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毛主席都问了魏兆铭哪些问题,以至于难倒了南阳的“一把手”?

毛主席都问了魏兆铭哪些问题,以至于难倒了南阳的“一把手”?

1958年,毛主席视察河南,约见了河南诸多官员。

时任南阳县县委书记的魏兆铭为此提前做了很多功课,自信能从容应答主席的提问。

然而见面后,主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让他脑袋一蒙。

毛主席开口道:说说看,诸葛亮为何落户南阳

魏兆铭更是一个头,两个大,不知该如何应答。

毛主席为何要考校领导干部的历史知识呢?

毛主席都问了魏兆铭哪些问题,以至于难倒了南阳的“一把手”?

这些问题的背后,又带着什么样的深意呢?

一 毛主席的南阳情

南阳,古城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豫鄂陕三省的交界地带。

牧野之战后,周王室成了天下共主。

为了治理天下,周王室将诸多开国功臣和姬姓子弟分封出去,建立了一系列的诸侯国。

这些诸侯国根据地域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任务。

比如靠近镐京的郑、虢、卫等国,主要负责王都的安危;召公的燕国、姜太公的齐国则是为了开疆拓土,保境安民。

此外,还有更多的诸侯国,其任务是为了防范长江流域的诸多方国。

1958年毛主席视察南阳,提问书记:说说看,诸葛亮为何落户南阳?

(西周分封图)

先秦时期,是古中国核心区域的内部融合时期。

具体一点,可以说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诸部的融合。

黄河流域的代表,毫无疑问是取商而代之的周王室,而长江流域的代表则是上游的巴、蜀,中游的楚国和下游的吴、越

其中,对周朝威胁最大的,要数占据湖北的楚国。

为了应对来自楚国的威胁,周王室在汉水以北,分封了二十多个诸侯国,史称“汉阳诸姬”。

周王朝设立的这条南部防线的核心,就是南阳盆地

正是有着这条防线的存在,才让楚国在此后数百年的时间里,北上无路。

由此可见,南阳的战略价值是多么巨大。

熟读中国史的毛主席,非常重视南阳的得失。

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曾亲自电令陈谢:“主力南进,攻占豫西南及汉水流域,把局面向前开展一大步。”

当毛主席收到南阳解放的消息后,激动难耐,当即写下了著名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电讯。

1958年毛主席视察南阳,提问书记:说说看,诸葛亮为何落户南阳?

(毛主席发表于《新华社》上的电讯)

1953年,南阳发生“黑霜”灾害,无数农作物被冻死。

收到消息的毛主席,立即派出慰问团赶往南阳赈灾,并从四川、湖北等地调去了大量物资支援灾区。

毛主席的心里,始终心系着南阳。

主席曾说过:南阳人民为革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应该去南阳一趟,看望那里的人民,感谢他们

然而,毛主席的南阳之旅并不顺利。

当时去往南阳的路并不好走,全是石子路,汽车行驶在上面颠簸得特别厉害。

身边的人都劝阻主席放弃南阳之行,但主席从来就不是一个贪图享受的人,旅途的艰难并不会被他放在心上。

1958年8月上旬,毛主席一行到达许昌。

可惜天公不作美,接连的暴雨让河水大涨。

无奈之下,毛主席只能放弃南阳之行,返回北京。

1958年毛主席视察南阳,提问书记:说说看,诸葛亮为何落户南阳?

(南阳盆地地形图)

回到北京的毛主席,依旧心系着南阳,特别安排了李先念同志代替自己去了趟南阳,慰问当地的群众。

同年11月,主席视察河南,在郑州主持会议,指名让南阳县委书记魏兆铭前来汇报工作。

一场注定会被载入史册的谈话,即将展开。

二 毛主席一问书记 二十八宿走南阳

魏兆铭,1924年出生于山东。成年后,参加革命工作,这位敢想敢拼的年轻人,很快进入了组织的视野里。

1955年,刚过而立之年的魏兆铭,就当上了南阳县的一把手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位有着光明前程的青年才俊。

1958年毛主席视察南阳,提问书记:说说看,诸葛亮为何落户南阳?

