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晏殊晚春诗词两首: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晏殊晚春诗词两首: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晏殊我们知道,是北宋著名丞相。来看看他的履历。

他的一生很是传奇,14岁以神童被真宗皇帝赐予进士出身,15岁开始进入仕途。

32岁就辅佐12岁的仁宗皇帝,位同副相。

48岁的时候拜相。

晚年64岁的时候获准重新回到宫廷,虽然不管事,仪同宰相。

65岁死时仁宗皇帝亲自祭奠。

这样一个履历如此华丽的北宋高官贵族,简直是步步青云,何以他的很多词,都有着让人特别打动的沉郁忧伤,感慨伤怀呢?难道他不快乐吗?

让我们看看这两首晚春的美词。

晏殊晚春美词两首,都有“不如怜取眼前人”,他何以如此感慨?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北宋 · 晏殊《浣溪沙 其十二》

晏殊的词底子还是豪气干云的,比如这首从音韵和节奏上来讲,就属于高音大气状的。文字如音乐,自有属于自己的节奏,如果你放开嗓子读几遍,那种内在的节奏和气势感就出来了。这首词很明显是有着高官那种登楼而饮的官味和贵族气质的。

他开头虽然是感慨平生,但是不但没有寒酸气,反而是一种行云大气。

一向年光,有限身体和生命。这实际是含蓄却崭截的断语。他知道,他从来就知道。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那种主动的悲壮慷慨,带着破力,晏殊的起笔,更类似道家的清醒和人生沧桑之后的感悟,人生就是如此。

然而就是如此清醒地知道人生光阴的短暂,到了真正离别的时候,还是会黯然销魂。

有很多诗人,玩味一种伤春和销魂感,有一铺展成十,极尽悱恻忧伤,以做抒发。

但是晏殊,却将这些一把收住。

晏殊晚春美词两首,都有“不如怜取眼前人”,他何以如此感慨?

说,赶紧沉醉在欢歌美酒当中,且带着主动买醉求醉的姿态,莫辞频,不要谢绝频繁的酒宴。

那么一个清醒的人,面对无可奈何的离别,清醒地行走在一个痛苦的过程中,这种痛苦无一抒发,就主动带着笑脸去喝酒,且主动去赴一场场宴席,真的有用吗?

仍旧是大气而含混的悲伤沉痛。

是满目河山,还是站在楼头俯瞰河山眺望,去思念远方,那远方有谁?一个空字,说明就是相思,也毫无作用,因为他回不去,无论对方是爱人还是知己。

在晚春,一场场落花风雨,扑面而来,他感到悲怆和伤心。

而登高一望的徒劳,让他自己都感觉承受不了。

他拒绝伤春,其实他已经是在伤感了。

转过身来,他将江山万里,风雨落花屏蔽在窗帘之外,投入到眼前的歌舞欢笑里。

写了一句,”不如怜取眼前人。“一切徒劳,梦魂依然在远方,但是必须面对现实,好好温慰眼前这些爱着自己的人,这些真实拥有的事。

他何以如此沉郁感慨?

晏殊晚春美词两首,都有“不如怜取眼前人”,他何以如此感慨?

晏殊有过断肠的爱情吗?或者有过吧,人的一生,总会遇到爱的人,不得不的离别。可是是怎样的女子,能够让他登高一望,连想都是痛苦,要靠不断的频繁沉醉于喝酒才能麻醉自己?是哪个女子,能让不可一世,位高权重的晏大人,如此失魂落魄,以江山风雨,流水落花来比拟?

是一场不可能修成正果的禁忌之恋吗?难道是和他年龄相近的刘皇后?此时刘皇后在他的助力下,垂帘听政,风光无限,且是刘皇后亲自将他贬谪。

他和刘皇后不可能产生如此伟大悲催的爱情。因为他们之间的离别不够缠绵销魂。

所以爱情不是这首诗词的真正内核和主题。

这是一首自伤词,是关于自己生命年华仕途的悲哀。

人什么时候最伤感年华,是自己还有年华时。所以这不是晏殊晚年的作品,而是他盛年的作品。

履历如此高端的晏殊,其实仕途也颇多曲折。

他是被真宗皇帝亲自选中并且培养的官员。从十五岁走进仕途开始起,他就注定和普通官员不一样,他无可选择的会卷入皇家宫廷纠纷。他被真宗选中,给太子做属官,就是被皇帝看好,让他辅佐未来的太子。

晏殊有没有想逃离呢?他还这么年轻,他肯定有过思想的反复,比如他父母去世时,他要求回乡丁忧守孝,但是父亲那次,还没有守孝完,就被真宗召回,母亲那次,更是被断然拒绝。他已经被捆绑上皇家的战船,身份是臣子,实际是高级奴仆。

32岁的他因为真宗皇帝去世,因太子上位,直接成为新皇帝的重臣。但此时他为了稳定朝局,让刘太后垂帘听政。但是刘太后另外有一帮人马。太后和皇帝之间的权力并不平衡。

年轻的刘太后,和晏殊之间没有爱情,相反忌惮晏殊。

晏殊35岁的时候,刘太后动用手上的权力,将他贬谪为河南商丘的小知州,让他滚出了京城。

这意味着晏殊前途未卜,新皇帝才15岁,没有掌管国家权力。而他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如同唐朝的刘禹锡,巴山蜀水熬了几十年才回到京城,没准这中间还有生死性命之忧,他不能不感到悲凉和孤独。

晏殊晚春美词两首,都有“不如怜取眼前人”,他何以如此感慨?

