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神话
任何商品都是有价格的,但有些东西是无价的,这些东西因其珍贵而被神圣化。高昂的参价背后,是人参已经成为神话的一部分。或者说,人参涨价的过程也是其神化的过程。
人参作为药品,虽有疗效,但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神奇,清以前的医生很少用它。入清之后,虽然人参与清王朝的龙兴密切联系在一起,但真正让它神化的还是人们对于人参各种神奇疗效的迷信。讽刺的是,越是迷信,人参价越高,而人参价越高,人们越是迷信,甚至形成了对人参的崇拜心理。
乾隆年间有一位大夫对人参就很不以为然,他为此还专门写过一篇《人参论》,其中写道:“夫医者之所以遇疾即用,而病家服之死而无悔者,何也?盖愚人之心,皆以价贵为良药,价贱为劣药。”人参迷信其实是一场医者与患者的“合谋”,患者认为人参如此昂贵,自然是最好的药,而医者也喜欢给患者开带有人参的处方——患者吃不起人参,那就不能怪医生无能;患者吃了人参后,若病情未能好转,说明已经病入膏肓,怪不得医生。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人参不仅包治百病,而且是最后的救命稻草,人参都治不好的病,那就是绝症。
在这种风气之下,人参就是神丹妙药,用现代话来说,既是保健品,又是药品,不管有病没病,不管得了什么病,吃人参总是有益无害。“大凡一切病症,其初不宜即服补剂,而中风、痛风、木风尤忌,都门诸贵人喜服人参,虽极清苦者亦竭力购参以服之,为恃此可以无恐也。”对大夫来说,也乐得顺水推舟,动不动就给病人开人参进行温补,这成为许多医者热衷的万全之策。
从晚明至清中期,江南地区经济繁荣,奢靡成风,很多士绅富人骄奢淫逸,身体未老先衰,体弱多病,渴望通过中医进补来恢复健康和活力,进而延年益寿。“若富贵之人,则必常服补药,以供劳心纵欲之资。而医家必百计取媚,以顺其意,其药专取贵重辛热为主,无非参、术、地黄、桂、附、鹿茸之类。”
在各种补药之中,最受欢迎的自然是人参。正所谓“不怕病死,只怕虚死”。清代医家徐大椿在《人参论》中批道:“服补而死,犹恨补之不早,补之不重,并自恨服人参无力,以致不救。”为吃人参而耗尽家财者不在少数:“天下之害人者,杀其身,未必破其家。破其家,未必杀其身,先破人之家,而后杀其身者,人参也!”
从明到清,人参热愈演愈烈,形成了关于独特的人参文化。到清朝中后期,出现了一大批关于人参的畅销书,诸如陈烜《人参谱》、唐秉钧《人参考》、郑昂《人参图说》等,都以传播人参神奇功效为主,为人参热推波助澜。
翁同龢是晚清时代的名臣,曾经做过光绪皇帝的老师。有一本书记载,翁同龢殿试时感到力不从心,突然想起口袋里还有两枝人参,便拿出来吃下,顿时觉得如有神助,才思泉涌,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他交卷之后,果然高中状元,因此获得“人参状元”的美名。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读书人位居“四民”之首。对他们来说,如果科举之路走不通,一般都选择做师爷或私塾先生,此外还有不少人悬壶济世,行医为生。因此,大多数医生都是识文断字的士人出身。清代士人看重考据,流风所及,关于人参的专著层出不穷,并创造出关于人参文化的各种新名目,比如“尖顶熟”“统顶”“条小”“统糙”“须条”“泡条”等等,囊括人参的产地、种类、品相、功效等,俨然是一门大学问。
科学属于现代文明的产物,对传统时代的人来说,觉得生命充满神秘,其实也属于正常现象。明清时期,人们都相信人参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还有不少人认为常服人参可返老还童、强心续命,乃至起死回生。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所以人参就成为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东西。
相对于极其有限的人参产出,需求几乎是无限的,这让人参极其珍贵,甚至连黄金都相形见绌。清后期名臣梁章钜(1775—1849)在《浪迹丛谈》中大发吃不起人参的感叹:“乾隆十五年(1750年)应京兆试,恐精力不支,以白金一两六钱,易参一钱。廿八年(1763年)因病服参,高者三十二换,次亦仅二十五换。时已苦难买,今更增十余倍矣。”
清代历史学家赵翼曾经写过一首人参诗:
贫家患富病,用药需参剂。吾儿抱沉疴,藉补丹田气。其如价过昂,刀圭购不易。……以之疗嬴疾,庸医亦奏技。几同返魂香,不数肉芝臂。当年评直贱,购买不繁费。十金易一斤,邻市旧有例。十金易一两,诗家亦有记,迨我服食时,犹只倍三四。弹指三十年,征贵乃吾艺。一两三百金,其品犹居次。中人十家产,不满一杯味。……乃因价不赀,翻若天势利。但许活富人,贫者莫可冀。
同样是人参,在穷人眼中和在富人眼中也是不一样的。乾隆皇帝也写过一首《咏人参》的诗:“五叶三丫云吉拥,玉茎朱实露甘溥。地灵物产资阴骘,功著医经注大端。”
乾隆一朝堪称人参最疯狂的年代,而乾隆皇帝本人就是一位忠实的人参迷。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帝生前最后两年时间,一共服用人参三百五十九次,合计三十七两九钱。慈禧太后对人参也是每日必服,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十月到次年九月,一年时间共用人参二斤一两一钱。
乾隆和慈禧都是长寿之人,但并不能说他们的长寿与人参有多么直接的关系,因为清朝还有许多皇帝都是短寿夭亡,有些甚至是暴亡,比如皇太极、咸丰、同治和光绪,他们一生养尊处优,生活优渥,都没少服用人参。嘉庆皇帝最后则死于一场伤风感冒。
但不管怎么说,皇家对人参的嗜好必然会对民间的人参热产生极大的刺激作用,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就是这意思。有皇帝带头示范,皇亲国戚和民间老百姓自然趋之若鹜,人参神效如同皇帝新装一样,变成一种不可讨论的政治正确,于是便有了“非参不治,服必完全”的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