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 / 散文 | 刘香河:湖荡

散文 | 刘香河:湖荡

得胜湖在故乡“五湖八荡”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一部伟大小说的诞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一一二九年),梁山泊渔民张荣与孟威、贾虎、郑握在梁山泊组织义军抗击金兵,后辗转进入兴化境内的缩头湖,安营扎寨,自称“水浒寨”。

为应对来犯金兵,张荣率领义军利用缩头湖做起了御敌文章。一时间,芦苇丛生、湖汊交错的湖荡里,数以千计的暗桩密布,一个水中“八卦阵”在湖下不显山露水,悄然成阵。果不其然,骄横跋扈的金兵进入缩头湖中,如同进入迷宫一般,没打上几回遭遇战,很快就处处受阻,组织不起有效进攻,只落得被动挨打之下场。

这一仗,张荣所率义军不仅击退了金兵主帅、金穆宗之子完颜昌的进攻,而且歼灭主将完颜忒里,俘虏了完颜昌的女婿蒲察鹘拔鲁,缴获大小船只和战略物资无数,狠狠打击了金兵的嚣张气焰,成功将金兵赶出了江淮。

此战,《宋史》有载,名曰“缩头湖之战”。战后,缩头湖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得胜湖,一直延续至今。张荣也因此战被委任为泰州知州,并总摄兴化县事。

吾邑先贤施耐庵在创作其皇皇巨著《水浒传》时,将张荣等英雄好汉请到自己笔下,成为浪里白条张顺、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等水上英雄的原型,这些人物和《水浒传》一起名扬天下、流芳百世。

得胜湖,一战得名。然而,在此湖上发生的战事可不止一次。它成了被义士鲜血染红的湖。

元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正月,元末明初群雄之一的张士诚,在界牌头、十五里庙举起反元大旗,“十八条扁担起义”之传奇威震八方。他率领义军,沿水路进军戴家窑,克兴化城,“结寨得胜湖”。

张士诚率部在湖中训练水师,积极备战。面对元淮南行省平章政事福寿率领的数千官兵的围剿,张士诚凭借得胜湖的地理优势,一举将其图谋粉碎。其后,元将纳速剌丁率大批元军来犯,张士诚再度率领义军与之在得胜湖激战。翌年,义军与元军统帅董抟霄部再战得胜湖,湖面为鲜血染红,足见战况之惨烈。这一切,被追随张士诚,曾梦想成就一番伟业的施耐庵所记取。成为吴王之后的张士诚,尽管后来败给了朱元璋,但他仍被施耐庵塑造成了《水浒传》中的一位英雄。

张荣、张士诚等人的事迹,更是引发了吾邑先贤、著名经学家任大椿先生的无限慨叹:

湖阔草根白,客泪洒天表。

大厦已不支,胜败勿复较。

月照将军心,松风挟秋到。

平湖不听天,气候皆自造。

低星避弱水,查竞寒上草。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经历血雨腥风的得胜湖,终于走进了和平与安宁。得胜湖,碧波荡漾,鱼翔浅底;苇草丰茂,群鸟啾啾;蓝天白云,东风浩荡;舟楫穿梭,渔歌唱晚。

曾几何时,人们似乎不再满足于如此的自然生态,于是乎,大力度进行养殖开发,得胜湖在“养殖开发”这把巨型手术刀下,被肢解成一条条、一块块,一条条的是圩埂,一块块的是鱼塘。据我所知,里下河一带的湖荡,大多没能逃掉“养殖开发”的命运。

人们从得胜湖的改变中当然获得了鱼虾等水产品的丰收,然而,毫无节制的养殖、开发,也带来了人们不想看到的恶果:水系通道不畅,水质明显恶化,生态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对此,地方主政者痛定思痛,做出一番痛苦的抉择,舍弃人们已经尝到的甜头,全面启动“退渔还湖”工程。于是乎,湖中圩埂得以清除,水系通道得以畅达,得胜湖的自然生态得以修复。几年过去,沙鸥点点,荻港潇潇,板桥先生对得胜湖秋景之描绘,得以在现实中再度呈现——

沙鸥点点轻波远,

荻港潇潇白昼寒。

高歌一曲斜阳晚,

一霎时、波摇金影,

蓦抬头、月上东山。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5664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