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2006年10月,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离世,两位特殊的客人来到追悼会现场

2006年10月,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离世,两位特殊的客人来到追悼会现场

2006年10月,刚过完85岁生日的刘少奇夫人王光美悄然离世。

北京305医院为其设立灵堂,刘源手捧遗像,无数人前来吊唁。大家满含热泪,送别这位为国奉献大半辈子的女性。

很快,两位特殊的客人来到追悼会现场。

他们分别是刘少奇、王光美的特型扮演者郭法曾、刘袖杰。

因两人和刘少奇、王光美样貌神似,勾起了众人对刘少奇夫妇过往的回忆。

恍惚间,时间似乎又回到了刘少奇、王光美夫妇朝夕相处的岁月。

2006年王光美追悼会细节:刘源手捧遗像,2位特殊客人失声痛哭

(一)放弃留学机会奔赴延安

王光美于1921年出生于北京。

父亲王治昌是民国知名人物,曾出席巴黎和会。王光美出生时,他正参加“九国会议”;

母亲是天津名门出身,一生奔赴于妇女运动事业。

正因为父母十分优异,对每个子女的教育都十分重视,因此王光美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

她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待,其学习成绩长期名列前茅,尤其酷爱数学。

1943年,王光美考上辅仁大学化学物理系,并拿到硕士学位。这也是我国首位原子物理女硕士。

因成绩优异,她很快拿到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的全奖博士生资格。

此时的王光美,对科学充满着无限幻想。

她渴望成为居里夫人一样的物理学家,能够在科学领域做出贡献。

然而,很快一件事改变了她的想法,也改变她的一生。

原来,1946年初国共矛盾加剧,美国出手干预,希望两党能够停战。

在此背景下,国、共、美3方代表组建的“军事调处执行部”成立。

2006年王光美追悼会细节:刘源手捧遗像,2位特殊客人失声痛哭

但中共却为寻找出色的英语翻译官而头疼,在一番讨论后,王光美被选为英语翻译。

其实,王光美早就接受进步思想的熏陶,她的四哥王光杰就是出色的地下党员,负责地下情报传送工作。

在四哥的影响下,她对共产党颇有好感,且也希望能够加入革命中来。

大学期间,王光美结识我党地下党员崔月梨,了解了什么是共产主义,也接触了很多进步书刊。

后在崔月梨的举荐下,王光美被选中担任代表团英语翻译。尽管她也曾犹豫过,怕耽误学业,但想着哥哥拥护共产党,她也要向其学习,再三考虑后接下这个重任。

为期半年多的翻译工作中,王光美对共产主义有了更深的了解,且她也多次从军调处同事口中听到“延安”二字,有了奔赴革命圣地的想法。

当内战打响后,王光美毅然决然选择去往延安,放弃了学业。

后来,有人问她是否后悔,毕竟她如果选择去往美国深造,极有可能成为我国第一个女物理学家。

对此,王光美坚定表示从来没后悔过,成为共产党员是毕生追求,能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更为重要。

