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史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也是古代世界著名的历史典籍之一。古人”尚”与”上”通用,”书”原来就是史,上古时,史为记事之官,书为史官所记之史,由于这部书所记载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书》。《尚书》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王充《论衡·正说篇》)
《尚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件汇编,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尚书》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共100篇。
《尚书》是由谁编纂的呢?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但司马迁和班固都肯定它是孔子编纂的。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承上启下的集大成者,他生活的年代是礼、乐废,《诗》、《书》缺的春秋末期。所以他周游列国之后回到鲁国,把晚年的精力都花在编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上面,还为《尚书》写了序。司马迁说,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史记·孔子世家》)因此,《尚书》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
孔子收徒讲学时,还选用了这些典籍作为教材。他认为这六种教材,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
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礼记·经解》)这说明了”六经”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把《尚书》列为禁书,规定民间所藏的《尚书》均需烧毁。此后,引起了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争论。秦焚书时,济南有个名叫胜的博士伏生,他秘密地把《尚书》藏在宅中的墙壁间。汉初局势稳定之后,他从壁中取出藏书时,书已散乱不堪,只得28篇。伏生用这28篇的不全《尚书》,讲学于齐鲁之间。由于这些篇章是用当时的隶书写成的,故称为今文《尚书》。这部书被汉朝政府列于学官,据多数学者的考证,认为它是真的。
汉武帝时,鲁共王刘余为了扩大自己的宫殿范围,拆毁了孔子的旧宅,并从孔宅墙壁中发现了许多用蝌蚪文字(汉以前的大篆或籀文)写成的竹简,为古文《尚书》。当时的学者孔安国(孔子的后代),把它和通行的今文《尚书》互相校读了一遍,多出了16篇。这部古文《尚书》一直没有被汉朝所重视,也没有列于学官,又没有人传授。到王莽时才把这部古文《尚书》列于学官。到东汉时,才逐渐盛行,当时的大学者马融、郑玄等人并为它作注释,于是才盛行于世。但它与今文《尚书》相比较,还是不如今文《尚书》被人重视。
后来,它就逐渐散失了。
东晋元帝(司马睿)时,豫章内史梅蹟曾经向朝廷献上25篇的古文《尚书》(它与汉代的古文《尚书》也不同),还有伪造的孔安国《尚书传》。东晋政府把它列于学官,影响较大,在社会上流传了很长的时间。到唐朝贞观五年(631),唐太宗命令修撰群经正义,孔颖达作《尚书正义》和陆德明写《经典释文》时,都是根据梅蹟所献的这个本子。于是它便成了官府的标准本,以后又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广为流行。
到了南宋初年,朱熹等学者开始怀疑梅蹟这部书,认为从文字看,不像周秦时的文词。到明清时,有更多的学者继续指责梅蹟这部书。明梅鷟作《尚书考异》,清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清惠栋作《古文尚书考》,都认为梅蹟的《尚书》为伪书。这一来,梅蹟的古文《尚书》其真伪,便成定论。
由于汉朝时从孔府壁中取出的蝌蚪文《尚书》早已散失,东晋梅蹟的古文《尚书》虽被认为是伪书,但它们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广为流行,也就弄假成真了。我们今天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即今文《尚书》与梅氏所献的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共58篇,即《虞书》五篇、《夏书》四篇、《商书》十七篇、《周书》三十二篇。
《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如《尧典》记载着尧、舜、禹的”禅让”故事,反映了原始公社制度权位继承情况。《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历史地理文献。《盘庚》记述商朝迁都情况。
《尚书》是难读的。司马迁写《史记》时,采用了《尚书》的材料,或录全文,或取部分文字,但他运用了”以训诂代经文”的原则,把《尚书》的原文翻译了一遍,使先秦的古书,变成为汉代通行的语言文字。例如《尚书·尧典》中有”钦若昊天”的话,《史记·五帝本纪》便写为”敬顺昊天”。又如《尧典》中的”瞽子”,《五帝本纪》中改作”盲者”。所以我们可以把《尚书》和《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等对照来读。
历代研究、注释《尚书》的著作很多,最通行的是《十三经注疏》本的《尚书正义》,由于它是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合编,其中真伪参半,我们必须予以分辨。即使是伪造的那一部分,也是出于魏晋人之手,对于研究《尚书》来说,也是有参考价值的。清代学者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是比较好的注本,它吸收了清代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
近人曾运乾的《尚书正读》和牟庭的《同文尚书》等,也可供我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