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歌 / 诗歌 | 福建青年诗人小辑

诗歌 | 福建青年诗人小辑

东山岛

马锦绣

这是蔚蓝海岸,天空之镜

蝴蝶状的版图赋予蝶岛翩翩起舞

这是神灵庇护之城

反复被春风抚摸的美丽富饶之乡

“绿色长城”木麻黄生长的枝叶

铭记谷文昌书记带领民众

治理风沙植树造林的奉献精神

风起浪涌,每个时代,大写的人

总会乘风破浪,立在潮头“我思故我在”

在东山岛上,大海用海纳百川的情怀

提笔落款,一首诗歌打开白云悠悠的梦想

风动石写满明月的祈辞

海峡——填平人间的沟渠

浪花时刻刷新生活的背景

 

见素抱朴初溪村

林忠成

“微风和众草,大叶长圆阴”

初溪村流水潺潺

苍虬古木直插云霄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行走在石砌小路上

一股浩大的宁静让人忘记一切红尘纷扰

在这里,可听到鱼儿在溪里的窃语

孩子们赤着脚在草地上追赶

老人们在青石板上守望往昔岁月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在这里,时间仿佛缓慢下来

一切都是漫不经心的

弥漫着古典主义生活气息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这是个适宜治疗内心创伤的桃花源

 

具有602年历史的集庆楼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

是村里最古老的一座楼

整座楼没有使用一枚铁钉

所有的楼梯、门窗、走廊

都由能工巧匠用木头之间的榫卯拼接而成

 

初溪土楼群位于海拔500米的山坡上

群山环抱,层层梯田延伸而上

溪边的鹅卵石极具原始、野性的特色

厚重、粗砺、浑厚

充分体现老庄哲学“大巧若拙”的原初美

这种浑厚之石与庞大的土楼、广袤的原野

天然地融合在一起

是道法自然的选择

它的见素抱朴直接来自于大地

 

汀州古街

郭义清

把心轻轻挤进窄小的古巷

生怕扰乱了唐宋的风

生怕扰乱了茶楼上

店小二吆喝的脚步

 

商铺在秋夜里林立

季节的风

把淋漓物品

浸染成秋天的颜色

装扮着古街的繁华

 

品着灯火和夜色

等不及汀州府的好茶

古街的米酒

就把思绪变得迷离

 

屋檐下,依旧挂着斑驳的夜色

此刻,分明看见一个女子

轻舞着唐代的竹灯

飘过迷茫的眼帘

 

而我们,立在茶楼

急急地把心探出窗外

期待着灯火阑珊处

那个女子

抑或并不是一个

倾城的蓦然回首

 

“曾厝里”的坚守

蓝雨

正午,温和的阳光正从海面升起

一座欧式建筑,把我们一级级地往上牵引

它似一座光明之城:自足,安逸,屹立于村庄之上

 

藤蔓布满石头阶梯,憨实的土墙映照着过往

一把生锈的铁锁锁住了木门

它以一种仁慈的面容,渗入缓慢、简朴的时光

 

“曾厝里”,耷拉着的门牌,我把它扶正

它留下的不只是一座空城,更是上个世纪的轮廓

由外向内。有石头的坚守

 

在灵水村闲坐一整天

叶燕兰

有时我们出神于一只肥硕的老猫

眯缝着眼打量,也随意进出

那些出砖入石的古大厝

 

打盹时,有意从窄小的院门

堵住了时间

和主人今日的去路

 

有时我们也是一栋闽南建筑本身

阳光闪耀,如一把錾子

于细微处雕出

许多需要用心辨认的花纹

 

以隐形的脚移步,但不比静止的事物

走得更快,或者更慢

 

有时我们竟是失落的方言本身

摘下阔檐帽,向童年的狗尾草致敬

收起黑口罩,收掉多余的遮阳伞

 

对递来茶水的侨胞后裔,报以甜柔的微笑

像不加修饰。露出

故土长至身上的破绽

 

闽清十行

陈俊杰

在闽清江滨生态公园栈廊

一路行停,并指点山水

 

还谈到诗书,礼乐,以及

溪边草圃上共栖的白鹭与水牛

 

期间,对岸火车多次鸣笛而过

这让我想起那个梅开,香溢两岸

 

县志上还未有“闽清”字眼的年代

百姓们写长信,以车马为快,日子为慢

 

又固执地偏爱着,那些名字里

带有“梅”字的女人

 

崇武听海

浪行天下

在崇武海,搬运着波浪的人

一定,身披着森严铠甲

万道鳞光,闪烁着刀枪剑戟的响动

从海面上,不时传来

演兵时一阵阵的呐喊声涛

 

那些城垛,定是模仿了

戚家军的站姿,严肃齐整

不发一言。倘不是旁边的

古榕树,不时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我定以为,时光凝伫成的——

是六百多年前,海面初升的月亮

也是六百多年后,古城墙隙中

开出的,那朵不知名的小花

 

只有在夜晚,借助月亮的望远镜

可以撩开岁月的风云

看得见那个一脸肃穆的人,深情地

凝望着崇武海。当天边的晨星

 

倭寇般,悄然无声隐遁时

我听见无数的马蹄

踏着波浪,朝着晨曦的方向远远追去

 