(二)和刘少奇相识相爱

1946年11月,王光美告别亲人来到延安。

此时的她内心激动,对一切事物都很好奇。

没多久,关于她的任命下来,在外事局担任翻译工作,正是在这里她认识了刘少奇。说起两人的第一次见面,还是朱老总介绍的。

2006年王光美追悼会细节:刘源手捧遗像,2位特殊客人失声痛哭

当时朱老总将外事局的几个同事带到刘少奇办公室玩耍,相互之间简单介绍下,并没有过多的交流。

不过得知王光美从北京过来,刘少奇又长期在北方局工作,因而对其多问了几句,还问她是否入党,并鼓励她好好工作,争取早日加入共产党。

因王光美是高学历人才,且出身名门,人长得漂亮,能力强,很多延安优秀青年对其主动追求。

可王光美并不打算考虑终身大事,一一委婉拒绝。

当时延安每周六都会举办舞会,首长们都会参加。

王光美被同事拉着参加舞会,她推脱不掉跟着过去,刚巧在舞会上遇见刘少奇。

在这里,两个人开始深入交谈。

不过王光美面对领导很是紧张,始终不敢放开。

王光美当时25岁,正处在青春年华,沉默寡言的刘少奇被这个活泼美貌的女子深深吸引,他开始动了心。

这之后,刘少奇时不时都会来到外事局转转,其实就是为了能多见王光美几眼。

只不过王光美性格上大大咧咧,并没有注意到他的心思。

2006年王光美追悼会细节:刘源手捧遗像,2位特殊客人失声痛哭

不久后,因局势变动,王光美被调任晋绥土改,和刘少奇分开。直到一年后,王光美才来到西柏坡,两人再次见面。

此时的刘少奇决定不再沉默,他开始行动起来,主动找机会和王光美交流,两人了解愈发深入。

直到一次,刘少奇在谈话中表明自己的爱慕之心,介绍自己的详细情况,希望她能够考虑自己。

王光美在一番慎重考虑后,接受刘少奇的求爱,决定嫁给这个大她23岁的男人。

1948年8月,刘少奇和王光美举办简单而又温馨的婚礼。

尽管条件简朴,可他们仍然购买鸡蛋、白糖等,将婚礼办得热热闹闹。

婚后,王光美被组织上调任到刘少奇身边,担任秘书一职。

她在工作上始终没有拖后腿,尽心辅佐刘少奇,帮他做重要新闻摘录、处理繁杂事务。

当然,她尽管是刘少奇夫人,却始终将纪律放在首位,从来不过问领导之间的事情,也从来没靠近刘少奇办公桌。

生活上,王光美也打点得井井有条。

帮刘少奇找到失散多年的儿女,将刘少奇和前妻生的5个孩子视为己出,并教导孩子读书学习,帮其归纳笔记,答疑解惑。

2006年王光美追悼会细节:刘源手捧遗像,2位特殊客人失声痛哭

因为家里有九个孩子,人口众多,开支比较大,一旦计算不好,工资将不够用。

因此每次发工资后,王光美都会为刘少奇和9个儿女分配营养费,自己的餐费反而是最次的。

1963年,刘少奇、陈毅率领代表团出国访问。

因为这是新中国首次出国访问,外交部十分重视。

对于服装方面,刘少奇认为穿得干净整洁就行,但王光美认为应该挑选一身崭新的服装。

这样才能展现出更全新的精神面貌。

为此,她亲自去往上海挑选服装,还向宋庆龄请教外交礼仪方面的事情。

因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这次出访印尼、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时,王光美在外交上表现优异,展现了中国女性的高端、优雅形象,赢得国际上的赞誉。

(三)为“幸福工程”向女儿作揖

晚年的王光美,将全部精力倾注于“幸福工程”建设之上。

该慈善工程于1995年发起,王光美担任“希望工程”组委会主任。

这一年她已七十四岁高龄,且身患癌症,可为了1500万贫困母亲的微笑,她仍然扛起了大旗,呼吁大家共同关爱贫困母亲。

2006年王光美追悼会细节:刘源手捧遗像,2位特殊客人失声痛哭

十多年来,为了关爱偏远地区贫困妇女,她不顾衰老的身躯,跋山涉水,来到贫困地区,将温暖送给贫困母亲家中。

如1995年10月,王光美走进陕西大荔县移民区豫安村,来到贫困母亲王尚英家中。

王尚英的家里除了两张床,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屋角漏雨,其85岁高龄的婆婆卧病在床。王光美悉心慰问着,和王尚英一家人聊起家常,了解她们的难处。

为了援助贫困母亲,她还将自己除生活费外的钱全部捐给福利慈善事业,就连子女给的钱也会第一时间捐出来。

一次,她翻阅报纸,无意中得知文物拍卖的消息,随即想起母亲留下的几件藏品,像孩子一样不已,连忙将几件古物拿出来。

次年11月,王光美将家里珍藏的六件古物拿出来拍卖,现场气氛空前热烈,大家纷纷竞价,最终6件古物以56.6万元成交。

而这次拍卖所得,王光美一分钱不留全部捐给希望工程。

她本人动情说道:“除了还母亲一个心愿,也是念少奇同志的一份情,我们活着的人有什么可执念的呢?”

