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 / 散文 | 陆春祥:​入蜀记

散文 | 陆春祥:​入蜀记

草堂侍杜

陆游在蜀八年,留诗八百六十七首,这几乎占了他现存诗的十分之一。

细细翻阅,夔州五十九首,夔州至南郑五十首,南郑至成都三十七首,成都三百八十九首,蜀州九十一首,嘉州一百九十首,邛州三十首,荣州二十一首,另外还有大邑、新都、广都、汉中等若干。

一直以来,诗歌就是陆游记录工作和生活的日常。比如,他到处寻梅,一连有二十二首梅花诗;宴游少不了,竟然有七十多首;寻访寺院道观,与僧人道士结交,他都会有记录。

天地间,陆游就是一颗神奇的种子,落到哪里都会发芽。大地的滋养,人文的滋养,环境的影响,锻造出了不少精品,李白的超级汪洋恣肆,杜甫的深厚人文悲悯,陆游都兼收并蓄,特别是杜甫,陆游一生皆尊杜学杜,杜甫是他心灵的导师,重要的精神支柱。

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杜甫草堂又一次重修。这一次,四川总督常明,四川布政使方积,成都知府曹六兴,他们共同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在杜甫祠堂中,将陆游请进,陪祀于杜甫的身边。理由是:陆游与杜甫,心迹之同也。也就是说,陆游与杜甫,都有浓厚的爱国情怀。这件事,著名文人杨芳灿有《修杜少陵草堂以陆放翁配飨记》为证。

仔细梳理,陆游和杜甫,还真有许多地方相像:都是客居蜀地多年,境遇也有不少相同之处,诗风更有传承,又都去蜀而不能忘蜀。这两位诗人,必须让他们在一起,否则,杜甫太寂寞了。

陆文杰,陆游的第二十一世孙,幼年时随做官的父亲在蜀居住,著有《松月山庄诗集》。陆文杰说,他在震泽做县丞时,江苏人王之佐送了一幅《笠屐图》的拓本给他。后来,这个拓本不慎遗失,巧的是,在成都,又从赵桂生处得到了这个拓本。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去杜甫草堂拜谒,看见陆游配飨在侧,杜甫有石刻像,而陆游没有。于是,陆文杰就将那幅《笠屐图》并撰文刻石嵌壁。(清代王培荀《听雨楼随笔》卷六《山阴陆文杰》)

陆文杰刻石嵌壁处,在工部祠前廊左侧,杨芳灿《修杜少陵草堂以陆放翁配飨记》石刻,在工部祠前廊右侧,两碑遥遥相对。

清光绪十年(1884年),杜甫草堂再次重修。这一次,他们将黄庭坚也请到杜甫的身旁,理由自然也是心迹相同。从那时到现在,人们进草堂拜谒杜甫时,杜甫的左边是陆游,右边是黄庭坚。“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三位诗人,或者交头接耳,切磋讨论,或者大笑开怀,纵情疾呼,一时热闹至极。

陆游将诗稿命名为《剑南诗稿》,这一定是一个长久而郑重的决定,来自蜀地的王氏与杨氏的朝夕相伴,长子陆子虡娶的也应该是蜀地女子,自然还有令其心心念念的南郑,蜀地,成了陆游生命中最重要的亮丽符号。

【作者简介:陆春祥,作家,现居杭州。主要著作有《字字锦》《九万里风》等。】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5777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