站在濉溪畔

唐朝白云

站在濉溪畔,一个人

与站在山顶上、树阴中或屋檐下一样

可以同一株芦苇白头偕老

也可以同一只蚂蚁或一群鱼虾

挑起一场战争。一个人

站在濉溪畔,就像咚咚的心跳

被一行深浅不一的脚印篡改为一声叹息

就像时间,被时针和分针裁剪为落日

被分针和秒针,裁剪为阴晴圆缺的故事

站在濉溪畔,一个人

风是背景,鸟鸣、雨水和星光

也是不可或缺的背景

此时,是春天还是冬天无关紧要

是黄昏还是黎明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站在濉溪畔

一个人内心的流水,能否

怀抱天光云影,潺潺地汇入濉溪

 

炉火煮茶

张平

桐木关的空气依然湿润

透过窗外

炉火暗示十二月

隐匿的雪很快降临

不知为什么,这个月份

他喜欢偎依炉子

咕噜咕噜的声音像来自山谷

茶水回荡

像总不愿那么快翻过一页

像过了秋天,听不到揉捻机震动

总觉得缺少什么

没事儿他也到厂房摸摸那些机器

就像对老朋友

总要说上几句

他的姑娘有时哼上几句采茶歌

这让他想不到,季节的温度

保存的那么好

木屋已静,这一页终将翻过去

新桃也要换旧符

日子也就是这样

当然他还是希望缓慢

漫步的影子,等一场武夷雪刷新

一个认知的世界

 

梅口埠

吴衍连

有些辉煌无需探寻

溪流、香樟树、残垣断壁

它们是无言的文字

 

陆家巷、叶家巷、范家巷……

一个家族一条石敢

结集成十八条石敢

 

在一束光里我穿越八百年

在川流不息的埠里码头

目光锁定装满食盐、布匹的帆船

锁定载满大豆、茶叶、笋干的帆船

目送它们在灯火通明的水埠口出发

伴着噜噜的水声和喃喃的童谣

消失在我幽忧的梦境里

 

这里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被历史定格

金镜世家招徕我的姐妹

她眉心的那颗痣依然清晰

麦芽糖铺的掌柜

他心里的甜蜜传递给一波又一波孩童

火烧饼铺,店小二的吆喝声

忙碌的身影至今依然

巡检司官府前目睹捕盗官的严威

盗贼、盘查、要冲、税赋

留在宋元明清的遗制里

 

时间漫过脚踝

我沐浴在秦汉的明月里

香樟茂盛,格桑花沿途弥漫

它们都粘贴有唐诗宋词的韵脚

 

爱在水云间

——献给妈祖和以海为生的人

楚鹰

1

眼睛被星光点燃的人,裹着倾斜的夜色出海。

他们从水中取出希望

又在幻象中掩埋水。那恐惧

像心底一根取不出的针

有时锈迹斑斑,有时寒气逼人。

2

人和鱼有着相同的深渊

有着提心吊胆的一生。海水之下

醒着的魂灵把年轻的躯体高高举起

像供奉人间祭品,又像获胜的奖赏

在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

人与海,始终无法生死同握。

3

苍茫界外,水波如镜环绕湄屿

神光闪现,群鸟欢歌

异香自天上来。

没有啼哭的出世

是人间苦难已被大海盛满,还是

神灵与人的一次无声契约?

4

石壁天书打开幽暗封印:

铁马为骑,乘席渡海。

而我,不是唯一被红灯照亮的人

更多航海人从迷雾中看见焚屋的火光,引航的灯塔

无数赞颂的合唱如旗帜一般

从背后升起。

5

船只靠岸,万物欢欣

祥风从海上来。

不测风云从此被一面铜符覆盖

受难的人群有着欢乐的结局

生命的渡口闪耀黄金的光芒

6

您登临高处,接受上天的邀请。

册封不断叠加,众生掏出赞美

二十八岁的身体被筑成五千座庙宇。

神迹熏染,人间善念

从体内往外生长。

7

立德,行善。

朝圣的人们背负年轻的使命返程。

岛上旗幡拂动

这人间大爱,尽收眼底。

朴树下

——一个村庄的乳名

蓝朝金

朴树下,一个容易遗忘的村庄

我一次次把它写在纸上

可是纸太轻,容易吹走

好在风,张口就来,一次次告诉我

 

朴树下,我的孩子不知道

没有构成他任何记忆

只好写在诗里,可以告诉他

父亲迟早会埋在这个地方

相信那时候,他就忘不了了

 

这个地方,以后很少人来

朴树下,这三个字,多像三个人

三个孤独的男人,孤独地

举着酒杯,数着树上掉下的果子

一个一个,砸在月亮的泥土之上

 

牛山守塔人

高云

这一阵浪涛只是一个片段

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大海的畅想

这一簇潮汐只是蓝与白的交汇

抒写着缠绵情爱的短笺

而一个守塔人的笑容和寂寞

却是临近海天的一双眼睛和耳朵

 

聆听立春与秋分之间的声音

台湾海峡碧海连天

浓雾中涵育一种淡定的情怀

暮色里护守海燕翔舞的安宁

日复一日地直面风浪

年复一年地护卫适航状态

 

手执这盏风雨无阻的灯塔

照亮冷峻与汹涌的缝隙

这是一脸安详的笑容

恰似太阳一身的光芒和温暖

这炬追寻着岁月与梦想的烟火

永远报送着两岸的安好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5900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