2006年王光美追悼会细节:刘源手捧遗像,2位特殊客人失声痛哭

王光美义卖壮举轰动 ,很多人在她身上看到至纯至美的初心,纷纷为“希望工程”捐款。如香港陈君实先生,得知她的义举后深受鼓舞,慷慨捐赠50万元;印尼一位老华侨,也捐赠了30万元。

还有很多并不富裕的人,也纷纷贡献出一份力。

如攀枝花钢铁厂有位老工人,将兜里仅有的8元钱捐赠出来,实际上他的老伴已患癌2年,为治病倾家荡产。

截止2005年10月,“幸福工程”已累计救助15.4万户贫困母亲,投入的资金为3.1亿元,无数家庭在这笔资金救助下改善生活。

如四川宣汉毛坝乡贫困母亲陈朝秋,利用“幸福工程”的2000元款项,购买一头大母牛,并靠这头牛半年内纯收入1200元,又养猪养鸡,1997年收入1.2万元,还清贷款的同时,还盖上新房子,生活逐步变好。

2006年,已病重长期卧床的王光美,提笔写的“布德行善、奉献爱心”八个大字,最终拍卖20万元。

当女儿刘亭亭告知其消息时,王光美激动落泪,她没想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能为国家贡献。

她本想再提笔写字,可因太过于虚弱,连笔都拿不稳。

2006年王光美追悼会细节:刘源手捧遗像,2位特殊客人失声痛哭

没多久,王光美病情再次加重,甚至连说话都变得如此艰难。但她仍然用尽力气撑起身体,看向女儿。

刘亭亭知道母亲放不下“希望工程”,她连忙说道:

“母亲你请放心,希望工程我会继续做下去,让爱继续洒满人间。”

王光美听了后很是欣慰,她吃力抬起胳膊,双手握拳,向女儿作揖,表达对女儿的感谢。

刘亭亭见状失声痛哭,说道:“母亲,你这样我无法承受,希望工程不仅是你的心血,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就这样,2006年10月中旬,王光美无憾病逝,走完了坎坷起伏的一生,终年85岁。

(四)两位位特殊客人现身追悼会

王光美逝世后,北京305医院为其设立了临时灵堂,李讷、李敏、毛新宇等毛家人纷纷到场。

李讷还让儿子帮王光美儿子刘源打点一切,减轻其负担。

2006年王光美追悼会细节:刘源手捧遗像,2位特殊客人失声痛哭

此外,已是93高龄的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也来到现场。

尽管她年事已高,仍不听儿子劝阻,亲自乘坐轮椅为曾经的革命同志送别。

灵堂上,王光美身披党旗,安眠在鲜花之中。刘亭亭表情沉重,刘源手捧遗像敬礼。

他们和刘少奇其他儿女站在一起,一同悼念光美妈妈。

灵堂两侧被花圈、条幅覆盖,上面写满着“妈妈一路走好”、“姥姥,我会一直想你”、“愿王光美同志安息”等沉重字样。

低沉悲痛的哀乐声久久不息,突然间,灵堂前来了两个特殊客人,他们正是刘少奇、王光美的特型演员郭法曾、刘袖杰。

看着他们的模样,众人失声痛哭,大家仿佛又看到刘少奇夫妇年轻时的模样。

刘源、刘亭亭急忙上前迎接,握住他们的手不愿意松开,似乎又一次和父母相见。

那么,为何郭法曾、刘袖杰能够亲临王光美老人的追悼会呢?

