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那年的中秋节于我已经过去了23年。一定有着极不寻常之处,否则,23年里它总是会从我记忆中跳出,尤其,在每年过中秋节的时候。
那是1999年的中秋节。
其时,我在广州一所军医大学当学员队干部。这年甫一入秋,全队近一百八十名男女学员,便按照教学计划被分散到全军近十座医院实习。一年实习期里我们四位队干部的工作之一,除却陪同教务、教员、医学专家,去到各医院进行教学指导、技能考核,就是逢节过年的走访慰问。中秋是学员离开母校的第一个月、第一个节,新生活环境、新教学场所、新老师教员,学校就要求队干部必须下沉实习点陪同过节,所以,过节的这些天我们几位就要分头行动,赶场子似的成为打“飞的”的飞人。
我要去的是北京和福州。
日衔西山,晚霞炽盛。月亮虽然升上了天,但月光这时完全被落日的余辉所淹没。此刻,古老而又正值壮年的北京城,被满天或金黄或桔红绚丽的霞光所笼罩。特别天安门后面的故宫上空,天光与金色琉璃瓦所反射的地光交织互映,幻化出一片极是壮观的天地共生的云蒸霞蔚。再向城西北极目眺望八达岭、居庸关长城,那真是一条浑身披满黄金甲的巨龙,盘山绕云于地平线、天际边,耀眼夺目,令人叹为观止,一股气壮山河的豪情油然而生……
月光终是亮堂起来,宛若淑女之目,明澈晶莹中透出几分羞涩。西山、香山,颐和园、积水潭,北海、中南海,山山水水一时月影稀疏,暮色浮动,衬出月的遥远和飘渺。就在我们转身的一瞬间,整个京城几乎同时华灯生辉,纵横交错的街巷、胡同,成片的住宅、居民区,宽阔方正的天安门广场,被一条条充满艺术性的光线、灯带所连接,或被点燃成一片片万家灯火,映天照地,就又衬出历经三千年文明之光沐浴的世界东方闻名古都,富丽堂皇、高贵华美、大气磅礴,并尽入眼底,一览无余……
第二天原本直飞福州,而我却不得不飞到厦门去。在福州军区总医院实习的一名女学员,刚下科室便要随之外出厦门执行任务。学校训练部领导闻讯说,一个学员就更应该去慰问。她的任务地点正在美丽漂亮而又不失“洋气”的鼓浪屿上。
降落厦门,机窗外亦正为霞满天,映红着机翼下的海水。白的浪花跳动在无涯无际的金色海水之上,如一地繁花随风而滚,恣肆汪洋,蔚为壮观。这是我这个中原人第一次在海的上空看到海的风景,不禁心旷神怡了起来。院领导听说我专程为一名学员而前来,感动之余便说,那就晚饭后到海边去看看月亮吧。而其实,疗养院外围墙脚下即是海滩。他之所说是位于鼓浪屿东南角,在一块巨大礁石之上矗立着民族英雄郑成功雕像的皓月园。
皓月园为纪念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而建,主体建筑自然是那尊高十数米、重约一千六百余吨的郑成功戎装雕像。他身披战袍,腰挎利剑,目光凝视浩瀚大海,正气凛然,英雄气概皓天地贯长虹。此刻,已经足够圆的中秋月,先是仿佛一粒硕大的珍珠,华泽莹润,被海水托举着离开海面。只是一转眼它便悬在了海天上空,一动不动,银光清澈,满天倾泻。轻轻涌动着的海水波光粼粼,夜色中的大海就展示出了它那博大浩荡、静谧温情、雍容华贵。
第二天八月十七一大早,我坐上开往福州的长途汽车。海风徐徐,海景旖旎。我的脑海里却一直是挥之不去的登塔、观天,临岛、看海的记忆:俯瞰古都,夜色斓珊,满目泱泱,一城万家灯火;大海无际,水生明月,一腔深情,遥寄台海远方。今晚,实习在福总的女学员们说,早几天排练好的节目,要组织一场月光晚会,就等待我的到来。而我,现在已经开始想象这场月光晚会的其情其景了。
谢新源,河南温县人,中共党员。1979年11月入伍,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分别毕业(肄业)于铁道兵工程学院、桂林陆军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军事科学院。历任参谋、干事、教导员,第一军医大学学员旅副政委、基础部副政委、干休所政委。2015年8月在原总后广州军职以上退休干部军休养所政委(副师职)任上退休。现任广东省现代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出版各类作品13部,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