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27岁的沈从文爱上了自己的学生张兆和,后者是典型的富家之女,追求者无数,甚至连沈从文这样的才子,被编号为“癞蛤蟆十三号”。
苦追四年之后,沈从文最终把张兆和娶回了家。然而,结婚仅仅一年多,沈从文就爱上了女粉丝。
一、
1902年,沈从文出生在湖南凤凰县。
沈从文的祖父是军人,曾做过贵州提督,到了沈从文父亲这一代,就跟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尽管沈从文的父亲也是一位军人,但远不如祖上风光。
即便如此,父母十分重视对儿子沈从文的教育。
6岁那年,沈从文被送去读私塾,但他却不喜欢学习,整天逃课去野外玩,免不了被家人责罚。
可顽皮的沈从文却依然如故。
多年后,沈从文回忆儿时这段经历时说:“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
14岁那年,沈从文决定辍学去凤凰县当兵。在部队,因为他能识文断字,担任“司书”一职,做点文职工作。
沈从文的行伍生涯持续了6个年头,慢慢地,他厌倦了这样的生活。
1922年,20岁的沈从文只身来到北京投奔姐姐,谋求发展。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段暗无天日的日子。
二、
初到北京,有姐姐姐夫接济,可不久,他们给沈从文留了30元就回老家了。
最初,沈从文想考大学,但奈何他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只能去北大蹭课。
同时,他蜗居在一间“霉而窄”的小屋里学习写作。
因为没有经济来源,沈从文冬天只有两层单衣,冻得瑟瑟发抖。
苦苦煎熬了两年,沈从文实在顶不住了,大着胆子给作家郁达夫写信求助。
郁达夫很同情沈从文的遭遇,不仅亲自来看望沈从文,还请他吃饭。
这顿饭花了一块七毛钱,郁达夫拿出五块钱结账。结完账把剩下的钱和围巾送给了沈从文。
郁达夫的雪中送炭和鼓励,把沈从文感动得大哭。
和郁达夫分别后,沈从文更加勤奋地写作,终于在1924年冬,在《晨报副刊》发表了作品《一封未曾付邮的信》,描述了一个饱受贫困折磨的人的现状。
此后,沈从文又发表了《市集》,得到徐志摩等人的欣赏,从而进入了“新月社”。
新月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个文学社团,它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当时的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
进入了作家的朋友圈,沈从文有了人脉的同时,他的文学才华大显,在接下里的几年时间里写了不少优秀作品。
1928年,沈从文离开北京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创办《红黑》文学杂志。
一年后,经徐志摩的推荐,沈从文来到吴淞中国公学做国语老师。
这年,27岁的沈从文,命中注定一般,和一个叫张兆和的女学生开启了长达50多年的命运纠葛。
三、
小沈从文整整8岁的张兆和,家里是典型的名门望族。
张兆和的曾祖父曾做过两广总督和直隶总督,极有权势。
到了张兆和父亲张武龄这一辈,混得也不差。张武龄不仅是教育家,而且还是富商,家有良田万亩。
张武龄共生了四个女儿,注重教育的他极力和蔡元培等名人结交,为的就是将女儿们培养成材。
张武龄的心血没有白费,他的四个女个个个才学渊博,是有名的“张家四女”。
后来,大姐张元和嫁给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张允和嫁给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四妹张充和嫁给美国著名汉学家傅汉思。
其中的老三就是张兆和。
这张兆和也极其优秀,不仅成绩好,而且有运动天赋,曾在中国公学夺得女子全能第一名。
也正因为如此,追求的张兆和的男生很多,但张兆和心气很高,一个也看不上,还把这些追求者编号 “青蛙一号 ”“青蛙二号 ”“青蛙三号”……
沈从文长虽然有才,可面对如此女神,他不敢当面表白,而是给张兆和一封封写情书。二姐张允和开玩笑说:“这沈从文大概只能排到‘癞蛤蟆13号’。”
面对沈从文一封封情意绵绵的信,张兆和是拒绝的。
但很快这段老师追求女学生的消息就在校园里传播开来。甚至有传言说,沈从文为张兆和自杀。
张兆和受不了了,她拿着信去找校长胡适主持公道。
胡适一看沈从文在信里写道:“我不仅爱你的灵魂,我更爱你的肉体。”
作为有新思想的胡适,看过信之后,非但没有觉得这样没有什么不妥,反而当起了媒婆劝张兆和说:“你就接受他吧,他固执地爱着你呀。”
张兆生气地说:“可我固执地不爱他!”
即便遭受了如此直接的拒绝,可沈从文却没有放弃,后来他辗转青岛大学、山东大学任教期间,依然坚持给张兆和写信求爱。
这一坚持,就是四年。
四、
1932 年,张兆和大学毕业来到苏州。
此时,经过沈从文的死缠烂打,终于撩动了张兆和内心那根隐秘的心弦。
得知张兆和毕业,沈从文听从巴金的建议,买了一些文学名著来看张兆和。
二姐张允和开门接待了沈从文,说三妹去图书馆了,让他进屋等。
沈从文有点无所适从,说了声“我走吧”,然后真就走了。
回到旅馆,沈从文心烦意乱,更加想念张兆和了。
而实际上,张兆和其实知道当天沈从文要来,故意去图书馆。
回来后,二姐张允和骂她说:“你假装用功,明明晓得他今天要来。”随后,在二姐的劝说下,张兆和把沈从文请回了家。
后来,张兆和在日记中写道:“他到如此地步,还处处为我着想,我虽不觉得他可爱,但这一片心肠总是可怜可敬的了。”
窗户纸捅破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多了。
回到青岛后,沈从文立马给二姐张允和写信,托她询问张父对婚事的态度。
彼时,沈从文已经在文坛崭露头角,张武龄对沈从文自然没有什么反感,爽快地回复说:“儿女婚事,他们自理。”
不久,张兆和就给沈从文发电报说:“乡下人喝杯甜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