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鬼吹灯》中的主角一行人在长白山寻宝的过程中,无意闯入了日本关东军的军事基地。在深不见底的地下坑道中,他们遇到了一群复活的日本兵,由此展开了一系列诡谲的冒险故事。
小说虽然说是虚构的,但长白山中的日军基地的确是存在的。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大部分日军或切腹或投降,无奈接受了战败的现实。但也有部分日军接受不了现实,二战结束后,就有两万日军躲进了长白山中拒不投降,到现今也没发现其踪迹。
有人说他们是为了避世,也有人说是为了研制秘密武器,以期将来能卷土重来。但无论何种说法,世人可以断定的是,任凭日本侵略军血液中燃烧着再狂热的因子,也总有被打趴下的一天。
两万日军身躲长白山
1945年8月中旬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盘踞在中国东北部与苏联接壤边境地带的大部分日军及平民已放弃反抗。除了数万日军被押送了苏联外,剩下的百万军队以及平民皆迁往别地,等待国际大遣返。
中国向来是没有虐杀敌国俘虏的恶习的,对于滞留在中国的数百万日本军民,当时中共对他们进行了分门别类。
一是主要的战争罪犯,即重要官员、特务头子、大顾问等,对于这些人一律加以逮捕,并加以审讯镇压。对于他们的财产,除了留一些日常所用外,其余的尽数没收。没收的财产,中国也不会自己私吞,而是把钱分给日本工人。
二除了战犯之外,剩下的绝大多少日本人都是些铁路化工工人,以及其他日本平民。这些人与上面的战犯不一样,只要他们不违法乱纪,中国一律和平待之。失业的可以领救济金,该开工厂的,只要按要求登记在册,还可以继续开工厂。
之所以这样安排,中共也有自己的考量。当时东北地区的技术发展较为落后,留下日军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更快地建设东北根据地。
在此期间,苏联方面也瞄准了残存的日军。他们一共俘虏了十多万日本兵,并把他们一股脑地拉到了西伯利亚做苦力。众所周知,西伯利亚是有名的苦寒之地,冬天的平均气温在零下三十多度。
被押送到西伯利亚的日本战俘们,每天天没亮就得起来干活,挖煤、修路修路、开垦荒地,一直干到凌晨时分才能歇息。吃糟糕的食物,睡肮脏的马棚,盖破烂的棉絮,每天晚上,都会有战俘在睡梦中死去。第一个冬季结束,死去的日本战俘就有五六万人之多。
可怜吗,确实可怜,活该吗,的确活该。
不过除了被中共安排和苏联俘虏的一大批日本军民外,还有一部分在东北的日本军民因恐慌而四处逃窜。有的专门往偏远地区跑,还有的直接隐遁在深山老林中。其中躲避在辽东长白山区的日本军民数量最多,有两万多人。
今日的长白山是我国有名的5a级风景区,不过对于游客们来说,能踏足的也只有那些已经开发过的地区。至于尚未开发的地方,仍属于危险区域。
七十多年前的长白山区还没有开发,更是深山老林般的存在。那里多山多密林,山脉绵延不绝,地域十分辽阔。又因为气候寒冷,交通十分闭塞,因此鲜有人在那居住。
不过在战争时期,日军在长白山区修建了许多战备仓库和工事,储藏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如果能找到这些仓库的话,长白山区也不失为一个绝佳的藏身之处。
1945年11月,国民政府强行突破了中共军队的防堵,相继接收了沈阳、长春、营口等地区。为安抚当地百姓,国民政府像模像样地展开了一系列的招降工作。而躲进长白山的两万日军,则成为了国民政府重点工作的对象。
那么躲进长白山的两万日军到底是留有余手的精锐部队,还是只是为了躲避的普通军民呢?
长白山搜寻日军残余部队
无论是中共,还是苏联方面,皆发布了招降潜伏残余日军的消息,此举也引起了东北地区的广泛关注。1946年的11月8号,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特地成立了联络组,专门去搜寻躲进长白山的残余日军。
为了更高效地展开搜捕行动,该联络组还吸纳了7名“日侨工作人员”。联络组上岗的当天晚上就通过电台截获了隐藏在老黑山一带的日军电报。
通过这一则电报,联络组迂回探寻到了长白山残存日军的情况。躲进长白山的残存日军主要潜伏在以长白山区漫江为中心的地带,四下分布在漫江附近的盆地,以及附近的桦皮厂和四平街等地。
这些残存日军大约有两万多人,步兵、骑兵、工兵、辎重卫生兵都有。除了这些兵种,跟随的还有日军部队的家属。这些日军及其家属有的住在原关东军的旧军舍里,住不开的,则就地挖洞穴藏身。吃的、住的虽然比不上正常,但各类补给还算充足。
搜寻工作初见成效后,11月底,东北方面派遣联络组赴长白山继续开展工作。日籍联络员高木等人在浑江西北遇见了一支800多人的日军队伍。这支队伍不是主支部队,而是负责前哨警戒的。
高木等人拿出了东北地区发布的“招抚令”给他们看,并询问了此地区日军残存部队及其家属的情况。这次赴长白山的寻查收获不少,高木等人立即发布了电报告知了长春等处。
长白山中有30个部队长,兵员数目大概有3万人,其他收容的日籍难民妇孺有4万余人。此外,长白山一带日军藏匿了能使用10余年的武器弹药,粮食也能再维持半年的时间。
在藏匿期间,残存日军也曾派人向中央联络,说愿意上交所有武器弹药,他们愿意投诚。在中央进驻期间,他们希望中央能给5台无线电机,并拨款现金30万元。
粮食是不缺的,他们希望中央能接济些药品,并把所有收容的妇孺难民在开春前安全遣送回国。
长春方面收到电报后,积极与日军取得联系,并派遣飞机发散传单,慰藉残存日军部队。到此为止,搜捕残存日军的工作渐渐步入正轨。
在1946至1947年间,东北民主联军占据了国民党军的几条主要交通路线。至此,国民党方面招降长白山残存日军的工作被迫终止。
