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真正归顺蒙元的海南人
同样是为了保卫宋朝,赵与珞选择的是另一种方式。
南宋德佑二年(1276)初春,蒙古铁骑兵临临安,恭帝领群臣出降。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建拥立益王赵昰,失败之后又立赵昺,退守广东沿海。绝代英豪文天祥兵败海丰五坡岭,为元军俘虏,威武不屈。张世杰、陆秀夫携幼主退至珠江口的井澳,处境十分困难。文昌县令陈惟中率船队从海南驰出,给他们运送粮饷补给。尽管中途受到元军阻击,他们还是击溃敌人,克服重重险阻抵达井澳。
1278年正月,携幼主退至七洲洋的张世杰、陆秀夫,准备转战越南占城。为了打通琼州海峡水上通道,他们派部将王用,带兵攻打已被元军阿里海牙部占领的雷州。琼管安抚使张应科组织海口周边的军民,渡海参加了这场惨烈的战斗。经过反复争夺,最终还是不能占领雷州,王用投降元军,张应科则兵败身亡。
听从降将王用的建议,为了阻断张世杰从海上逃往越南,并截断宋军后方寄养,阿里海牙率水军大举南下,袭击海口浦。新任琼管安抚使赵与珞率当地军民,奋勇坚守海岸,使来势汹汹的元军多日无法登陆。退兵之后,阿里海牙想到了一个人,曾经担任过琼管安抚使的马成旺。此时的他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元朝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宣慰使。阿里海牙命他设法招降赵与珞。在劝降遭到严词拒绝之后,马成旺使出龌龊招数,花重金收买自己原来的心腹、赵与珞现在的部下,作为内应,将赵与珞的指挥船凿沉,抓捕了赵与珞、谢明、谢富、冉安国、黄之杰等抗元将领。威武不屈的赵与珞,被擒后破口大骂马成旺等奸人,最终被“裂杀”于海口。
三个月后,崖山战役爆发,延续了三百多年的大宋王朝宣告灭亡。失去庇佑的大量难民与残余士卒,如过江之鲫涌入海南岛。零星的战斗持续了许多年时间,传说,美榔双塔一带就发生过一场恶战,至今仍找不到墓葬的妹妹善长,就是在这个时候喋血于辑瑞庵内。她和姐姐灵照的真实身份,其实是赵氏皇室出家的公主。狂澜不挽之后,抗元军队的残余部分,水军化为疍民,以海为家,誓不上岸做元朝人;其他则隐身于海岛各地,垦殖为生。文天祥的堂弟文天瑞,落籍于万安(今万宁),成为海南文氏家族的迁琼始祖。文天祥的胞弟,惠州知府文天壁,却在早些时候就归降蒙元。这是否出自文天祥的意思,已经不得而知,但在当时,一些抗元人士都有这样的安排。忠孝难以两全,家国不能双亡,在动辄诛杀九族的情势下,自己选择赴汤蹈火、为国尽忠的同时,安排一个宗亲屈身投降,以保血脉绵延,香火不断,并非完全不可以理喻。与文天祥同为丞相的陈宜中,在撤往广东阳江时,就曾让守卫广州弟弟陈自中,遣一个儿子向元军投降,给家族留下一株种苗。
清代《琼州府志》有这样的记载:“琼郡二使君,应科死于夏,与珞死于冬,自是合州降没,天下守臣无复有拒敌者,岂不为凛凛后凋之松柏哉!”在此之前,明代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王佐,曾写诗赞叹赵与珞的节气:“末路谁当国步艰,琼州节概似常山。心悬北极天应远,血洒南荒地尽斑。上帝亦哀麟凤死,中原今放犬羊还。使君忠义言难尽,只把哀词滴泪珊。”(《哀使君诗》)可惜海口白沙津,至今都没有树立起赵与珞和张应科的雕像。
就内心而言,一直以宋朝子民自居的海南人,始终都没有归顺于蒙元政权。史称:“宋末。琼州人谢明、谢富、冉安国、黄之杰。从安抚赵与珞拒元兵于白沙口。皆被执不屈以死。于是,终元之世。郡中无登进士者。明兴。才贤大起。文庄、忠介,于奇甸有光。天之所以报忠义也。忠义之锺于人。于海外一洲一岛。殆有甚焉。天不得其子孙而报之。报之于其地。天之穷也。”(《广东新语·事语三·琼人无仕元者》)终元一代,海南没有人进京考取进士,他们不愿踩着烈士斑斓的血迹去追求功名。到了汉族重新获得政权的明代,这个宋朝遗民的集聚地,才迎来文化的鼎盛期,出现朝野瞩目的所谓“海外衣冠盛事”。
元朝武宗皇帝的次子图帖睦尔,因为宫廷内部权力倾轧,于至治元年被流放在琼州府城观音阁。期间经常应邀到黎兵万户元帅府做客。元帅府有一个侍女名叫青梅,声色并丽,能歌善舞,而且略通词章,深深打动了这位蒙古王子。元帅陈谦亨心领神会,多次设局促成这段因缘。但尽管这位未来的皇帝一再示爱,都受到了青梅的婉拒。直到应召启程回京前夜,王子对天发誓要与青梅相守终生,这个地位低微的女子还是咬紧牙关不松口。多年之后,已经当上皇帝,后宫粉黛三千,阅尽人间春色的图帖睦尔,仍无法忘怀这段未了的情缘,不能理解这个唯一拒绝过他的女人,并写下这样的诗句:“自笑当年志气豪,手攀银杏弄金桃。溟南地僻无佳果,问着青梅价亦高。”其实,青梅不嫁,与士子不进京赶考进士功名,表达的都是一样的意思,只是方式不同罢了。此事见于《正德琼台志·杂事》。
马背民族信奉武力,蒙元政权以铁血的方式统治海南岛。在九十年的时间里,元军发起征黎战争不下十六次(周伟民、唐玲玲《海南通史》第十章)。将政府权力从沿海延伸至五指山腹地,元军驻扎琼崖兵力,最多时达到四万人。然而,尽管如此,元朝仍然是海南岛最为动荡的时代。“黎乱终元之世”“终元世黎寇不息”之类的记载,遍见于地方史籍。此起彼伏在反抗浪潮,始终都在海南岛上咆哮着,直到大元帝国的灭亡。
孔见,作家,现居海口。主要著作有《赤贫的精神》《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