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学过唐诗宋词的人对这一千古名句定不陌生,每次读来,仿佛印入眼帘的真的是这样的场景:有无数士兵在大漠黄沙之中征战,一次次接受战争的洗礼,连身上穿的战衣都似乎被黄沙击穿。不仅感叹,一名名将士舍身为国,不破楼兰终不归的毅力和气魄。
但细品这首边塞诗的同时,也不禁有此疑问,诗中楼兰究竟是何地?为何王昌龄要用不破楼兰的豪言壮语来表达这种家国情怀?另外,在其它诗人的诗中,像唐李白的“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也可见楼兰的足迹,那么这神秘的楼兰究竟做了什么,引得众多文人墨客非攻不可?
楼兰之位
楼兰具有险要的地势优势。楼兰位于蒲昌海西岸,向北可通车师,西北则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可谓是扼丝绸之路中河西走廊与塔里木盆地的要冲。
这里就不得不提著名的丝绸之路了。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那之后丝绸之路便在中国发展历程进程中,显示出极高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时至今日,丝绸之路仍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同时那厚重的文化也是无价之宝。
在当时,丝路作为与西方交流的唯一途径,它打通了欧亚大陆的贸易和交通线路,促进了西汉和西方多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无疑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大量昂贵的丝帛经此路西运,同时西域的奇珍异宝也输入我国,因此一度促进了汉朝繁荣。
而楼兰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因为其交通枢纽的重要位置,处于大汉与匈奴的中间地带,因此楼兰成为了南北两大强权,即汉朝和匈奴争夺的焦点。
为自保,愿做墙头草
汉朝和匈奴的矛盾由来已久,两者之间前后历经了130余年的战争。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在西汉前期空前强盛,屡次进犯汉朝边境严重威胁汉朝统治,此外匈奴还控制着西域各个小国,包括楼兰。汉朝若是要打通丝绸之路,就免不了与匈奴起正面冲突。
楼兰作为西域36国中的一个小国,虽比其它各国人口较多,较为繁荣,但面对强大的游牧民族与强势的中原王朝,楼兰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然而楼兰王却没有向任何一方臣服的意愿,因为他知道要想在两大势力之间保全自我实属不易。
因此楼兰王采取了墙头草两边倒的策略,在匈奴的势力范围当中时就听命于匈奴,拦截并且杀害汉朝的使者,在汉朝控制之下时就效力于西汉王朝,同时享受着两方的待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私下里,楼兰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表面上为显示对双方的臣服之心,亲自将自己具有继承王位权利的王子分别送给两方当人质,以求两边自保。一旦楼兰王去世之后,送到汉、匈两国的人质都是下一任国王的候选人,哪一方能更快地让“质子”继位哪一方就能轻易地取得对楼兰的控制权。
结果匈奴抢先一步把质子送回,扶上王位,因此楼兰就成了匈奴的帮凶,经常派武士劫掠大汉的使者。大汉王朝自然心生憎恨,既然你反复无常,现在又归附匈奴,那我拉拢你又有何用?因此,汉朝就派人斩楼兰王,灭楼兰国。
楼兰之战
公元前109年,汉帝因楼兰、姑师等小国攻劫其节度使,汉使上报给汉武帝。汉帝于是派赵破奴率军数万人攻破姑师,之后攻打了楼兰国,并且俘虏了楼兰王。大破楼兰国后,又率兵围困乌孙、大宛等西域大国,其后班师回朝。
然而这场汉朝与楼兰的战争还远未结束,要想完全取得丝绸之路的主动权就必须战胜一些小国背后依附的匈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共同攻打匈奴,前后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匈奴军力每况日下,主要力量败溃,汉朝收复了河套并占据河西走廊,控制了丝路的要道,而匈奴则狼狈北徙漠北。
楼兰的神秘消失
从汉元帝即位后到汉元帝建昭三年,汉朝取得六次大胜,漠北之战后,匈奴已经是奄奄一息,随后北匈奴向西迁徙,汉朝取得了汉匈战争的彻底胜利,这场拉锯了百年之久的汉匈之战终于落下帷幕。
匈奴之患解决后,汉朝在从玉门关到楼兰的沿途设置了烽燧亭障,并在楼兰屯田,保障丝绸之路的畅行。随着朝代更替,公元4世纪之后,北魏灭楼兰,在历史舞台上历经600年之久的楼兰国至此灭亡。
唐朝时的大唐西域记中可见这样的记载:“城郭岿然,人烟断绝”,取经路过的唐玄奘亦惊讶,曾经的繁华古国于6世纪突然间销声匿迹,淹没在黄沙之中。有关楼兰的神秘消失有众多猜测,有人指出是战争导致楼兰灭亡,而事实是楼兰国虽败但国家、城池仍然被统治者所占据,所以其不复存在也就成了千古之谜。
楼兰虽然不在了,但这座历史遗落下来的”博物馆”正慢慢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勾起了人们对历史的无限遐想。
此后,随着时代将楼兰淡忘,诗人文豪笔下的楼兰并非特指那个丝绸之路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边陲小国,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字符号,用以表达戍边将领不达目的誓不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种崇敬和赞美之意跃然纸上。如今回品楼兰,只觉神秘而又有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