和长白山中的残存日军的电报联络,也从此中断。
那么,躲进长白山的残存日军最后到底怎么样了,谁也不知晓。不过,外界对此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有的人说长白山是高山密林地区,毒蛇猛兽多的是,稍微一不注意,就会葬身于毒蛇野兽之口。这种说法基于普通百姓对于深山老林最常见的想象,在他们眼中,再怎么厉害的人,也难逃自然之法。也不能说这种说法不对,但对于一支枪支弹药充足的队伍来说,再厉害的猛兽,在冰冷的枪支跟前,也是弱小的存在。
有的人说,长白山每年冬天都来得很早,经常在10月份便飘起了大雪。残存的日军连同妇孺虽然有坑道可以藏身,但在极其寒冷的情况下,人是很难长时间生存的。虽然有取暖的东西,但那么多人,燃料早晚有用完的一天,他们冻死也是迟早的事。
也有人说,从1945年至今,77年的时间都过去了,那些残存的日军不是死了,就是变成野人了,谁知道呢。说不定他们趁机从长白山偷偷跑到了朝鲜,又从朝鲜打道回了日本。
这条路线理论上是可以的,但从实际来讲,又有几个人能翻越连绵的大山,顺利走出长白山呢。就算是艰难走出去了,朝鲜能放他们回国?
还有人说出了自己的猜测,说国民党那时候其实是找到了日军的残存部队,并把他们收编到了自己的部队中。反正都是亚洲人,时间长了,也分不清他们是日本还是中国人了。
这种说法也没有任何现实依据,国民党当时已退出长白山地区不说,就算他们把数万人的残存日军收编,这么大的动静,我党方面不可能毫无察觉。
日本史学界对此事也十分关注。他们认为这2万日军是一支精锐部队,后在老蒋的障眼法下,这2万日军换上国民党的军服后,大摇大摆地走出了长白山。日本史学界的猜测也不无道理,毕竟和日军相勾结的事情,老蒋也不是第一次干了。
不过,坊间的种种传闻都没有切实的依据。77年过去了,我们也没发现那些残存日军的任何踪迹。他们去哪了呢,谁也不知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不会变成《鬼吹灯》中的僵尸。
《鬼吹灯》这本书中描写的日本僵尸虽然已经超出了唯物主义世界的范畴,但作者之所以有这个灵感,也的确是有现实依据的。《鬼吹灯》中的2万残存日军误打误撞闯进了万奴王的墓穴,里面机关重重,日军最后被机关射杀。
即使他们没有躲进长白山,等待他们的也不会是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从日本侵略军踏足中国土地的那一刻起,抢占土地,屠杀无辜百姓,无恶不作,罪行罄竹难书。
很多年轻人没有经历日本侵略军进中国的血色年代,但很多老人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房屋被摧毁,亲人姊妹被蹂躏屠杀,血流成河可漂橹,这不是夸张手法,这是战地纪实。
幸运的是,受苦受难的中国百姓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最终战胜了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军。中国是战胜国,对于日本那数百万的军民,中国完全可以选择以彼之身,还彼之道。但中国没有那样做,中国的军人和百姓一旦拿起武器,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保家卫国。
至于把屠刀挥向战俘,那不是中国军民能做出的事情。凡是经由中国之手安排的日本普通战俘,不是作为日侨留在中国继续工作,就是被安然遣送回国。甚至对于那些在战争中被抛弃的日本妇孺,中国也伸出了援手。
即便如此,有部分日本军民仍死性不改。他们简直把“侵略扩张”几个字深刻地融入了血液之中,在听到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战败的消息后,有人接受不了这个事实,直接选择了切腹自杀。
有人选择了缴械投降,也有人选择躲进山区,以图卷土重来。不管他们选择哪一种,战争的结果对于大部分的日本军民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遗憾。他们视此次战败为耻辱,而对中国百姓的所遭受的无妄之苦难视而不见。
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土地上所犯下的种种罪行,永世不可原谅。遭受日军残忍虐待而死亡的无数中国民众早已化作天上的英灵,我们活着的每一个中国人没有资格能替他们去原谅。
结语
距离抗日战争的胜利,已过去77年的时间了。昔日的中国和今日的中国,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有些东西虽变了,但有些东西始终都没有变。
中国的国力强盛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中国人骨子里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景始终都没有变。和中国相比较,从前的日本和现在的日本也有些地方始终都没有变。
77年前,二战甫一结束,有两万多日军接受不了战败的事实,躲进了长白山拒不投降。虽然战败了,但他们体内的侵略因子没有覆灭。如今77年过去了,在某些日本人的心中,他们的侵略之火仍未熄灭。
对南京大屠杀矢口否认,对无数慰安妇的悲惨命运视若无睹,日本侵略军对中国民众肉体上的虐杀和精神上的摧残,罄竹难书。
而对于每个活着的中国人来说,不遗忘国难,不遗忘国耻,是责任,也是担当。
文章参考:
《民国档案》:《招降长白山残存日军档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