其实,他们不仅仅是刘少奇夫妇的特型演员,也早已是朋友关系。

时间回到1969年,刘少奇在开封逝世,而深爱着丈夫的王光美却没有见到其最后一面,这成为王光美一生的遗憾。

葬礼上,王光美抱着少奇的遗照痛哭不已,她失声道:“都怪我不好,我没有照顾好他,才让他早早逝世。”

2006年王光美追悼会细节:刘源手捧遗像,2位特殊客人失声痛哭

因少奇同志曾有过遗愿:“我死了后,请将我的骨灰撒到大海中,就像恩格斯一样,让骨灰飘荡在五大洋中,我要看着全人类走向共产社会。”

1980年5月19日,王光美率领刘家子女,完成丈夫生前的最后意愿,将其骨灰撒向大海,北海舰队亲自护卫。

为了宣扬少奇同志的革命光辉历程,让其精神得以代代相承,王光美决定尽可能用影视作品还原刘少奇生平,将其光辉形象展现在荧屏前。

为了能够让特型演员更好的演活刘少奇、王光美这两个角色,她亲自把关,和演员多次交谈,并亲身讲述刘少奇的革命故事,从而为演员演绎角色提供素材。

当然,饰演刘少奇夫妇的特型演员很多,但其中王光美接触最多的唯有郭法曾、刘袖杰两位。

他们二人多次来到王光美家里吃饭,和其交谈往事,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建立深厚的情感,因而刘家子女对他们二人也十分尊重。

2006年王光美追悼会细节:刘源手捧遗像,2位特殊客人失声痛哭

刘袖杰是表演出身,其演技十分精湛,出演多部作品。

因有着和其相似的身高、外貌、气质,被选中为王光美特型演员,同时也让王光美十分认可,在《少奇专列》、《刘少奇的四十四天》中均有出色表现。

最初接到导演通知,要演王光美同志时,她十分激动,毕竟王光美是一个完美的女性,自己无法高攀,能够饰演这个角色是莫大的荣耀。

但刘袖杰也怕自己演得不好,怕演不出那个味,这将是对王光美老人的不敬。

可她还是克服困难,接下这个挑战。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每天都会拿着剧本揣摩,并翻查史料,了解王光美的人生历程,希望能够将这个角色演活。

因太过于紧张,她还差点精神失常。

王光美得知她的困难后,主动邀请刘袖杰来家里做做,和其交流如何饰演角色,并讲述自己的往事。

2006年王光美追悼会细节:刘源手捧遗像,2位特殊客人失声痛哭

刘袖杰

在相互间的交流中,刘袖杰慢慢读懂了王光美这个人。

她也会时刻留意王光美老人的神情举止,特别是细微之处,从而最大化的展现出更鲜活的人物形象。

正是在种种交流中,刘袖杰的包袱彻底放下,她开始大胆塑造人物形象。

生活中的王光美同志平易近人、宽容大度、温和有礼,且晚年喜欢摄影、看芭蕾舞、听京剧等。

为了还原王光美的气质,让自己更像对方一些,她也尝试接触京剧、芭蕾舞剧、摄影等艺术,久而久之也让自己内在形象得以升华。

出演《刘少奇的四十四天》时,为了还原60年代的王光美形象,王光美本人还将自己当年穿过的衣服借给刘袖杰,并身体力行的指导,从而让“王光美”这一角色大获成功。

她的表演将端庄大气、生动鲜活的王光美展现出来,不管气质、微表情还是神情举止都高度还原。

2006年王光美追悼会细节:刘源手捧遗像,2位特殊客人失声痛哭

面对众多的赞誉,刘袖杰却表示:

“观众们之所以认可我,对我高度评价,其实不是因为我演得好,只因王光美女士太优秀,大家被这个人物深深吸引,爱屋及乌,因此我很感激她!”

之后多年里,刘袖杰依旧和王光美联络,她回忆道:

“2000年时,王光美同志还和我们参加聚会,她的歌声我至今仍难以忘怀,尽管年岁已高,但中气依旧足。”

而对刘袖杰本人来说,王光美女士一直是她学习的楷模,是她毕生的追求。

(五)王光美和郭法曾

郭法曾在荧幕数十年来,完美诠释了刘少奇同志的形象,将这个角色赋予了更多生命。

其实早在1965年时他就被认为和刘少奇同志非常像。

当时他已是中央戏剧学院大四学生,来到延安搞社教,在王家坪前兴奋留影,该照片被大家传阅观看,有人说:“这不正是咱们的刘主席吗?实在是太像了!”

