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
自六月一日晨移船出闸,陆游一家离开京城往北而上,五天后,到达秀州(今嘉兴),停留两日,朋友见了不少,也有不少可记之事。这里记两件。
游览宝华尼寺,拜宣公祠堂。宣公就是陆宣公,中唐陆贽的谥号,陆游一直将陆贽当作先祖。公元754至805年,是陆贽生活的年代,他是大历八年的进士,唐德宗时,召为翰林学士,贞元八年出任宰相,两年后被贬至忠州(今重庆忠县)别驾,永贞元年卒于任所。陆贽的后裔,浙江嘉兴、湖州一带甚多。陆游走进寺内,祠内有碑,但字迹有些模糊,不过仍然大致看得明白,碑为苏州刺史于頔所书,大意是说,秘书监陆齐望在此替女儿建了一座尼寺,但碑文没有说寺内为什么有陆宣公的祠。陆游在寺内逛了一圈,老尼妙济、大师法淳及其弟子居白,热情地接待了他,大家喝茶闲聊,一个下午很快过去了。
方务德侍郎,桐庐人,他和陆游关系不错,陆游在秀州的两天多时间里,他请陆游吃了三顿饭。第二天,方务德的馆客、进士闻人纲来拜访,他说,他认识毛德昭。毛德昭是陆游幼时的老师,陆游对这位老师印象很深。一讲起毛老师,话题就停不下来。毛德昭是衢州江山人,极其苦学,中年不幸生病导致眼盲。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仍然整日坐着,默诵《六经》数千言。闻人纲说到这个细节时,陆游唏嘘不已,听说毛老师没有留下子嗣,陆游一时哽塞。
十日夜晚,船停枫桥寺前,陆游只写了一句:唐人所谓“夜半钟声到客船”者。不知为什么,陆游没有提及张继,次日五更,便离开了枫桥。
十一日夜晚,船泊无锡县驿,边上就是锡山,产锡。陆游的耳边响起了汉末就开始流传的民谣:“有锡天下兵,无锡天下清。有锡天下争,无锡天下宁。”要天下兵吗?要天下争吗?统统不要,宁愿无锡。这里的“锡”,不妨看作是财富的代名词,在陆游的心里,金人一次次南来,不就是为了财富吗?
过常州,发丹阳,入镇江,这就到了他曾经工作过的老地方了,分外亲切。老朋友闻讯而来,天气虽热,陆游的心更热。与焦山长老定圜禅师说起焦山他题写的《瘗鹤铭》,陆游一阵开怀大笑,禅师将陆游的题文刻之于石,他们两人情谊深厚。又有金山长老宝印来访,说起陆游要去的前程,宝印说,峡州以西,滩不可胜计,白居易形容是“白狗到黄牛,滩如竹节稠”,你可要小心再小心呀。陆游拱手称谢,听说了,那一段江,滩多礁石密。
十九日,知府蔡子平在丹阳楼请陆游吃饭,这江边的天气,闷如蒸笼,房里虽然堆满了冰块,依然没什么凉意。饭后,蔡知府亲自煮建茶,样子和手势颇为专业,同坐的熊教授,是建宁人,他解释说,以前的建茶,杂以米粉,后来又加上薯蓣粉,这两年来,又加上了楮树芽,这些淀粉或香料的添加,与茶味道很相配,并且多泡沫。大家喝着茶,天地海北地聊。陆游此时,绝没有想到,九年后,他会任福建提举常平茶盐公事,专门去建安管茶叶。
接下来的数十天时间,陆游一直在此逗留:甘露寺,金山寺,玉鉴堂,妙高台;看山,看江,登阁,观日出。船泊瓜洲,空气澄爽,江面虽宽阔,但他看金山似乎就在眼前,江边那些人的眉目都可以辨出。不巧的是,陆游的船帆破了,船主要赶往苏州去买,所以,他在此又留了两日,不过,他有了新发现:两日间,往来渡者,至少一千人以上,且大多是军人。
宋金依然对峙,这里是关键点,长江水浩浩荡荡,陆游心中更不平静,他多么想和敌人面对面,真刀真枪地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