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栀子花开的盛夏。栀子原产我国南阳山区谷地。先秦以及汉朝取栀子果实治疗夏天的肺热,是传统常用的草药。栀子果实另外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提供黄色的染料。至少汉朝的御用丝绸,是用栀子果实染成轻盈或者厚重的黄色。黄色为贵色,汉朝居然就有种植栀子发家致富的千户侯。这些栀子提供丝绸优质的染料。
栀子花最初是六瓣单花,中间是明黄的小花蕊。栀子花芬芳馥郁,不过在汉朝,还是小众花卉,汉武帝的皇家园林也有引种,称为鲜支。
到了南北朝时期,江南丝绸纺织业发达,江南地区也多种植栀子。栀子花的审美,开始出现。梁朝皇帝的宫廷里,夏天的栀子近水盛开,正是花开六瓣,如同夏天的雪花。
栀子花逐渐成为江南夏天常见的美花,但是在城市里也未必家家种植。
刘令娴正好家中有一本,栀子开花啊时,她摘下栀子花包在手绢里,给闺蜜谢娘送去。虽然送给你小小的栀子花,那是那是我的喜爱,我们的感情,如此相见欢,起自前生和天然,就像这夏天盛开的栀子花,花朵螺旋同心,那是你我之间最纯洁美好的友谊。
在栀子花有着夏天解暑的功效,送给你栀子,是因为相知于子,栀子是知子,是友谊同心之花。
隋唐栀子进入夏天的消暑美花,庭院多有种植,且暑雨夏风中,梅雨栀子肥。
人们往往戴在头上,而将开的花朵,有着倒垂小白色莲花之美,往往挂在衣服裙带上,是夏天的清美馥郁,也象征友谊和爱情。
到了宋朝,是大力培育观赏花木的时期,宋朝的栀子已经不再用作黄色的染料,此时栀子树经过嫁接筛选,培育出了重瓣栀子,花朵更大肥大,层叠香雪。
到了明清两代,栀子花树更加普及,栀子是和茉莉,黄桷并称的夏日三美。
在长江流域的广大地方,盛夏戴栀子,买栀子花,成为消暑必备。如同庭院中有开花的栀子树,足以让人夏夜徘徊。
“夜窗全黑。
被一株栀子,凝来通白。
拂水着烟,轻袅风枝送香雪。
三十年前往事,曾记在、康崇坊宅。
见小玉、罗袂亭亭,含笑趁凉摘。
今夕。重露滴。
总一任好花,满院狼籍。
暗巡花侧。不见裙痕并鞋迹。
提起同心两字,人正隔、银墙千尺。
花在手,谁戴也,碎挼花掷。” 清 · 陈维崧暗香《 栀子花下有感》
陈维崧晚明早清时代人,经历了家国的巨变。 明朝灭亡,陈维崧才20岁。后来到了清朝,陈维崧年轻,学问也好,但是清朝是打压怀疑汉族士子的朝代,陈维崧这样的人,并没有出路,如同古代的幕僚一样,到处漂泊,以文谋生。55岁的时候,才被康熙选中,修撰《明史》,但是三年之后,就病故,且贫困萧条。
这首词,是他晚年五十多岁的作品。此时他应该是居住在北京,半生萧条。
而庭院中有一棵栀子花正在开花。
夏夜连灯火都觉得暑热,古人往往熄灯夜坐或者夜眠。而陈维崧境况不好,没有更多的消暑方法,就打开窗户。
然而正是这打开的窗户,在夏夜风雨之后,伴随着阵阵栀子花香的,是一树盛开的雨中栀子,将暗夜照的如雪分明。且栀子花在风中摇曳,那是阵阵香雪雪香。
那熟悉的香气,如雪栀子,瞬间将他带回少年时代。他的家乡在江苏宜兴,夏天栀子花香满城,寥落的他记起了最纯真时代的爱恋。
这一穿越,就是三十年前,三十年前,二十来岁的他,住在康崇坊宅,看见心爱的恋人,穿着夏天的衣裳,在栀子花下,含笑摘着雨后的栀子。
人生暮年,贫病交加,暗夜明花,带着他的是最纯真旖旎的初恋。
陈维崧披衣出户,在院子里看着窗前的栀子,风雨中开得绚烂狼藉。居然这样的花,就没有女子采摘的足迹。也说明他居住的偏僻,且清幽。
