵观整个东线作战,阿道夫一直强调不能撤退的问题,尤其在1943年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以后,他更是看重第聂伯河的防御问题,但已经失去了动力和优势,这与斯大林反复强调的不准撤退是有本质区别的。
莫斯科战役时,斯大林给朱可夫下达过不准撤退的命令,这才有了莫斯科60万军民齐心协力构筑防御工事的壮观场面;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也专门下发了第227号不准后退一步的命令,这才有了崔可夫与保卢斯在城内打巷战的激烈战斗。
但是,苏军的不准撤退和德军的不准撤退是有差别的,德军可以通过装甲坦克的机动撤出战场,而苏军却不能,只能通过血肉之躯挡住德军的装甲坦克,这既是一种战斗精神的体现,也是一种作战意志和作战目标统一性的体现,所以,整个苏德战争,苏联付出了2700多万人的代价,其中有920多万是苏军士兵,原因也在于此。
通过上面的分析会发现,同样是指挥体制问题,德军看似也是一体指挥,阿道夫还亲自担任陆军总司令,但在信心和决心上并没合拍,除了国防军和党卫军的作战意志不一样外,德国的战时体制并没发挥重要作用,虽然1943年古德里安重新启用担任装甲兵总监以后,这种体制有所缓解,但已经来不及了。而苏军从战争打响就开始了全民动员,制造坦克的工人既是操作员又是战斗员,穿上军装的农民转眼就是战场上的英勇士兵,把德军撵出国境到把红旗插上柏林总理府,苏军的作战意志和战斗目标都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