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 / 散文 | 孔见:孤悬——岛屿生存叙事

散文 | 孔见:孤悬——岛屿生存叙事

横亘在海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是比鸿沟更难于逾越的天堑,当然也比李白的蜀道更加难于攀援。漂浮不定的海面,脚踩上去便立即塌陷,连一根抓拿的稻草都没有。即便没有一夫当关,也依然万夫莫开。尽管丘浚等海南出生的才俊宣称,沧海并不能够截断海岛与大陆地脉的贯通,但深达一百多米的水域,在舟楫不便的年代,总给人命悬一线的感觉,是道令人断魂的鬼门关。

唐高宗李渊十九子,鲁王李灵夔,因涉嫌起兵反抗武则天的武周政权,被流配到崖州。享尽荣华富贵的他,想到将要终身寄生在悬浮海外的孤岛上,便觉得生不如死,用一根绳子将自己挂到横梁上。稍后被贬儋州司马薛季昶,也恐惧于海上的穷途末路,连夜赶制一口楠木棺材,穿上体面的盛装,躺在其中仰药自尽。同样,被贬为振州司马的京兆尹温璋,为了避免沦为天涯海角的孤魂野鬼,也在启程之前自缢身亡。还有的人,如唐代的将领蔡京、田令孜、敬瑄等,接到被贬崖州的诏书之后,迟迟不愿成行,宁愿罪加一等,被皇帝赐死,甚至直接诛杀。有的贬臣,如唐宪宗朝的符凤,虽然服从流配,却在中途就被海盗劫持,残忍杀害。他年轻貌美的妻子乌玉英,为了保全妇道的气节与贞操,纵身跳入大海,成了唐代为数不多留下名字的女性。

旷达洒脱如苏轼者,被贬惠州时,还是“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得知自己要被逐至“瘴疠交攻”“魃魅逢迎”的南荒,顿时黯然神伤:“子孙恸哭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迎于海外,宁许生还”。(苏轼:《到昌化军谢表》)甚至开始安排后事:“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苏轼:《与王鸣仲书》)在雷州半岛登船前,他特地到已被敬为海神的伏波将军庙里,虔诚地供上三炷香,祈请神灵予以保护。尽管有诸神护佑,登船之后,还是一路惊魂:“自徐闻渡海,适朱崖,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发耳。艤舟将济,眩栗丧魄。”(苏轼:《伏波将军庙碑》)上岸之后,登高北望,但见积水空濛,环顾四周,皆是穷途,无有归路,更觉得是到了空亡死绝之地。三年之后,六十六岁的东坡得以赦返,还不忘到伏波将军庙祭拜,郑重其事地献上一首古诗。描述到海上的意境时,诗句间仍透出一缕寒意:“至险莫测海与风,至幽不仁此鱼龙。至信可恃汉两公,寄命一叶万仞中”(同上)。我光荣的祖先,是步东坡后尘到岛上来的,所不同的是,他们并非被流放,而是自我放逐。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不能理解先祖当初的想法,为什么把子孙抛到如此荒远的孤岛,让他们世世代代都生活在眺望之中?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饮马雷州,兵锋直指对岸的海南岛。尽管此时蒋家王朝气数已尽,土崩瓦解,而解放军南下一路所向披靡,摧枯拉朽,但面对风波不定的琼州海峡,身经百战的将领还是心意徊惶。幸得韩先楚、邓华这样神勇的猛将,当即决断,才在台风降临之前抢滩登陆,与岛上的琼崖纵队应合,一举荡平了岛上的穷寇。

不惟从大陆渡海过来的人有如此心情,岛上的人面对这道海峡,又何曾不是心生畏怵。“鹏咮高骞吸晓虹,却怜孤绝自为宗。舆图垂尽地千里,峰势半开波万重。”(钟芳:《鳌山》)明代崖州诗人钟芳的诗句,写出了天涯海角之地的荒远。由于海峡的阻断,海南岛一直被认为是徼外之地、化外之地,江湖之远到此算是尽头了,庙堂因而也变得高不可及。这里是逃避暴政与战乱、苟且偷生的好去处,也是退出庙堂、归隐田园、养性修真的好地方。岛上有不少家族,是逃避战乱从大陆迁移过来的。还有一些家族,却是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九死一生被流放到这里来的。海岛天高帝远,云淡风轻,并非进入历史现场建功立业的场所,也不是历史正剧上演的舞台,它充其量不过是排观众席,而且是最后一排。在这个位置上看到的剧情,不论是深宫密帏里的暗斗,还是沙场狼烟中明争,都已经虚实混淆,真讹难辨,而且与进行中的历史也不同步。作为岛民,谁都意识到,对岸那边遥迢的中原腹地,才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才是建功立业的天地、造化自身的熔炉。就连他们深山老林里采集到的花梨、沉香,海底捞上来的珍珠、砗磲,还有夜里唧唧复唧唧织出的锦被,也不能孤芳自赏,要供奉到庙堂之上,才显出不同凡响的意义。在他们观念里,海南岛这条船,锚定是扎在对岸的;海南的重心不在岛上,而在海平线的那一边的庙堂里。过海,过海,跨越海峡,对他们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含义,也是生命成长面临的一道深坎,而这道坎,唯有天上的雁鹤才可以轻易飞度。

王权时代,身处边地的子民,要想进入权力体制,参与治国平天下的事业,只有考取功名一条羊肠小路。然而,由于历代督学和考官们畏惧海峡的惊涛骇浪,琼州的考场一直设在对岸的雷州,使得科举之途变得陡峭而凶险。岛上的莘莘学子,哪怕要考取一个小小的秀才的功名,都要带着干粮、盘缠涉过千山万水,渡过波谲云诡、海盗出没的海峡,才可以进入庄严肃穆的考场。有的一去便没了音信,非但功名没有拿到,身家性命都不知丢到何方。因此,士子缺考的情况历代都普遍存在。明嘉靖年间,先后发生了两次严重的海难,满载考生的多条船只中途忽然遭遇风浪,呼天不应,全部丧身鱼腹。每次罹难多达数百人之众。带队的临高知县杨址因此殉职,官印也随之沉入海底。时供职于翰林院的海南人王弘诲,得知此事寝食难安,极其沉痛地上书万历皇帝。在付出巨大的生命代价之后,朝廷终于同意将考场设到岛上。于是才有了明清之际数十人金榜题名,考取进士的局面,一度有“小江南”的美誉。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5917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