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 / 散文 | 杜君立:清朝的人参神话

散文 | 杜君立:清朝的人参神话

人参帝国

在某种意义上,人参也沦为权力的工具,或者说道具。吃得起人参,是一种炫耀的方式,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有清一代,皇帝常常用人参赏赐大臣,这就像西汉皇帝以黄金赏赐大臣,唐朝皇帝以丝绸赏赐大臣一样。大学士嵇曾筠请求回乡养病,乾隆帝下令赏赐人参十斤;大学士傅恒领兵进行大小金川之战,乾隆帝赏赐人参三斤。对于清朝的藩属,如暹罗国王、安南国王等,清朝皇帝也喜欢赏赐人参给他们。

虽然说乾隆皇帝经常夸口说自己富有四海,但像这样赏赐十斤八斤人参的慷慨并不常见,常见的倒是对人参的极度吝啬,这也反证了人参在清朝有多么珍稀。

这里举几个例子: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掌管江宁织造,是内务府重臣,也是皇帝的红人,他有一次生病,求皇帝赐参,结果康熙只给了很少一点。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南国王患病,请乾隆帝赐参,两广总督福康安将皇帝赐给自己的四两人参送去,不过是以乾隆的名义。乾隆对此极为不悦,认为此例一开,以后都来要人参怎么办?

清朝皇室对人参非常倚重,不仅有经济上的意义,更体现了强烈的政治色彩。通过对人参的垄断和管制,皇帝将政治集权延伸到从采参到消费的每一个细节。参票制度就像八旗制度一样,拥有参票就如同拥有旗籍,象征着特权。人参犹如一种权力的象征,完全变成皇帝一人独占的禁脔,任何人都不容置喙。随着皇帝权力不断扩张,包括八旗子弟在内的亲贵都失去了采参权,皇帝集权与人参垄断异曲同工。

清朝中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持续百余年所谓的“盛世”,中国人口翻了两番,丝瓷茶等外贸商品给南方沿海地区带来巨大财富,这为人参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消费市场。最理想的商品是奢侈品,而且要不断涨价,因为人的购买心理就是买涨不买落,不断涨价往往能最大地提高消费者的价值感。人参便是这样,从康熙到乾隆,人参的价格只涨不落。

康熙初年,江苏市场的人参,连泡丁及参须等共计有几百担,每斤只卖四五十两银子;延至雍正九年(1731年),人参价涨至每斤二百两银子;继至乾隆九年(1744年)秋,人参涨至每斤六百两银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达到每斤一千两银子。此后有涨无跌,从一千六百两、一千七百两,直到二千两以上。

人参价格不断飙升,让早期还能偶尔一尝的普通人彻底绝了念头,最后完全变成达官贵人和世家富豪的专享,尤其是富庶的江南地区,一直是人参的主要消费市场。为此,内务府指定“江南三织造”(江宁织造、杭州织造、苏州织造)和粤海关等为人参特许经销商。在某种程度上,人参价格的飞涨也是内务府与这些官商合伙哄抬的结果。

乾隆年间人参价格飞涨,不过在同时期,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到中国的加拿大人参价格却相差甚多。按照《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记载,1764年,加拿大人参每斤1.44两银子;1774年,上等加拿大人参一担(100斤)150两银子。而1771年,中国五等人参一斤为800两银子。若非官方严格控制人参价格,应不至于如此昂贵。

清人入关后,皇室垄断人参开采权,人参变卖所得也尽归皇室所有。康熙年间,内务府茶库贮存人参交由崇文门变卖,大量人参全放在北京,不易售完;乾隆年间,除过头等、二等和三等参留给宫廷专用外,四五等人参均交几家官商变卖,所得银两直接解交内务府银库。据《内务府银库进项月折档》记载,在乾隆十五年到六十年(1750—1795)期间,所卖人参收入合计得银1122万两,成为内务府的重要收入之一。

内务府掌管着乾隆皇帝的荷包,为了填满荷包,内务府不断压榨下面的代理商。这并非自由贸易的市场,官商面对内务府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人参还没有卖出,就要给内务府先支付人参款,而且议价权并不掌握在他们手里。两淮、长芦盐商以及三织造和粤海关虽然是人参的官方代理商,但经常要垫付参款,因此,有时不仅赚不到钱,反而造成亏空。

清代陋规流行,如“中饱”“规礼”“馈送”等,人参珍稀,成为官场必不可少的礼物。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恒文就任云南总督,途经剑川州,知州罗以书送恒文二斤人参,“送参止图体面,并无他求”。官员行贿受贿,都少不了人参,在许多官员的抄家清单上都可以看到相关的纪录。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惩处富勒浑纵容家人婪索案,其家人殷士俊自杭州买人参到广州贩卖,原本人参一斤值时价三千二百两,殷士俊勒令洋商潘文岩等八家承买,每斤索取四千七百两。

《红楼梦》第十一回中,凤姐对秦氏说:“咱们若是不能吃人参的人家,这也难说了,你公公婆婆听见治得好你,别说一日二钱人参,就是二斤也能够吃得起。”以贾府的合法收入,在乾隆中期还真不一定能吃得起二斤人参,但在清代官场,灰色收入远比合法收入要高得多。贾家这种王公贵族,常常可以得到皇帝赏赐的人参。实际上,曹家掌管江宁织造长达四十年,算得上是清朝数一数二的人参皇商。

曹寅虽是富可敌国的皇商,但他的孙子却沦为不名一文的穷文人,曹家破产最大受益者还是皇帝。俗话说,肉烂了总还是在锅里。不管官吏贪污多少,最后总还是要吐出来。对于贪官,乾隆要么罚没财产,要么让其缴纳议罚银。无论罚没的财产还是议罚银,都会进入内务府的银库。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5779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