(魏兆铭)

当收到毛主席指明要见他的消息后,魏兆铭既激动,又紧张。

为了做好工作汇报,给主席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魏兆铭当天就让人整理好了相关资料,并且为了做到完美,他还把这些资料都背了下来。

同年11月11日当天,魏兆铭怀着激动的心情,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了省委会议室。

参加座谈会的有省委书记吴芝圃和4个地委书记、7个县委书记

吴芝圃陪在主席身边,一一介绍着与会人员。

主席也带着笑容,亲切地和大家依次握手。

座谈会,也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

一番寒暄之后,会谈也步入正题。

大家纷纷收敛起了笑容,开始向主席汇报工作。

轮到魏兆铭时,还不等他开口,主席就向他抛出了一个问题。

1958年毛主席视察南阳,提问书记:说说看,诸葛亮为何落户南阳?

(毛主席接见河南四地委书记和魏兆铭(上图右一)等七位县委书记)

毛主席热爱中国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无数的历史人物中,能进入毛主席法眼的人却不多,而这些为数不多的人中,刘秀和诸葛亮确是得到毛主席高度认可的人物。

毛主席曾高度评价刘秀,赞其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

恰巧,刘秀和诸葛亮都与南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西汉末年,刘秀入南阳寻觅人才,得到了二十八宿的帮助,讨伐王莽。

由此,为南阳留下了“二十八宿走南阳”的佳话。

毛主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这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主席问道:你可知这二十八宿中谁排第一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划分出的二十八个星区。

后来经过小说的演绎,渐渐披上了神秘色彩。

道教也借此把二十八星宿纳入了道家的神仙体系中,认定其为守护四灵神君的二十八大神将。

1958年毛主席视察南阳,提问书记:说说看,诸葛亮为何落户南阳?

(云台二十八将图)

刘秀的二十八宿是东汉建国过程中,立功最多、能力最强的二十八个人。

刘秀死后,民间渐渐流传起了这样一个传说。

百姓们都相信跟随刘秀打天下的二十八将,是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为拯救苍生,特意下凡的神仙。

刘庄继位后,更是趁热打铁,下诏为二十八将建立云台殿,将二十八将的画像挂于其中。

云台二十八将,以青龙角木蛟太傅高密侯——邓禹为首

在南阳,云台二十八将的传唱度很高,尤其对于一些信奉道家的老人来说,皆知邓禹之名。

可惜魏兆铭不是南阳人,也不信奉道教,更没有读史的习惯。

面对毛主席的提问,魏兆铭无法回答上来

毛主席看到魏兆铭的窘迫,也没有在意,而是笑了笑,跟着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这个问题,同样涉及历史,而且还是一个让南阳和襄阳争了上千年的历史人物。

三 毛主席二问书记 何以辨襄阳南阳

近些年来,随着旅游行业的高速发展,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争抢历史名人的浪潮。

能在瀚若烟海的古籍中,为自己的家乡找到一位历史名人,其带来了不仅仅是城市知名度的提升,更牵扯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也无怪乎,经常能看到两地的网友为某个历史名人的在哪里做了某事,而争得面红耳赤了。

说到对历史人物的争夺,最出名的,要数襄阳和南阳了。

和一些地方直到现在才重视起自己的历史文化不同,两地为了争夺这位历史名人,可是打了上千年的嘴仗

这位引得两地争夺的历史人物,就是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军师诸葛亮。

1958年毛主席视察南阳,提问书记:说说看,诸葛亮为何落户南阳?

(影视作品的诸葛亮)

南阳人认为,南阳乃东汉的龙兴之地,有着“南都”、“帝乡”之称,是诸葛亮隐居的不二之地。

况且在《出师表》中,丞相也亲笔写下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南阳卧龙岗也因此留名,这足以佐证诸葛亮的隐居之地,就在南阳。

面对南阳人的说辞,襄阳人却难以认同。

襄阳的“古隆中”,因诸葛亮会见刘备时的“隆中对”而留名青史。

“古隆中”归襄阳的枣阳县管辖,而历史上枣阳县曾归属于南阳

所以襄阳人认为,丞相躬耕之地,实为枣阳。

为了平息两地愈演愈烈的争论,清人顾嘉蘅曾在南阳卧龙岗上的武侯祠中,写下了一首千古名联。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此联一出,得到了两地文人的高度认可,都觉得为了这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实在显得太过小家子气。

1958年毛主席视察南阳,提问书记:说说看,诸葛亮为何落户南阳?

