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1933年,沈从文和张兆和在北京中央公园结婚。
彼时,沈从文虽然成名,但没有太多钱,没法给张兆和一个像样的婚礼,就连当时他们结婚穿的衣服,都是大姐特意从上海定做的。
张兆和的妹妹张充和后来回忆说:“当时没有仪式,没有主婚人、证婚人。婚房中也没有什么陈设,四壁空空,无一般新婚气象,只是两张床上各罩一锦缎,百子图的罩单有点办喜事的气氛,是梁思成、林徽因送的。”
尽管婚礼简朴,但婚后,沈从文和张兆和还是度过了相当甜蜜的一段时光。
甚至在这年年底,沈从文回老家看望生病母亲的途中,都不忘给张兆和一封封地写信。
沈从文写道:“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处是觉得如一个奴隶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
饱含浓浓爱意的文字,不是打动不了张兆和。只是张兆和作为大家闺秀,即便结婚,也显得十分矜持。
她很少在信中回应沈从文这种炽热的表达,偶尔有一次,就让让沈从文兴奋到睡不着觉了。
她在信中说:“乍醒时,天才蒙蒙亮,猛然想着你,猛然想着你,心便跳跃不止。”
让人唏嘘的是,这种看似能够白头偕老、举案齐眉的婚姻,最后却因张兆和打破沈从文对爱情的想象而出现裂痕。
六、
张兆和虽然是名门大小姐,但结婚后,却知道柴米油盐的现实,迅速褪下华丽的旗袍,投身人间烟火。
她的手因为做家务而变得粗糙了;因为照顾孩子,她再也不穿旗袍和高跟鞋了,一心一意把日子过好。
然而,对于沈从文来说,张兆和应该保持的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形象,甚至他还要求张兆和必须穿高跟鞋和烫头。
沈从文的要求,是认清现实的张兆和所不能理解的。
她曾批评沈从文说:“就你这些习惯说来,完全不是我所喜欢的。我不喜欢打肿脸充胖子,表面光辉。你有你的本色,不是绅士而冒充绅士总不免勉强,就我们情形,能过怎样日子就过怎样日子,我情愿躬持并臼,自己操作不以为苦,只要我们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就好了。
不许你再逼我穿高跟鞋烫头发了,不许你用因怕我把一双手弄粗糙为理由,而不叫我洗东西做事了。吃的东西,无所谓好坏,穿的用的,无所谓讲究不讲究,能够活下去,已是造化。我们应该怎样来使用这生命,而不使他归于无用才好?我希望,我们能从这方面努力。”
张兆和再无女神的形象,让沈从文既然感到无所适从的同时,也觉得张兆和根本没有在意过他的感受。
两人嫌隙渐生。
就在沈从文处在“得女神而不得其心”的档口,另一个女人闯进了他的心扉。
七、
1933 年春,沈从文到亲戚兼老乡熊希龄的北京西山别墅。
在熊希龄家里,沈从文和高韵秀狭路相逢。
高韵秀,笔名高青子,当时是熊希龄的家庭教师。这高青子妥妥的是沈从文的粉丝,熟悉沈从文的每一部作品。
不论怎么聊,高青子总能从沈从文的作品中,切中沈从文的内心。这让沈从文大感意外。
更意外的是,一个月后,沈从文再次去熊希龄家,高青子特意穿了一件衣服。而那件衣服正是沈从文在作品《第四》中,描述女主公的穿着:“绿地小黄花绸子夹衫,衣角袖口缘了一点紫”。
眼下,高青子完美复刻了沈从文作品中的女主人公。
那一刻,沈从文觉得有人愿意去了解、理解、在意他,他又如何能不心动呢?
不得不说,这高青子真是懂男人心啊。
之后,在沈从文的帮助下,高青子发表了作品《紫》。这部作品以“八妹”的视角,讲述了哥哥与两个女人的感情纠葛。
而实际上,小说中不少情节,都能在沈从文和高青子身上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面对如此有才且又懂自己的女人,沈从文彻底沦陷了。为情所困的他,最后把他对一个女作家有好感的事情写信告诉了妻子张兆和!
天真的沈从文以为能从张兆和那里得到一些理解和指点,哪曾想张兆和看完信之后勃然大怒,直接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八、
1938年,沈从文去西南联大任教,此时,他和高青子感情依然处在胶着状态。
尤其是高青子还出版了小说集《虹霓集》,内容若隐若现都是她和沈从文的影子。
不久,在沈从文的引荐下,高青子也来到西南联大图书馆工作。
不仅如此,沈从文还对照着高青子《虹霓集》的名称,写了短篇小说《看虹录》。
小说中,沈从文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和高青子的相识过程,极其暧昧和浪漫。同时,在小说中,他还表达了想得到高青子的渴望。
面对如此感情,沈从文可能无法割舍家庭,一直没能给高青子一个名分。
1942年,眼见无法得到沈从文的高青子,黯然选择退出,结束了这段近十年的感情,最后嫁给了一位老师。
沈从文重新回归家庭后,张兆和依然无法原谅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对沈从文都是爱搭不理。
直到1950年,这种现状才得以改变。
九、
1950年,因为各种原因,沈从文两次自杀,幸好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
沈从文的自杀,让张兆和心生怜悯,精心照顾他,一直到他身体康复。
沈从文的晚年都是张兆和陪伴的,沈从文也极其依赖妻子。大概是出于愧疚,1988年,沈从文突发心脏病去世之前,说的最后一句遗言就是:“三姐,我对不起你!”
沈从文去世后,张兆和开始整理他的文稿。1995年,在出版的《从文家书》后记中,张兆和写到:
“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
张兆和最后还是选择原谅了沈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