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 / 散文 | 邵振国:白鹭翱翔

散文 | 邵振国:白鹭翱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眼前这种极具冲击力的视觉,让人很难不用诗意来表述。

它是浙江湖州市的一座新城——德清。我初临此境,四野碧绿,晴空如洗。据说它新建不久,原来的老县城不在此处,这里是原先的武康镇。它的规划设计超前,文化气氛浓厚,楼宇建筑新颖宏阔,且整个城市为森林公园式。

我造访短暂数日,不可能对它有深入的历史文化上的认知。想借助德清县图书馆馆长慎志浩先生的散文集《乡土朝天》作为资料,来说两句。德清,早在宋朝有位名叫葛应龙者为其县令,著《左顾亭记》有曰:“县因溪而尚其清,溪亦因人而增其美。”恰巧拙文也想说说这里的溪和人。溪者,穿城而过,水非浩瀚,却静谧流淌,姿态动人,名叫“余英溪”。它向东而去,距离不远,即形成水域开阔达数平方公里的“下渚湖湿地”。而“余英溪”两岸,自古农家种植“苎麻”,这种植物纤维细腻,可用作纺织绢帛的原料,《德清县志》记载其为“贡苎”。晋朝大将军沈充,即生于斯,并作《前溪曲》歌唱故里:“吴宫美人青犊刀,自裁白苎制舞袍。”慎志浩先生对此颇有研究考证,指出其歌中的“白苎”,与当地地名“苎溪漾”“白苎桥”的联系,以及与晋代兴起、至唐代盛行的宫廷舞蹈“白苎舞”的相关。这让我仰慕而望,这条溪与溪边之人,印证了德清悠久的历史文明,还道出了其“吴越文化”底蕴之深厚。

至近代、现当代,德清出了许多文化名人,其中尤以朴学大师俞樾、红学家俞平伯堪为业绩恢弘者。俞樾出生于德清城东,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翰林学士及馆阁编修,著《春在堂全书》五百卷;其朴学弟子号称三千,门下出有章太炎、吴昌硕等名家。俞平伯则著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扛鼎之作《红楼梦辨》,还有大量的诗歌、散文及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著;而且先生具有世所公认的高尚人格和情操。俞平伯出生于苏州,却以“德清之子”自称,这情形颇类《醉翁亭记》撰者之自许“庐陵欧阳修也”。而德清,也在其风光秀美的“余英溪”之畔建有规模宏制、内容翔实的“俞平伯纪念馆”,馆藏俞樾传世印章“德清俞氏”。

下渚湖湿地,水域连天,此水向北,汇入太湖。它的天生丽质让我想起南北朝时的乐府“吴歌”“西曲”:“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我乘舟遥望这宽阔的湖面,湖中多港汊、方洲,洲上芦苇、竹林掩映,高大乔木参天、挺拔竞秀,翠冠之巅白鹭群栖,吱呀噪鸣,数千羽翼扇动,或盘旋起落,真正是一方鸟禽的自由世界。我再次记起那位歌者“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的诗句,他所梦寻的,不正是这里吗?我尤其喜爱那无可计数的白鹭,或栖息互语,或自由飞翔,它使我顿生会意:人对于自身生存境遇(生存条件)的需求和寻觅,那的确是一个精神之梦。此时我把那个“思郎”的女子之作《西洲曲》,曲解而用了,在我的意义上吟出:“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德清县市政建设,就极为注重人的这种精神梦乡。在我的感觉中,这里百分之八十的面积和空间都用来营造“白鹭栖息之地”,可以看见大片的绿化带、溪流和湖泊。我想,正是自然环境的优异孕育了这里的文化。这种文化里,人们积极向上,对于生活抱有格外的热情和信心,并且追求高质量、高标准。我所参观的“俞平伯纪念馆”、德清县图书馆、德清县艺术展示馆,其规模宏制、设施完备,令人惊叹。其规划设计理念的“超前”和“现代性”,恰是当地的人们富有创造力的体现。譬如德清县图书馆。四五间面积开阔的书库,上下分布在数层楼;阅览室读者充盈,安静而舒适;各楼层都设有阅览者休息室、咖啡屋及电脑房;除此还有影视厅、报告厅。馆里定期聘请全国的学者、作家举办学术报告会、文学讲座,名为“德清县图书馆‘春晖讲堂’”。我以为,这些富有开辟性的举措,无不是为了建设人的“精神梦乡”。

德清,为了精神梦乡,为了那白鹭之自由翱翔!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6179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