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号下午,作家周晓枫携散文代表作“它们”三部曲:《有如候鸟》《幻兽之吻》《巨鲸歌唱》,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行了一场分享会。
周晓枫是北京作协副主席,她被评论家称为”散文家中的散文家“,《巨鲸歌唱》《幻兽之吻》《有如候鸟》是她的散文代表作,也是她十年创作的总结。三部作品均以动物意象命名,形成“它们”三部曲。虽然都以动物为题,三本散文的侧重略有不同,《巨鲸歌唱》像是一个收藏了许多个人成长印记与体验的记事簿;《有如候鸟》则打破了散文偏重讲述个人经验的模式,向外延展了更多社会议题向的讨论,对人性进行了深刻地挖掘;《幻兽之吻》则用了更多的篇幅讨论人与动物与自然的关系。
周晓枫笔耕不辍,是名副其实的“文学奖项收割机”,这三部作品也不例外,其中《巨鲸歌唱》获得了鲁迅文学奖,《有如候鸟》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幻兽之吻》获评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年度十大文学好书”。
在“它们”三部曲的讲述中,周晓枫由它及人,深挖人性的温暖与不堪,也坦陈暗藏在生活中的秘密。既有小说的笔法结构、戏剧与电影式的画面布局、科普的准确与信息量,也有诗歌的想象和语言,以及哲学的思辨,拓展了散文写作的边界。周晓枫有天真的心,冷酷的笔,用孩子的想象与成人的深刻,营造波云诡谲的文字秘境,直抵世相与人情。
(“它们”三部曲,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8月正值暑期,现场观众多是家长和孩子,作家周晓枫既是高考满分作文选手,其作品也入选过高考语文卷,这次便以“从写作文到写作”为题,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心得。
“写作要发自真心,才有激发天赋的可能。”
周晓枫走上职业作家这条道路,离不开中学时期一次语文老师的表扬,她深受鼓舞,而高考作文得到满分,更给予了她成为一名作家的信心。
当问到学生时期写作文好的同学是否更具有成为作家的天赋时,周晓枫指出,有的人天赋在非常小的时候就被发现了,可能幼儿园时他画画就非常出色,对色彩、对轮廓、对捕捉细节非常有能力,但有的人可能到五十多岁才发现自己有天赋。“有的天赋就像向日葵,你从远处才能看到;有的天赋是靠自己持续挖掘,甚至靠自己持续的怀疑、质疑,又持续鼓励自己,直到晚年才能发现自己有什么样的天赋。”所以,任何时候都可能有成为作家的天赋,作文写得好,也要看是来自真情实感的表达还是仅仅遵循八股的写作“公式”,写作要发自真心,才有激发天赋的可能。
而关于“写作文”与“写作”之间的关联,周晓枫说,学生时期写作文,可能更多带有一种表演的痕迹,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不一定表达了内心汹涌的感情,更可能说的不是心里话。而写作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是与遥远的、与陌生人的对话,用文字来抵达辽阔的、陌生的、身体抵达不了的精神世界。不论是写作文还是写作,只有尽量真诚,才是好的作品。
“走上写作这条道路,就要终身伴随着轻微的挫折感”
周晓枫很庆幸自己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她形容这是一种“美梦成真”的体验。但写作这条道路也无比艰辛,要永远跟昨天的自己搏斗,永远跟自己打赌,永远跟自己较劲,跟自己拔河,要拽着自己的头发跳高,要不断的自我挑战,然后那些小小的快乐,才能在漫长的沮丧中伴随着你。写作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光鲜和明亮,走上写作这条道路,就要终身伴随着轻微的挫折感,伴随着自我怀疑,伴随着遥远的读者给予的温暖和问候,和近旁读者给予的质疑和否定。但也是写作的美妙之处。
“写作就像掷出一个漂流瓶,你不知道会被谁捡拾,但相遇的那一刻,你会觉得深怀感恩,你会觉得在陌生的地方有一个呼应。”
“动物身上有无限诗意”
当问到以动物为题的“它们”三部曲时,周晓枫讲了一个关于麻雀的小故事。她前几天从猫的嘴下救了一只奄奄一息的小麻雀,她想给它很多的爱,希望它可以信赖自己,养好伤活下去,但麻雀在人的屋檐下,它宁可绝食。“即便是那么小小的一个生命,它有对生的强烈渴望,也有不被人类意志所投射的倔强。动物身上的不可侵犯性,让人敬畏。”正因为动物给了周晓枫非常丰富细腻幽微的体验和感受,让她变得敏感,赋予她独特的视角和启发,所以这三本散文集都与动物相关,而其创作,更是离不开对动物细致入微的、情感充沛的切身观察。
“动物的万千世界如此美妙,如此丰富,这种美妙和丰富会让我们人类不再那么骄傲,能让我们保持对一个微小生物的尊重和尊敬,这是动物身上的诗意。”
(《有如候鸟》插图 郑峰/绘)
而在写作这条孤独的道路上,周晓枫也走得异常坚定。
她动情地表达:“写作,永远是在努力的完成对自己声音诚恳的权利。并且可能一些人永远也理解不了你,但你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孤本,你总能找到跟你心里能有遥远的呼应,能有震动频率的一个人。这样的时候对作家来说就不孤独,对读者来说也让体会到阅读的意义。这也是阅读的好处——让你不畏孤独,理解他人。珍惜平凡,信任奇迹。”
分享会后周晓枫还与现场读者进行了互动和签售,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