但是他分明是回忆恋人曾经摘着栀子的欢喜和俏丽。因为那最美的青春,曾经有过他们的爱和相知。
陈维崧自己摘了一朵栀子,想起了心爱的她。她还好吧,此时正在千里之外,也许已经是祖母级别。
他看着手中的栀子,最爱的人此生无守,一种人生深邃的幽恨,实际已经不关于爱情,而是岁月的。他轻轻揉碎了栀子花,从手上零落在泥土里。
栀子,知心也罢,相思也罢,此生苦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玉罗松,檀晕嫭。
朵朵同心,开在帘垂处。
茉莉闽兰犹未乳。
早绽琼葩,借与人消暑。
不禁风,时怯雨。
浴罢鬟偏,摘向栏边去。
翠帐阴阴宵未午。
月黑花明,凝得房栊曙。”清 · 陈维崧 《苏幕遮 咏栀子花 》
陈维崧写看很多关于栀子花的诗词,一种喜欢,是深厚的乡愁,是岁月相思。
这首栀子花,可以和上首互文。
写的是一位少女,在晚上沐浴之后,在庭院里摘栀子。
她穿着松松的夏日罗衣,打着夏天的薄香粉。
栀子花朵朵同心盛开,就开在帘子外头,卷帘一树栀子雪。
此时茉莉花兰花都还没有开放,只有栀子花五月提前开花,给人消暑。
此时的栀子花,已经是江南盛行的重瓣栀子,花头大,肥美,在风雨中开花,别有一种垂悬不胜的美。
而少女此时晚间沐浴后,留着最简单的发髻,就是要去庭院里选一朵栀子戴上、
这是盛夏的夜晚,栀子花绿叶阴阴,此时略有暑雨。
夜晚看不见月亮,却分明栀子如雪,盛开的满树的栀子花,仿佛给人一种天亮的感觉。
正是这样少年青年时代安稳的庭院夏天,爱情脉脉发生,如同栀子花香,30年后, 陈维崧在人生晚年,才会分外清晰的记忆。
如果有来生,我还是愿意看你在夏夜的栀子花下,花如雪,人如玉。
“琅然者是何声,因风飘入深闺底。
蝶蜂引处,卖花声乱,倍添娇脆。
蓦地谁家,兽环小响,轻摇栀子。
见一双小玉,盘龙暗捧,和羞映,中门里。
出匣一轮新水。
要秋宵、凉蝉斗美。
红绵揩罢,扑将紫粉,洗他空翠。
此际菱花,宛如月样,佳人心喜。
只晚妆拢鬓,无端忽忆,嫁时情事。”清 · 陈维崧《水龙吟 巷口见磨镜者 》
陈维崧将江南栀子时节的特有风情写进诗词里。
磨镜子也戗菜刀。农历的五月梅雨季节,正是古代铜镜生斑,菜刀有锈的季节,而磨镜人,走街窜巷,用清朗短促的声音,和哗哗铜铁摇曳的声音,做广告。
人们或听到这样的广告,或者听到铜铁摇曳的有节奏的声音,就知道磨镜磨刀人来了。
而且伴随着这种声音的,还有售卖栀子花的叫声,此起彼伏。那栀子花或者是小童,或者是乡女售卖,声音娇脆。仿佛和磨镜子的人的声音,相映成这街道最和谐的热闹。
忽然,一家关闭的门口,门环响动,看见里面探出一头栀子花,那是才买栀子的女子,又有新动静,是召唤磨镜人停留。
女子并未走出院门,而是将镜子用双手捧出给磨镜人,她自己则站在门里,半遮半掩,一脸娇羞。
女子磨铜镜,当然是要磨出最美的镜面。要菱花镜如同月亮样圆满。
那么这里有个先后问题,女子是先买的栀子花,然后才磨的镜子,有了最漂亮的栀子,镜子却照不出最美的容颜,是多么遗憾的事呀。
她是在栀子花香里,回忆起了自己出嫁时的那种美丽吧。
这同样可以看作陈维崧的忆旧之作。
他最美的最鲜明的记忆,都在晚明,而那个时代,连同青春和岁月,一去不返。
人生往往没有最坏,只有更坏的命运,至少在晚明早清时代,很多士子的命运,就是如此。
陈维崧的栀子花,是青春之忆,是爱情之忆,是故乡之忆,也是无需特地说明的故国之忆。
赏读陈维崧栀子花美词三首,赏读他的别样深情。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