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城
苏州,东南繁华地,人间胜业场。后世都称我为“姑苏城之父”,我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复杂感情。
公子光成为吴王阖闾后,我暗中观察,他确实是口不贪嘉味,耳不乐逸声,胸怀大志,恤民疾苦。
吴王阖闾敬我如宾。他任命我为吴国“行人”,主持制定吴国外交方略。
他号令邦中:无贵贱长少,有不听子胥之教者,犹不听寡人也,罪至死,不赦!
阖闾十分谦逊,常常与我谋其国政。
励精图治的阖闾,说其内心隐忧:“吾国僻远,顾在东南之地,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害。君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为之奈何?”
我答:“臣闻治国之道,安君理民,是其上者。”
阖闾:“安君理民,其术如何?”
我答:“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者,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这是术。”
于是,公元前514年,我四十二岁时,受阖闾命,负责筑造后世被称为“苏州”的阖闾大城。
受命之后,我决心在太湖以东的广阔平畴间,为吴国造一座气势雄伟的都城。
我首先“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即勘察土地,探测水文,精心于天地环境,寻找城址。
最后确定的阖闾大城的地理位置,东近东海,北倚长江,西南靠太湖,河道纵横,水陆交通条件十分方便;城址的西部、西南部多低山丘陵,地势较高,河流向东可以容易地穿越大城;另外,城址邻近之山丘,盛产石料,可为筑城提供充分的建筑材料。
筑城过程,当然充满了艰辛和困难。这种艰辛和困难,在民间传说中是这样说的——
地址选定,筑城正式开始。然而刚刚破土动工,老天便刮起狂风,下起暴雨,各处水井也怪异喷涌。
接连来报:多处城基才一筑起便被水冲垮,造城工程无法进行。
我立于旷野,仰首观察。但见天空乌云翻滚,一条青龙在云中时隐时现,龙嘴一刻不停地喷下水柱。
我当即明白,我选定的城址,原来是龙宫宝地。一破土动工就惊动了东海龙王,他便来兴风作浪,不让造城。
我双目怒视,须发竖起,抽出龙吟宝剑,震天动地般大喝一声:“青龙不得无礼!”于是,我和东海龙王展开了一场昏天黑地的激烈争斗,我傲然击龙,龙也不甘示弱,整整一个时辰,未见胜负。
正在难解难分之时,空中又飞来一条矫健白龙。我心里一惊,这下不好!然而,只见白龙飞近青龙,龙须挨触,耳语片刻,青龙就腾空而起。白龙在我头顶盘旋一周,又朝我嘶鸣数声,随即追随青龙向东飞去。
原来,它就是我在崤山鞭开巨岩解救出来的白龙!目送空中渐渐飞逝的青白二龙,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龙飞之后,顿时雨过天晴,天地间阳光灿烂。
巍峨不凡的阖闾大城终于造好了!(苏州曾有吴县、吴郡、吴州等不同名称,隋代起始改称苏州。)
这座让吴王阖闾大为赞叹的吴国都城,采用“郭城、大城、小城”三重城形制。后代《越绝书·吴地记》对此有详细描述:“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大城外有郭,“吴郭周六十八里六十步”;大城内有“吴小城,周十二里”。
大城的八个陆城门,每面城垣各开两门。按顺时针方向,南面:蛇门、盘门;西面:胥门、阊门;北面:平门、齐门;东面:娄门、匠门。
大城内有宽阔的街衢和密集的河道,所谓“水陆平行,河街相临”。由此,这座拔地而起的崭新都城,成为了吴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苏州城,其间虽然经历无数战火的摧残,但古城格局几乎未变,也没有整体遭受水淹等灾害,依然屹立于原址之上。对于这点,我很是欣慰。
生于苏州的二十世纪历史学家顾颉刚,有个著名论断:苏州城之古,为中国第一,尚是春秋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