(南阳武侯祠)

但也有人不买账,认为顾嘉蘅完全是在和稀泥。

原因就在于顾嘉蘅是襄阳人,而彼时却是南阳知府

坐在这样一个位置上,无论他倾向与那边,都会影响到他的仕途。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他也只能打太极,两边都不得罪。

时隔百年,同样作为南阳父母官的魏兆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向他发问的,就是毛主席。

毛主席先谈起了襄阳南阳之争,接着就直奔主题,问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魏兆铭没有顾嘉蘅的文采,没办法写首诗词来和稀泥。

好在魏兆铭为人实诚,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虽然感到面上无光,但他还是红着脸对主席说,自己不知道

主席同样笑了笑,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为难他。

而是接着问起了第三个问题,这个问题同样是一个历史问题,同样与诸葛亮有关。

四 毛主席三问书记 丞相为何入南阳

接连两个问题都回答不上来,感到紧张的不仅仅是魏兆铭。

按理来说,在第一次答不上话的时候,让魏兆铭直接做工作汇报,就不会出现如今尴尬的情景。

但毛主席显然没有按照常理出牌,这也让其他人感到了这次谈话的不同寻常

为了缓解有些紧张的气氛,吴芝圃主动为毛主席点上了一支烟。

毛主席深深吸了一口,看着有些坐立不安的魏兆铭,缓缓吐出烟雾。

接着,自顾自的背诵起了丞相的《出师表》全文。

1958年毛主席视察南阳,提问书记:说说看,诸葛亮为何落户南阳?

(出师表)

毛主席曾说,读诸葛《出师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忠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主席。

当主席饱含深情地背诵完《出师表》,才转头看着魏兆铭。

主席问道:“南阳都有哪些优越性地地方呢?你说说看,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在南阳落户”?

这是一个开放式地提问,考验的是领导干部对当地的了解程度,和对地区发展方向的把控能力。

然而,面对主席一个接一个的提问,魏兆铭的阵脚已经乱了。

主席的这些问题,在他所准备的资料中都没有提及。

看着魏兆铭涨红着脸,却一个字也答不上来,吴芝圃主动起身前来解围。

前文我们已经提过南阳的战略价值了,事实上,在“衣冠南渡”之前,南阳的战略价值还要更高

早在先秦时期,南阳便发现了丰富的铜矿。

这也是为何周王室在开国初年,会不计投入的在这片土地上分封这么多诸侯国的原因。

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周王室在背后的大力支持,才是汉阳诸姬压制楚国数百年的原因。

1958年毛主席视察南阳,提问书记:说说看,诸葛亮为何落户南阳?

(东汉十三州)

此外,南阳还是一个人口大郡。

东汉末年,南阳一地的人口就高达两百多万,荆州也因南阳,成了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州

在古代,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口和粮食。

这也是为何,刘秀能凭借南阳一隅之地,最终夺取天下的原因。

南阳,可以说是南北政权争夺的桥头堡,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直到“衣冠南渡”之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南移,长江流域的地缘潜力被彻底释放出来后,南阳的战略价值才削弱下来,但依旧是兵家必争之地。

吴芝圃从诸葛亮的生平,讲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在以史论今,畅谈南阳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和以后的发展前景。

一番话,深入浅出,直切要害,听的主席频频点头。

好!好!芝圃讲得好哇!

毛主席,高声赞道。

称赞完吴芝圃后,毛主席又把目光投向了魏兆铭。

所有人都知道,正戏要来了。

后记

毛主席没有继续提历史问题,而是话锋一转,转到了民生上来。

对历史,你是研究得不多了。恩,我再问你,现在南阳农村的社员,每人一个月吃几两香油啊?

这问题一出,魏兆铭彻底坐不住了。

他站起身来,面向主席,羞愧的低下头,承认自己的错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人民本位”思想,是共产党永不褪色的政治底色。

身为一地“父母官”,却不知道当地百姓的生活状态,无疑是脱离了人民群众的表现。

1958年毛主席视察南阳,提问书记:说说看,诸葛亮为何落户南阳?

(毛主席与魏兆铭)

主席并没有因此责怪魏兆铭,而是向他郑重提了两个要求。

一是要多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二是要融入人民群众中去

魏兆铭重重点头,把主席的话都牢牢记在了心里。

在此后的工作中,魏兆铭一直没有忘记与主席的这场谈话。

他用实际行动,践行者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而毛主席召开这场座谈会的用意,也远远不是只为了点醒魏兆铭。

当时,全国上下都刮起了一股浮夸风。

干部们在向上级回报工作时,常常会夸大功绩。这股风气,让毛主席非常不满。

这次座谈会虽然全程没有提“浮夸风”的事,但从主席打断魏兆铭的工作汇报开始,到提出最后一问,都在向外界传达出这样的一个讯息。

官场上“点到不说透”是常态,聪明人自然会从主席的这场座谈会中,体会到主席的态度,知道今后的工作汇报不能浮夸成风。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2131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