有一个同学大胆告诉他:“多年后,刘主席这个角色非你莫属。”

没想,竟一语成谶。

郭法曾1945年出生于天津,从小就喜欢吹拉弹唱,可父亲作为银行高级职员,看不起演戏的。

当父亲得知他报考中戏时,气得几顿饭都没吃下,还宣布他敢去上学,一分钱也不给。

2006年王光美追悼会细节:刘源手捧遗像,2位特殊客人失声痛哭

郭法曾

因此,在中戏读书四年,全靠大哥每月寄50元供给,这才如愿毕业。

1984年时,剧组为了拍摄《少奇同志在东北》,在一番打听后费尽周折找到郭法曾,希望他能够扮演刘少奇同志。

不过当时剧组曾找了五个候选人,并询问前刘少奇秘书邓力群的意见,让其看看选择哪个合适。

2006年王光美追悼会细节:刘源手捧遗像,2位特殊客人失声痛哭

邓力群深思熟虑后,认为郭法曾最像少奇同志。

而后,剧组又请教王光美,光美同志含蓄道:“这是你们剧组的事情,你们先说吧!”

当剧组将候选人郭法曾报出来后,王光美看了看,对其很是满意,同意让他出演少奇同志这个角色。

为了能拍摄好作品,王光美还邀请郭法曾来家里交谈,并请来了跟随少奇多年的保姆,一同介绍少奇当年的情况,鼓励他大胆表演,将这个角色演活。

正是在王光美的讲解下,郭法曾对刘主席这个人物愈发了解,因而在表演上得心应手,越演越活。

当《少奇同志在东北》播出后,引来市场良好反响,有领导赞叹:“郭法曾这个演员,演得神形兼备,难得啊!”

王光美也十分激动,她特意设宴款待郭法曾夫妇,并说道:“少奇同志的荧幕形象第一次展现就如此成功,我非常高兴!”

自这以后,郭法曾作为刘少奇的特型演员,很难有闲下来的时候,他出演了大量作品。

为了能演好不同时期的刘少奇,多次登门请教王光美同志。

一次,王光美还将少奇同志的遗物找出来,让他挑选,他最后选择一件中山装,这件大衣是是少奇同志出访东南亚国家时所穿的衣物。

2006年王光美追悼会细节:刘源手捧遗像,2位特殊客人失声痛哭

后来,王光美在一次对话中说道:“小郭比少奇同志胖一点!”

郭法曾听了后,当即下决心减肥,每天严格控制饮食, 有时候饿到站立不稳,但他仍坚持下来,最终在1个月时间瘦了20多斤。

因酷似少奇同志,且表演上活灵活现,郭法曾在数十部影片中均扮演这位共和国主席,和王光美一家成为朋友,更是受到刘家子女的认可。

因此,当王光美逝世后,刘袖杰和郭法曾两人伤心不已,他们前来参加这位“幸福母亲”的追悼会。

遗体告别仪式结束时,王光美遗体被抬出告别厅,郭法曾、刘袖杰两人再也忍受不住,抱着王光美女士遗像哭成了泪人。

他们一直以来都很敬重王老,将其当成人生中的贵人,可如今阴阳两隔,其内心悲痛不已。

2006年王光美追悼会细节:刘源手捧遗像,2位特殊客人失声痛哭

看到郭法曾、刘袖杰两人如此悲悸,刘源将军也泣不成声,在外人面前严肃、一丝不苟的他,也流下了热泪。

他朝着母亲的遗体缓缓行了个军礼,手捧遗像,目送灵柩被送到灵车上。

灵柩离开后,亲友们为了纪念刘少奇夫妇,纷纷拉住郭法曾、刘袖杰合影,用特殊方式表达对两位伟人的怀念。

正是在郭法曾、刘袖杰的演绎下,刘少奇夫妇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让后人知晓他们为新中国建设做出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2127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