他有什么?他现在空有尚未完全消耗的青春,父母未曾尽孝,仕途如此坎坷,他曾经背负真宗皇帝的委托,也想男儿志在江山,但是现在江山远去,落花风雨,岂能不窝囊悲伤?

是,多少年见惯风浪,使得他无法像普通人一样露出悲凉。毕竟多年在宫廷行走,那身皇家气度和雍容,是落魄都掩饰不了,他也无从掩饰的。何况有多少人真正同情他?

在皇家他代表一条狗,但是在其他官员心中,他曾经是倍受先皇和皇帝青睐的近臣。多少人拍手称快,你也有今天?

他想伤春,却无法痛哭。

只能寄托在一场又一场的酒宴上。还会遭遇什么,他无法确知,或者人生还有最坏,但是他都无从和别人说起。那么唯一的方式,就是摆脱这无法驾驭的局面。

这是晏殊的高明和豁达,也是逼不得已的乐观。

乐观的人,是看自己还有什么?没有了父母,而有妻儿,还有久违的人间真实的情感,且在未来走向不明之前,好好珍惜。

如果知道了这个背景,你就知道这首晚春的伤春词,有多么悲凉和无奈。李商隐说,啼笑两难分,残照更空虚,就是指的这种状态吧。

唯一能感觉的就是那种多年年青高官的内在雄气和雅,人生到了如此地步,虎落平阳,仍旧保持着步履的高贵典雅从容,含笑悲伤。

晏殊晚春美词两首,都有“不如怜取眼前人”,他何以如此感慨?

那么”不如怜取眼前人“,是晏殊深刻的感悟。这是他自己的深刻的内心感想,别人是当作诗词美句,但是对于他,是真实的刻骨的。因为很少有善于作词的人,将一句诗词,重复利用。

比如唐朝的韦庄,两次使用”一枝春雪梅花冻“,这直接是关系到他的人生刻骨的体验,风暴极寒,梅花一夜成冻,那是他的极端体验。

对于晏殊,被捆绑在皇家战船上的他,失去了多少正常家庭的柔软快乐,只有他自己清楚。

所以虽然心情极度的沮丧,他开始将精力投入到家庭中,爱人身上。

虽然仕途的不确定,让他无法知道,这种眼前的小太平还有多久。

晏殊晚春美词两首,都有“不如怜取眼前人”,他何以如此感慨?

”帘旌浪卷金泥凤。

宿醉醒来长瞢松。

海棠开后晓寒轻,柳絮飞时春睡重。

美酒一杯谁与共。

往事旧欢时节动。

不如怜取眼前人,免更劳魂兼役梦。“ 北宋 · 晏殊《木兰花 其二》

这是他35岁到38岁贬谪到河南商丘做知州的作品。

又一场宿醉醒来,窗户边是隐约飘着金凤的窗帘,这是他和妻子在商丘的家园。

他惺忪醒来,身体乏力,妻子已经将窗帘卷起来。

那晚春的窗外,海棠花开,柳絮飘飞,阳光明丽。

从前都是高端应酬,往年的暮春,宫廷和高官之间都有宴请,作为晏殊来讲,谈论的都是国是。虽然宫廷复杂,但是良辰美景,尚是国家太平时期,宴请充满了太平富丽,欢歌笑语。但是现在,已经不属于他。

要说不伤感,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朝夕之前,仕途翻覆,翻云覆雨。他怎么不会明白自己是怎么落到这种地步的,他是宫斗的失败者,历历往事,多少人的嘴脸作为,都会在夜晚从脑海过滤。刘禹锡说,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他需要时间吞忍,回顾,消化。

是,还有妻子家人。

他微笑温柔的面向妻子,开始新的生活。

这难道不是新的开始吗?人生的得失不能细想。就当是岁月给自己的时间弥补。

晏殊此时,立足商丘,兴办教育,延请范仲淹做老师。

晏殊用真诚收获了一批对大宋有用的实干人才。

晏殊晚春美词两首,都有“不如怜取眼前人”,他何以如此感慨?

那么后世为什么很多人喜欢晏殊词呢?因为看起来的含蓄,却非常大气,写的是风景,却有着真实的人生沧桑和感悟。面对困境,站在高度,自我消化,在过程中艰难吞忍克服,将失败和挫折转移,形成新的向上的人生动力。

也正是晏殊这种吞忍承受的那种心怀和美,奠定了他东山再起,最后在宰相位置上有所作为。

晏殊词,被称为丞相词,总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但是所有的雅量,都是在人生的大事件中扩展形成的。有慷慨悲凉,更要有解决人生困境的调试方法。满目河山,落花风雨,珍惜眼前人,伤感不失大气向上。

初衣胜雪为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2336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