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曙成了“备用皇子”
时光一晃,转眼就到了嘉祐六年(1061年),
宋仁宗望眼欲穿地盼了28个年头,仍然没能等到一个儿子出生,
大臣们再次请求立储,仁宗也知道这还真是没法再拖下去了,终于同意了。
于是赵曙被任命为秦州防御使(掌军事)、知宗正寺(掌管皇族之籍),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打算给他铺路了,
可赵曙这个时候还在为父亲赵允让服丧,以守丧期未满而推辞了,
到了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赵曙守丧完毕,又被授给前职,赵曙再次推辞,
朝廷只得同意他赵罢去宗正一职,旋即就让他又担任了岳州团练使。
与此同时,韩琦向仁宗建议:任命知宗正寺,外人认为就是皇子,现在不如立即为其正名。
仁宗赵祯便下诏宣布赵宗实为“皇子”,封钜鹿郡公,改名赵曙。
值得注意的是,
他未将赵曙立为皇太子,只是普通的皇子,到底还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显然还是不死心,盼望着能等到亲生儿子的出生,视赵曙如同备胎一样,
将来给他的亲生儿子让路。
大概是赵曙也猜到了仁宗的用意,这次他以生病为由,推托着不肯搬到皇子的住所。
“使者往返数四,留禁门至四鼓,皇子终不至”,
赵曙还去请潭王宫教授周孟阳撰写奏疏,
周孟阳觉得奇怪,于是问道:你坚持称病,到底是为什么呢?
赵曙回答说:非敢邀福,以避祸也。
短短八个字,却说出了赵曙的担忧,多少人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赵曙却看得清,
他赵曙只是年幼时期被皇帝夫妇养育过几年,算不得有什么法理,
仁宗又是如此反复无常,倘若他最终没有当上皇帝,
那么未来新任皇帝是不是会对他加以迫害,毕竟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
周孟阳一语点破,说:你现在不接受,假如能回去做藩王,就会无事了吗?
赵曙这才反应过来,接受了皇子身份、同意搬家,“行李萧然,无异寒士,有书数厨而已”,
临走之前对小厮说:谨慎地守好我的屋舍,皇上有了后嗣,我就回来。
这句话仿佛验证了我们前面所说的,赵曙可能认为这次进宫仍旧是为了给仁宗招来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