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探春在大观园里成立了海棠社,湘云知道后也吵嚷嚷地要加入。于是决定先做个东道,便连夜和薛宝钗商量以菊花为题,拟出几个题目来:
……宝钗想了一想,笑道:“《菊梦》就好。”湘云笑道:“果然好。我也有一个,《菊影》可使得?”宝钗道:“也罢了。只是也有人作过,若题目多,这个也夹的上。我又有了一个。”湘云道:“快说出来。”宝钗道:“《问菊》如何?”湘云拍案叫妙,因接说道:“我也有了,《访菊》如何?”
宝钗也赞有趣,因说道:“越性拟出十个来,写上再来。”说着,二人研墨蘸笔,湘云便写,宝钗便念,一时凑了十个。湘云看了一遍,又笑道:“十个还不成幅,越性凑成十二个便全了,也如人家的字画册页一样。”宝钗听说,又想了两个,一共凑成十二。
你看看,笔者在之前就已经提示过,大观园的这些女人只要凑在一起,只要她们一发笑,准没好事。这一次,肯定暗中又在拿谁取乐了。
史湘云不禁拍案叫妙,还笑着说“干脆凑成十二个,像人家的字画册页一样”。你以为“人家的字画册页一样”,指的是谁家的字画?说出来恐怕又要吓你一跳!因为她们取乐的对象,竟然是当时的皇帝雍正帝!
这“曹雪芹”的胆子越发大了,竟跟皇帝杠上了,还拔起老虎嘴边的胡须来了。这让“新红学”和“曹家”情何以堪?!因为没人能解释那个“曹雪芹”,是怎么进入雍正帝的房间打量起这些画作的。
冯宁先生对此研究颇深。他认为史湘云“十个还不成幅,越性凑成十二个便全了,也如人家的字画册页一样”,“人家的字画册页”是指皇家画册,暗射的是《雍正十二美人图》。
在前面笔者已经说过大观园,其实影射的是圆明园。而《雍正十二美人图》,正是悬挂在圆明园里的深柳读书堂。1732年,这组画从围屏上拆下,转移到紫禁城的延禧宫,也由此幸运地躲过了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洗劫。
这一整套绢画,没有画家的落款,也没有任何标注说明。只在其中的一幅画中,发现落有“破尘居士”、“壶中天”和“圆明主人”的铃印。这三个别号正是雍正皇帝为皇子时的号,在1723年登基前使用过的。由此推断《十二美人图》的绘制时间,是在康熙将圆明园赐给皇四子雍亲王后,于1709—1732这段时间绘制而成的。
有专家认为画中的人,可能是雍正皇帝的妃子。不过也有专家否认之,因为这十二位美人均身着汉服,和现存的雍正帝后妃的画像无一相似。
又由于《雍正十二美人图》不多不少,刚好是十二个美人。也一度被人认为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原型。
细细观察这《雍正十二美人图》,多多少少还真的有几分影子。比如“烘炉观雪”像是薛宝琴寻梅踏雪;“美人展书”像是贾探春,因为她有个丫鬟叫“侍书”;“消夏赏蝶”像是贾惜春,因为她喜欢和妙玉下棋;“桐荫品茶”像是林黛玉,因为梧桐能招来凤凰,正如房名“有凤来仪”。具体事宜,大家自己去发挥想象的空间了。
本文由《红学砖家重评石头记》的作者赖晓伟独家发布。
从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为你解读真正的《红楼梦》。
原文始发于:金陵十二钗的原型,难道竟是雍正帝的《十二美人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